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分析评估结果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分析评估结果

【摘要】:原因分析:100年内,寿命20年的住宅共完成5次全生命周期;50年的住宅完成2次全生命周期,其中设备体更换1次;100年的住宅完成1次全生命周期,其中设备体更换3次,而围护体与结构体同寿命。

1.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关系

整理统计“可移动铝合金住宅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及比例关系,见表4-31,图4-52。

表4-31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20年)——碳排放比例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4-52 全生命周期(20年)各阶段碳排放比例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由表4-31,图4-52得:

(1)本案例中,建材开采和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占绝对比重,其他阶段的碳排放量合计仅占18%。

(2)不同于其他建筑中使用维护阶段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最大的阶段,原因:该住宅实例的建筑面积较小(约30m2),且运用了太阳能能源系统,大大节约了能源,从而降低了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

(3)由于该住宅实例的工厂化生产加工以及现场装配化施工建造,因此在这两阶段的碳排放量明显下降。

2.组成部分碳排放量及比例关系

“可移动铝合金住宅产品”各组成部分(结构体、围护体、设备体)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见表4-32,图4-53。

表4-32 全生命周期各组成部分碳排放量

(www.chuimin.cn)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4-53 全生命周期各组成部分碳排放量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长寿命碳排放分析

以“可移动铝合金住宅产品”为例,在100年评价期内,分析对比,建筑寿命分别为20年、50年、100年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见表4-33,图4-54。

表4-3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20年、50年、100年)——碳排放比例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4-54 100年评价周期内(20年、50年、100年住宅寿命)碳排放总量对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由表4-33,图4-54得:

上述图表是以“可移动铝合金住宅”产品为例,分别统计该住宅寿命为20年、50年、100年的碳排放量,在100年评价期内,其碳排放量呈抛物线下降的趋势。原因分析:100年内,寿命20年的住宅共完成5次全生命周期;50年的住宅完成2次全生命周期,其中设备体更换1次;100年的住宅完成1次全生命周期,其中设备体更换3次,而围护体与结构体同寿命。由此证明,长寿命建筑具有低碳性,当然这是建立在工业化建筑装配体系的基础之上,其结构体、围护体、设备体的功能相互独立,为长寿命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