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随年龄而动、随社会而动、随环境而动,但主要还是随“导师”作用而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表现为“心育”,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新时期我校“导师”的重要职责。“导师”要尊重、鼓励、欣赏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以自身的激情来唤起学生的激情。(三)由“限制型”走向“发展型”“导师制”管理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要善于拓展学生的潜能。......
2023-10-08
当前,国家对高职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将高职教育与国家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对高职教育寄予了厚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总体规划与布局,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政府根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互联网+”等新业态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精神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就高职院校来说,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是业内人士必须面对的课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被逐步引入到高职教学中。
一、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制”的内涵
“导师”这一名词来源于英语单词tutor,是指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科研论文写作、实验实习等进行指导的教学人员。从英国牛津大学流传到国内后,导师制一般都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一部分本科院校也在效仿研究生教育而实施导师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的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差异,但业内人士发现导师制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表明部分高职院校推行了“双导师制”后,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高职院校“双导师制”内涵是:在学生的整个学业学习期间,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是校内导师,另一位是企业导师。每个学校在“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实施方案有所不同,有的学校校内导师是由班主任或者专职辅导员担任,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人文身心方面的教育;有的学校校内导师是让有经验的专任课教师担任,工作重点是除了人文身心教育外还要兼顾对学生专业方面、就业方面的引导,这两类校内导师各有各的特点,具体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运作,要结合各个学校的自身情况而定;企业导师是由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工作重点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通力合作,除共同从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外,还要在教材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及科研开发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二、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制”的意义
(一)改变了专业培养目标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在提倡轻理论重实践,将理论教学课时压缩,而将实践教学课时大幅度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从实施的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生产实际技术问题,时常无从下手,其原因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严重,知识与能力不足以应对工作岗位要求。这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它既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影响了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在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工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贯穿于教学中,从而满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一毕业就可就业,完全适应工作岗位,改变了专业培养目标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现状。
(二)解决了教学现状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当前,国内工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继德国提出“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后,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国内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层出不穷,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教师除了日常教书育人的常规工作外,还有很多的教科研工作,这与教师想提高自身实践技能,适时掌握最前沿科技信息的愿望明显有冲突,因而时常出现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教学的软、硬环境现状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的现象,学生的就业率当然会受到影响。“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可以利用企业导师对行业最新动态的把握将最新的知识技能贯穿于对学生的培养中,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保持与行业同步,也能提升校内导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学现状与行业、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三)帮助高职院校走出实践类教学设备不足的窘境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校内校外实验、实训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和条件。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投入资金有限,拨款难以到位,普遍存在实践类教学设备不足的现象。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实验、实训课程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与企业共同推行“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仪器开展实践教学,这将会大大缓解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备不足的现状,学校在借助企业实践设备的同时,还可以由企业导师将学生带到生产一线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一边操作这些设备一边体会职业氛围,“双导师制”的实施能真正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职院校走出教学设备不足的窘境。
(四)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当今大学生由于对自我和社会认识不足,缺乏务实、耐劳的精神,对前途与专业存在一种茫然感,走向社会后,对自己到底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适应什么样的岗位比较迷茫,对社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这些与学生在校学习生涯、学业成绩和个人素养有很大关系,这种茫然感、恐惧感必然会让学生产生角色转变的困惑,使得以后个人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高职院校推行“双导师制”后,企业导师将目前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生产工艺流程、职业道德规范等信息传授给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参观、体验、实习、实训等过程,逐渐融入真实的就业环境中,学生在对工作岗位熟悉后,就会慢慢养成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实现学生角色平缓转变。
三、高职双导师制的实施原则
