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模式与传统的区别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模式与传统的区别

【摘要】:而建筑工业化颠覆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最大特点是体现了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将设计施工环节一体化,设计环节成为关键,该环节不仅是设计蓝图至施工图的过程,而且需要将构配件标准、建造阶段的配套技术、建造规范等都纳入设计方案中,作为构配件生产标准及施工装配的指导文件。表3-2为传统现场建造模式与工业化建造模式的区别。

回顾人类的建造历史,我们发现其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采用手工的、分散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建筑物,其建造速度慢,人工及材料等资源消耗大、建筑施工质量低,建筑业的这种落后状态亟待改进,建筑业的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是将设计与建造环节分开,设计环节仅从目标建筑体及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而后将所需建材运送至目的地,进行现场施工,完工交底验收的方式;而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标准化的设计,至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再进行现场装配的过程。1974年,联合国出版的《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定义了“建筑工业化”: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根据对比可以发现传统建筑方式中设计与施工建造分离,设计阶段完成蓝图、扩初至施工图交底即目标完成,实际建造过程中的施工规范、施工技术等均不在设计方案之列。而建筑工业化颠覆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最大特点是体现了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将设计施工环节一体化,设计环节成为关键,该环节不仅是设计蓝图至施工图的过程,而且需要将构配件标准、建造阶段的配套技术、建造规范等都纳入设计方案中,作为构配件生产标准及施工装配的指导文件。表3-1为传统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比较。

研究对象——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由工厂加工生产的各类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一种工业化建筑形式,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

表3-1 传统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www.chuimin.cn)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工业化建造模式与传统的现场建造方式不同,其建造环节、产业链构成甚至工程建设和市场运行模式都存在明显的差别。此外,面对房屋使用者的承建商实际上是房屋的集成商和营销商,其工作和现在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商不同,它是采用公开的定型装配式工业化建筑体系或自主研发装配式工业化建筑体系,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基于模数化、标准化的组合设计,选用适应的标准化、商品化的各类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通过商品物流等模式运到现场,采用专业设备进行机械化的现场装配,并采用标准化的工艺处理好连接部位,最后形成预定功能的建筑产品。同时,集成商和营销商需要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为其建筑产品提供类似“汽车4S店”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撑。因此,在产业链上,材料供应商、部品制备商、房屋的集成商和营销商成为主角,而物流商、部品营销商、零配件商、授权的房屋营销商和维护商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另外,还包含以科研院所为代表,承担可装配工业化建筑体系研发、标准化系列化各类部品的研发、基础理论研究、设计标准制定、技术咨询和服务等的技术支撑产业。同时,工业化建造建筑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保温隔热材料、防腐材料、防火材料、焊接材料、部品机械加工、机械化或智能型加工设备等。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遵循现代产品的“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循环过程,其对应的活动即“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在不同的子系统中有不同的对象,例如:在产品系统中它是设计和生产;在商品系统中它是销售和推广;在用品系统中它是用户;在废品系统中它是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走向产品设计、制造、流通、市场连接的紧密化、一体化。表3-2为传统现场建造模式与工业化建造模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