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职教育导师制实践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高职教育导师制实践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摘要】:与现有高职导师制相比,“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存在三个差异化特征:第一,导师的导向性更加明确。(三)“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成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在农业科学研究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职院校,是浙江省高职农类专业最多、学生最多的院校,现有教师500余人,学生6000余人,能选派优秀教师充当导师,“导师+项目+团队”模式能得以充分实施。推行“导师+项目+团队”模式五年来,成效明显。

一、高职导师制的创新实践——“导师+项目+团队”

(一)“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内涵

“导师+项目+团队”模式是指以项目为载体,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项目组成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专业学习、进行科研等实践创新活动。“导师+项目+团队”模式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以项目为纽带,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或选择部分人才培养项目,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项目的学习、研究与实践,通过“从做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

项目课程被认为是职业教育较为适合的课程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它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让学生获得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服务或决策。因此,“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引入项目化教学,能从功能角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验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达到发展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导师+项目+团队”模式采用团队学习的组织形式,即让一定数量的学生与教师组成团队,由教师担任教练或导师,让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实际工作,从而有效促进“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二)“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特征

“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强调依托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实践创新活动,侧重学以致用,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密切师生互动,大大提升了创新成果的产出,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该模式非常强调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突出教育主体的个性化。总体而言,该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项目的开放性。该模式不仅仅是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与“学”,还包括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如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服务能力培养等等。实践中,依据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设计不同的培养项目,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学习的主动性。该模式中师生构成实践共同体,互动性很强。同一项目的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确认学习目标,完成序列化的项目方案。整个过程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不断协调和沟通的过程。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有选择地参加系列项目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方式的真实性。该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接受学习和锻炼,学生在其中的心理体验真实而强烈,容易形成对未来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的认同感。

与现有高职导师制相比,“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存在三个差异化特征:

第一,导师的导向性更加明确。该模式下,导师最主要的职责是结合自身特长,设计并提出培养学生某方面能力的项目,因此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与针对性。

第二,教学目的性更强。传统导师制往往缺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载体与任务,导师工作成效难以体现和评价。“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强调以项目为载体,强调师生教学活动中的共同目的与任务,赋予导师制更具体、更务实的内涵与支撑。

第三,更加强调团队学习。传统导师制下导师一般指导6~12个学生,强调个别指导。“导师+项目+团队”模式以团队学习为基础,强调团队合作。“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快。”团队的这种特性与优势,使得团队学习成为该模式组织实践教学的较好方式。

(三)“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成效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在农业科学研究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职院校,是浙江省高职农类专业最多、学生最多的院校,现有教师500余人,学生6000余人,能选派优秀教师充当导师,“导师+项目+团队”模式能得以充分实施。近几年“导师+项目+团队”模式人才培养途径的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农类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单一,主要体现在过分强调学生们生产一线种植与养殖能力的培养,缺乏由技术应用向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拓展。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农类专业教育中实行“平台教学、专业分流、方向定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在专业教育宽窄适度的特色上下功夫。在大学三年级的“方向定岗”过程中,强调“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对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强化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以农业设施技术专业为例,学院分设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农产品农资营销、农业企业建设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由三位资深教师担任并开设相应课程、布置相应任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与专业特长选择不同方向,参与具体项目实践。项目化课程被纳入学分制,从而实现了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推行“导师+项目+团队”模式五年来,成效明显。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显示,学院2012届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4%(同期浙江省高职农类专业平均为43%);该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6%,月收入2802元(浙江省高职农类专业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613元),同比高出10%左右。

2.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有机结合

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目前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形式主要有创办创业园、创业项目孵化、创业计划竞赛等,基本停留在学生课外活动即第二课堂层面,易导致学生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脱节。