基于如上几点特点的存在,高职院校要突出双导师制在教育作用的实效,其实施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及时性原则。即考虑到职业专科教育学期相对较少,为了充分培养、锻炼、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应尽早安排双导师制在学期课程的导入,比如在入校后第一学期开始。目前较多在大二甚至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导入,学生接受双导师制教育较晚,其周期大多在1年到1.5年,由于周期相对较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宽度和深度都有所欠缺。
第二,项目性原则。即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应该将双导师制和项目融合起来进行培养。每一种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都是需要经历一定过程性的培养的,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职业工作的内容、流程,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体验真实场景,应用问题和解决方案,切实提升学生应用操作能力。目前高职教育尽管也强调实战应用,但更多的是阶段性训练而且模拟性训练以至于不能系统、全面体验真实环境的需求,不利于其专业能力培养。
第三,应用考核原则。即在高职双导师制学生培训过程中,考核要侧重学生应用能力考核。尽管相比较本科和研究生而言,高职学生考核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应用性。但从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的考核情况看,应用考核比例不高,不足以支撑其进入社会的应用操作。
四、项目型双导师制实施路径分析
(一)第一学年,定期融入通识性校外导师讲座课程
一般而言,由于学生在刚入校的时候对专业课程抱有较高的兴趣,而在高职教育的第一学年都是以思政、数学、外语及专业基础课程为主,涉入专业不深会降低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第一学年定期融入通识性校外导师课程,借此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现实认知,为其专业深化奠定扎实的通识基础。
1.课程安排
该类课程主要以两种形式呈现:
(1)讲座形式。定期邀请行业专业人士讲座,主要讲述内容以目前社会主流业务模式、专业就业方向、就业人才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素养要求以及案例分析为主。该类课程可以以课堂、讲座模式实现,每周至少保障1-2次,每次1-2小时。
(2)企业体验形式。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应单位参观体验,由企业导师带领大家了解企业业务分工、业务模式及业务工作内容、岗位分工,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适度地融入企业日常行政和简单的工作中,每月1-2次不同单位的参观。通过上述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对目前实际社会的业务形式认知、专业认知,增加学生兴趣度,引导学生专业学习的方向。
2.双导师安排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都是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因此在该阶段校内导师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日常课程和校外导师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学生专业发展引导工作。基于对业务知识的认知和讲座需要,校外导师以企业总经理和人事经理为主,能够清晰的表达业务形态、企业经历以及用人需求。学校可以根据课程安排,1-2次课程对应一个企业1-2名企业导师。日常沟通可以通过QQ群和微信群、微博、微信或者讲座答疑的形式进行沟通。
3.应用考核
为考核学生在双导师教育模式下的应用能力,在第一学年融入性通识课程考核以学生每次课程的专业提问、专业认知总结或报告为主,由校内导师协助校外导师完成对学生专业认知的考核,以校外导师评价为主要参考标准。
(二)在第二年,适度融入应用性项目课程
1.课程安排
一般而言,第二年的课程中主要以各门专业课程为主,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开设。
(1)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环节性的融入校外导师应用项目。从目前各所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上来看,课程已经相对合理,而课程内容及讲授方面应用性还不够强。因此可以在校内外导师的协作下,在原有的理论课程中环节性地融入企业案例、数据、业务和实战内容,以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战性,使课程更有实效性。在原有的实训课程内容规划上结合校外导师、校内专业教师的意见,穿插性的将导师项目环节性地融入课程中,基本的专业知识以专业教师讲授为主,课程中的应用环节和实训课程由校外导师主要负责。
(2)开辟第二课堂,阶段性融入校外导师可持续项目。在这个阶段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点及专业就业方向,将校外导师项目作为一门第二课堂进行开设。由校外导师每周定期开设任务课程和沟通课程,将企业项目落实到日常的学习中去,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
这样将原有的课程任务和企业项目结合企业,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分工上课,既增强的课程的场景性又增加了学生锻炼的实战性,确实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同时通过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的沟通可以提升校内教师的应用实战能力。
2.双导师安排
在第二学年,双导师主要由专业课教师和校外导师协调承担。
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和校外导师业务方向,校内导师根据自己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和校外导师合作,带领该方向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布置任务、跟进项目实施情况,与校外导师进行协调沟通。
校外导师主要由企业项目经理承担,熟悉企业项目任务的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能力合理的安排项目内容、任务分配及阶段性要求,每周与学生保持沟通。
3.应用考核
上述两类课程均包含项目任务的导入,对于环节性融入的课程,根据项目任务所在课程的比例进行应用成绩判定,主要由学校校内导师负责;对于第二课堂,则完全以组为单位进行应用成绩划分,可参考项目完成的进度、取得的成效、项目总结报告三个方面等比例评分。
(三)第三学年,实施由校外导师负责以项目为核心的实习、毕业设计
1.课程安排
通常在第三学年,在原有的课程下,一般会增加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因此课程安排在维持第二年的基础上,主要实施由校外导师负责以项目为核心的实习、毕业设计课程。在维持其他课程以第二学年形式开展的前提下,学生仍旧以项目组为单位,根据所选择专业就业方向和导师不同,在第二年项目课程基础上,继续深度与导师项目合作,直接深入到导师所在的项目单位进行校外实习,与此同时,依照所在项目的内容、具体工作作出相应的毕业设计。
2.双导师安排
在以校外导师负责以项目为核心的实习、毕业设计课程阶段,导师可以延续第二学年的配置,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校内理论课程的任务安排及落实;校外导师根据项目组学生特点根据企业项目实施情况按照业务模块为学生分工、指导、督促任务完成,由校内教师辅助完成。
3.应用考核
与第二学年考核有所不同,在维持原有课程考核的基础上,校外实习的考核完全按照企业标准在考核任务量完成的同时,着重考核任务完成实效情况,进行3∶7的成绩比例划分;毕业设计,可以以工作总结、项目方案书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但要必须以项目内容为基础,由校外导师确定。通过如上三个阶段双导师制课程的导入及双导师的培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方面期望达到提升学生应用素养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拉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战应用水平的巩固与提升。
五、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培养
(一)“双导师制”的实施
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针对新进校青年教师地培养提出的,是建立在原有的“师徒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要求学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配备“双导师”进行全程的指导和帮扶。所谓的“双导师”是指校内的教学导师和企业聘请的技能导师。在青年教师地培养过程中,教学导师主要负责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指导工作,提高青年教师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授课水平。通过听课、批改作业、观摩老教师课堂教学、试讲、课堂讲授、讨论与交流,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企业导师主要负责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指导工作。安排青年教师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制定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收集资料,充实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解释企业中的具体问题,并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培养的重要意义
1.使青年教师更加均衡发展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延续的是“师徒制”模式,虽然已经意识到该模式的局限性,并且有意识的送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技能培训,但相对于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而言,以上措施仍不是最好的培养模式。相对而言,“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更合乎青年的教师的职业成长,使青年教师更加均衡的发展。
2.帮助青年教师更快的成为“双师素质”教师
有关“双师素质”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要求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并且有与行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能独立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双导师制”模式可以更快地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业务方面能更快地提高,同时又能够让青年教师在实践技能水平、科研能力方面均衡发展,是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3.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为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发展,在“双导师制”模式培养下,青年教师能更快的成长为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不仅能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又能够更好地推进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的培养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的调研,提出“双导师制”模式,能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六、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制”应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双导师的聘任工作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应用为主,努力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为了达到“意见”要求,在推行“双导师制”时,要特别注意双导师的聘任工作,要根据“双师”的要求来聘任导师,对于校内导师,要从本专业中具有“双师”资格的一线教师中选聘,校内导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以及极高的工作热情;校内导师的聘任要从青年教师抓起,对教师从事实训教学要有制度规定,要有意识地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工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企业导师,要从本专业企业工程师、技师、技术能手中选聘,企业导师要具有丰富的生产一线技术工作经验、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传道授业意愿。对满足要求的人可聘任为“双导师”,未达到要求的不予聘任,同时,要在薪资待遇、职称评定、出国学习、培训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在制度的保障下,让“双导师”得到学校与社会的肯定,让他们有成就感与获得感。(www.chuimin.cn)
(二)明确“双导师”的职责划分
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不同、单位不同、管理方法不同,却要共同完成学生的技能教学任务,因此,明确双方的职责极为重要。
校内导师的职责主要为理论知识传授和人格心理塑造。具体而言就是:
1.心理辅导
校内导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倾听等方式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释放压抑情绪,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想法等,使他们的心理处于正常的状态。
2.思想引导
校内导师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学生的谈话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思想动态等信息,可以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3.知识传授
知识传授是校内导师的根本职责,通过课堂讲授、课后辅导等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于学生。企业导师关系到“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的成败,在学生实训阶段,企业导师起主导作用,企业导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技能经验和工匠精神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和人格魅力塑造。
企业导师的职责主要是:
(1)企业导师通过现场指导、示范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2)企业导师以自身工匠精神、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企业导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环境、文化,以及按章办事流程等。
(三)保证导师与学生交流畅通
受双导师工作性质的影响,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方法不尽相同,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及时调整。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可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校内导师可利用工作时间或者业余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借助于现代通信方式,如电话、QQ、微信、微博等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内容涵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生活上所碰到的困难,心理问题以及思想上的波动等问题,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取得优异成绩,将专业知识学牢、学扎实。企业导师可来校或在企业现场指导学生,也可以通过现代通信手段跟学生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涵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操作、职业规范、岗位职责等方面存在的疑惑,这些疑惑主要是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企业导师要当好学生的实践课顾问,当好学生就业路上的引路人。
(四)健全双导师的评价机制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实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应由其所在的院系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价。评价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过程评价是考核“双导师制”实施的流程、教学方式、课程组织等内容,结果评价是考核“双导师制”实施后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等内容。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全面考核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在进行双导师评价考核时,两位导师在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做出公正的自我评价后,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要根据对方平时的协同工作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学校与学生也要参与评价,学校结合两位导师的日常工作情况、学生的培养效果对两位导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内容进行结果评价,每一位学生结合自己日常被指导的情况,对两位导师的工作做出评价。评价合格的导师给予续聘与奖励,不合格的导师予以解聘。
七、双导师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双导师制与艺术设计专业——以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为例
1.双导师制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的必要性