在“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实践中,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38个学生创业团队分别在相应导师指导下进行实训、研发、创业等实践活动,涉及水培植物、迷你菜园、水果玉米、盆景果蔬、无土栽培等新兴品种和新兴技术,发挥了农类专业的天然优势。因此,创业项目能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实现了创业教育由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的拓展,促进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以水果玉米项目为例,水果玉米是学院教师自主研发的国家审定品种,由于该品种水果玉米口感甜、营养好,始终供不应求,常处于脱销状态。该项目团队成员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先在校内实训基地参与水果玉米的研发,熟练掌握种植等相关技术,然后针对该品种的良好市场前景,在温州瓯海泽雅镇租地10亩,专门种植并大获丰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创业团队的成功实践,带动了周围农户参与种植,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经过几年来的培育,泽雅镇已建立起3000余亩的水果玉米基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家致富,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农类专业创业实践,既促进了大学生从课堂、书本理论学习到田头、农村基层一线实践的转变,也促进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农户到市场的转化;既促进了大学生的创业,也实现了农户的增收创收,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田间、从学业到创业、从个体到群体的“多赢”。

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为让“导师+项目+团队”模式更好得以贯彻实施,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出台了文件《“导师+项目+团队”教育模式实施办法》,以制度规范的手段,支持和鼓励广大科研和教学人员对学生创新项目进行指导。学院还对批准立项的创新项目给予2000元启动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项目的蓬勃开展,近三年来共立项300余项。

在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既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学生专门技能的培养,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项目中,有的学生成为导师的科研助理,有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申报科研课题,通过科研活动,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三年来,学院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与创新项目比赛共获得省级奖项200余项。其中,荣膺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培养计划共18项,全都是“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培育成果。

4.学生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存在“缺指导、缺主题、缺载体”等现象。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组建各类社会实践服务队,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

针对农村农技人员紧缺、动植物疾病预防缺乏专业人员及时指导的现状,学院建立了“农业流动医院”,通过与农户主动联系,专家带领学生提供实时咨询与现场防治服务。三年来,上千学生通过“农业流动医院”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开展零距离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引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服务“三农”、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载体,效果显著。“导师+项目+团队”的实践服务,加深了学生对农村、农民、农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农、爱农、专农、兴农”的观念。近三年相关工作中,学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膺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省级先进集体称号。

五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导师+项目+团队”模式是对现有高职导师制的创新实践。它强化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教学载体、人才成长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多样化表现形式,突出了实践性、情境体验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该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创新实践迈出的可喜一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该模式尚有待改进,如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现有教学条件和师生组合等具体情况的变通、调整和优化;项目主题微观化与研究精细化等还有待进一步努力;质量评价上还需注入引领式的考量和激励指标。此外,更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人的需要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不断丰富该模式的实施方式。

二、创业教育的生态化培育——基于“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

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优质创业、以创带就的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高职创业教育的生态化,重点是对高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主要生态因子的培育进行分析,这对于构建生态化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关注创业教育中诸要素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生态化的内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物资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的统一体,是生态学的功能单位。”构成生态系统的各项要素即为生态因子。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美国 Katharine Dunn于2005年提出来的,她认为创业生态系统即创业主体和各生态因子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激励带动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基于该维度,创业教育生态化是通过优化培育影响高校学生创业的各项因子,将这些因子链接成一个生态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生态化培育的关键不仅要从宏观层面建构创业生态系统,更要从微观层面加强培养各生态因子。

(二)“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的生态化分析

1.模式解读

“导师+团队+项目”创业模式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立足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在创业教育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来的高职学生创业生态化模式。概言之,“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就是高职学生在创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由体验创业实现真实创业的创业教育。

2.“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的生态化分析

(1)构建了“导师+项目+团队”完整的生态系统

高职创业系统是否生态化运作,关键看其在高职创业教育中能否保持生态平衡,实现高职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从系统化视角完善地呈现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运行机制。该模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实践运行中通过“物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相互作用保持系统生态平衡运作,实现学生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运作过程中,该模式主要通过如下三种机制保持创业学生与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更具实效性。

①融合机制。“导师+项目+团队”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求指导教师将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通过教学发掘研究视角,通过研究促进教学。同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融合,“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更加注重理实合一的创业教育,教育过程中“更偏重创业实践活动,最大亮点是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理论的实践化,使学生在‘真刀真枪’中体验创业,从而增加学生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

②开放机制。“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教育模式在导师的选择、项目的创新、团队的建设等方面无不体现开放原则。该模式突破传统创业教育机制的束缚,不拘一格地选聘人才,发挥导师引、传、帮、带优势,注重学生创意创新项目孵化。团队的建设更是采用开放机制,团队中成员间的专业、能力不尽相同,互为补充,可以是跨系、跨专业、跨年级的学生。