京津冀一体化使这一地区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提升,作为经济发展辅助作用的设计行业必须跟进,这就为各艺术院校与专业提出了大量的人才需求。我院的艺术设计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应该利用这个发展的机会壮大自己,但是目前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跟进不够,步伐明显落后;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教育资源有待挖掘;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还不够广泛,对教学的带动与激发作用还不够突出;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利用不够。按照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配套的专业教材也需要完善与提高。
因此,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开展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成立了双导师工作室,双导师工作室由一名专任老师和一名外聘设计师组成。学生通过完成双导师制定的一系列项目的基础上,达到承接实际项目的水平。双导师工作室的开展,改变了教学理论化,项目脱离市场虚拟化的现状。
(1)使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缩短了学生应用环节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2)极大地调动了艺术专业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校已经开始不间断的企业实习。
(3)同时也为校内专任教师提供了接触社会,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
(4)校企合作有了更深入地开展。
(5)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和学院的发展。
2.双导师工作室开展流程
(1)结合岗位人才需求和专业教师特长成立工作室,专业老师为工作室专业课指导老师,主导工作室的运转,企业一线设计师为工作室项目实践指导,负责企业实践和技术支持。
(2)学生自身特长及兴趣参与报名,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
(3)双导师工作室前半段为项目训练设计阶段,通过前半段时间项目的训练,能够达到接受企业设计任务的能力,后半段时间接受企业实践任务,企业支付相应的设计费用,要求工作室同学在毕业之前必须参与或完成企业实际项目。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双导师工作室的成立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周期为一年,学生在第四学期加入,双导师开展的项目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生成长速度快,部分同学周六日已经到企业进行实践,设计的作品已经被采用,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校和企业双重资源的整合利用,大大缩短了学生的就业时间,增加了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双导师工作室的尝试,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是一个有效的捷径。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与“双导师”制
1.“双导师”制在高职酒店管理中的优势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实行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的“双导师”制有利于按照酒店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合理设计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能不断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导师”制有利于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从学生特长以及企业岗位要求着手。由于校外导师来自酒店企业一线,熟悉酒店企业的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能的划分以及运作流程,具有丰富的酒店实际工作经验,因此,促成校外导师与熟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情况的校内导师合作,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能让本专业根据自身的特色,结合酒店企业实际情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满足酒店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
(2)“双导师”制有利于及时消化现代酒店企业的运作模式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紧紧围绕酒店企业运作模式的发展,不断更新本专业的办学目标,发展自己的优势、特色,保持本专业人才市场竞争力,实现较高的就业率。熟悉高职酒店人才培养规律的校内导师与熟悉酒店企业的校外导师密切合作,能够围绕酒店企业市场发展方向,有效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顺应现代酒店企业的运作模式的变化,实现围绕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3)“双导师”制有利于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双导师”制结合校内导师扎实、完备的理论基础和校外导师的实践能力,能够紧紧围绕酒店企业工作过程,将酒店企业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作为设计理念,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然后依据酒店的实际工作编写教材,使教材能体现整个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情景化,从而有效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达到提升人才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4)通过“双导师”制能构建起更加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建构自己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符合实际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这就要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对人才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适度与酒店企业的管理标准进行接轨,将人才理论知识的考核、专业技能的培养与酒店从业资格考试、实习考核、毕业论文等结合起来。具备较强实践工作经验的校外导师能及时将酒店企业管理相关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准确引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模式中。
(5)“双导师”制有利于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就业,要实现学习与就业的对接,就要在平时的校园环境中层层渗透企业文化。本专业借助校外导师职业实践经历,能够在校园内构建出具有酒店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把酒店企业的职业价值观、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专业素养引进校园,强化对酒店企业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均能感受到现代酒店企业文化。
2.实现“双导师”队伍管理优势
在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导师”队伍由来自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师和来自酒店企业的实践指导教师组成。那么,如何发挥这支“双导师”队伍的优势呢?围绕校企合作平台,可以最大化实现“双导师”队伍管理优势。对此,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强化校企双方对“双导师”职责认识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双导师”制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其中校内导师以理论见长,校外导师以实践见长。这里的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互不相同又紧密联系,因此我们在实施“双导师”制时,必须明确校内外导师职责,实现培养内容的有效衔接,这样才能使“双导师”制发挥作用。为此,应首先明确校内导师职责:除完成常规的教学和科研外,更应该注意发挥校内导师理论水平见长的特点,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指导,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针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足够的酒店专业理论指导。其次应明确校外导师职责:除密切配合校内导师,参与“双导师”制教学的实施外,更应该发挥校外导师实践水平见长的特性,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酒店实践能力的指导。
(2)强化校内外导师的选聘工作
实施“双导师”制需要一支业务精炼、职业素质较高的校内外导师,因此选聘校内外导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应在坚持校企合作的统一管理原则基础上,强化“双导师”选聘工作。选聘校内导师时,应重点选拔在自己所属学科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的专业教师;选拔校外导师时,应该突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较高的专业水平,专业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能给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带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且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明确校内外导师育人关系
来自校内外的“双导师”面对的培养对象是一致的,但是各自的职责又有区分,为此我们需要明确校内外导师育人关系。具体可以如此合作分工:首先,校内外导师形成较为固定的关系,共同承担对同一批学生的指导任务,共同拟定学生培养方案,共同设计学生培养目标、内容进度,共同跟踪管理、指导学生。其次,根据校内外导师职责不同,一方面要明确校内导师主要完成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指导;另一方面明确校外导师侧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认知酒店行业特质,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无论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内、校外导师既是一种分工关系,又是一种合作关系,两者是一种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
(4)强化“双导师”评价激励机制建设
强化“双导师”评价激励机制建设,就是要求我们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一整套积极有效的“双导师”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为此,首先要建立“双导师”的综合考评机制,组织和监控校内外导师工作效果。具体可以采用自评与他评、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校内外导师的工作实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校内外导师评先、评优、评职等的重要条件。其次建立“双导师”激励机制,有效调动校内外导师积极性。具体可以按照校内外导师的工作量计算课时,分别给校内外导师发放适当的课时费,并对优秀专业导师进行奖励,这样才能在“双导师”制实施中,有效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对校内外导师学期工作实效的评价、对优秀导师的表彰等等措施,评估校内外导师工作绩效,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营造全心全意育人的良好氛围。
(5)强化“双导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校内外导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对“双导师”制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需要不断强化对校内外导师的培养。对此,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定期组织酒店专业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或请酒店管理人员来学校讲座,使校内导师能从酒店学到实践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导校外导师参加有关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经验交流,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趋势、特点、导师职责以及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等,使校外导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清晰地了解,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进一步规范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增强导师的责任感。通过校内外导师互动,提升校内导师酒店实践工作能力,增长校外导师教育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双导师”制,离不开校企合作平台支撑。为此,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会,通过不断深化“双导师”制,实现“双导师”队伍管理优势,培养出能够满足酒店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借助“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可以在对学生学业的指导中形成互补关系。校内导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着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具体指导,企业导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生产操作的具体指导。推动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发展,更有助于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良好局面。
有关高职教育导师制实践与创新的文章
学生随年龄而动、随社会而动、随环境而动,但主要还是随“导师”作用而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表现为“心育”,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新时期我校“导师”的重要职责。“导师”要尊重、鼓励、欣赏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以自身的激情来唤起学生的激情。(三)由“限制型”走向“发展型”“导师制”管理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要善于拓展学生的潜能。......
2023-10-08
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是一种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它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关注教师的文化、社群、合作和背景等因素。其中合作的教师文化是最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学校在制度和管理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期通过这种革新,帮助导师提高教师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形成教师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切实搞好教师合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推进导师制的实施。......
2023-10-08
“导师制能够解决目前高职中普遍存在的师生分离问题,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由于教师担任学生导师的工作任务也将是教师任务考核的内容之一,因此教师担任导师不会因工作任务大而影响对学生指导的质量。辅导员的工作十分繁杂,他们不但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完成院系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务。......
2023-10-08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及时地掌握企业所需,为教学改革提供一手资料;经过企业实践,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任职,并能迅速的适应工作,这样既节省了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的投入,也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拓宽了有效渠道。......
2023-10-08
与现有高职导师制相比,“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存在三个差异化特征:第一,导师的导向性更加明确。(三)“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成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在农业科学研究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职院校,是浙江省高职农类专业最多、学生最多的院校,现有教师500余人,学生6000余人,能选派优秀教师充当导师,“导师+项目+团队”模式能得以充分实施。推行“导师+项目+团队”模式五年来,成效明显。......
2023-10-08
此时研究主要对导师制的内涵、制度、类型、演变、实施、案例、监督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科学的界定与分析,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导师制研究成果样本文献的系统的统一检索,总计得到相关的关键词118个共7326频次,为保证研究的精密度,以下筛选频次前20位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
2023-1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