③互动机制。“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较之其他创业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互动机制。该模式中,导师与学生互动,传递创业信息,孵化创业项目;学生与学生互动,探讨创业项目的落地实践;团队与团队互动,相互学习借鉴,互相鼓励,公平竞争。

(2)注重对主要创业生态因子的培育

①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模式非常注重对导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已有导师的培养,注重导师创业教育经验的积累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该院每年都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导师之间也会相互学习借鉴,提高自身的创业教育科研能力。二是注重导师力量的扩充。每年学院都会扩充导师队伍力量,吸纳创业导师力量时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导师队伍既有学院的教学科研精英,又有校外成功企业家兼任创业导师。三是注重对导师的发展性评价。对导师的评价更多地表现在关注教师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作用,通过导师对立项项目进行的实践规划与指导加强导师的动态性管理。

②注重以创业项目为载体。除了创业导师进行专门的创业指导外,高职学校还应具有具体的创业项目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学会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素养。以项目为载体,对整个高职学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传统创业教育中纸上谈兵的做法,强调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理实合一的创业项目实践,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实现了创业项目的落地实现,为学生真实创业打好基础。2009年是该院“导师+团队+项目”创业教育模式启动的第一年,共有34个项目获得立项,6年下来项目立项数已达400余项。

③志趣于发展型的团队建设。从创业团队的建设来看,学院更加注重团队的合作学习,志趣于发展型团队培养。从培养方式上来看,与传统的导师制相同的是注重导师的指导作用,不同的是更加注重依靠团队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育能力。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彼此需要,这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成长,团队培养优势突显。从培养内容来看,涵盖了创业发展规划指导、创业项目孵化、创业项目开发、创业精神培养等内容。

(三)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的启示

1.高职院校要为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化教育提供条件

高职院校在高职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创业教育中要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为此,高职院校应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提供政策环境支持,制定完备的高职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从创业教育生态化的视角着眼优化创业教育的政策环境,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创业生态因子的积极性。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为创业教育生态化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友资源库、整合校友企业家信息、成立校友基金会为高职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和资源帮助。

高职院校还可以面向社会开设资助高职创业渠道,全方位引入社会资源支持高职学生创业。当然,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科研优势,组成专门的研究团队,为学院的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整合主要创业生态因子,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创业实践模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突显教育实效。

2.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构建高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职院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影响高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影响因素而言,高职院校应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为学院创业教育提供便利,协调好各职能部门,为学校创业教育提供智力、资金、资源等的支持。同时,就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影响因素而言,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基地,制定创业教育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培养主要创业因子,优化创业教育实践。

3.注重对主要生态因子的共同培养

生态因子是影响高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因素,对生态因子的培育不仅要做到对每一个具体的生态因子进行培育,还要注重对主要生态因子的整体关注,即不仅是对单个因子的培育,更要关注多个因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对整个创业生态化的影响。

因此,在高职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中,一是要注重对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选择富有创业教育经验和科研实力的教师担任导师,同时注重对导师的培养和激励;二是要注重对创业项目的培育,以项目为载体的创业教育针对性更强,“学用结合”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更突显育人的实效;三是注重对创业团队的培育。培育创业团队可以将有意创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大家团结协作,提供创业智慧,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通过集体的智慧和能力突破创业困难,改变个体创业势单力薄的局面,协同创业,保证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

三、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导师+项目+团队”模式

(一)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解读

莱夫和温格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情境学习进行研究,在其《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认为学习就是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即个体在实践共同体中,不断地建构实践能力、建构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与关系的过程。这意味着,在其他很多事情中,学习是以合作参与者观点的不同为中介的,学习是情境性的,通常离不开学习活动所发生的背景和文化。根据这一定义,是共同体或者至少是那些参与学习情境的人在“学习”。所以,学习是分布在合法参与者之间的,而不是一个人的行为。(www.chuimin.cn)

在理解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的同时,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重点理解。

1.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情境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和基本特征,它强调完整的人以及把主动行动者、活动和世界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凸显学习的社会特征,是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社会参与的过程。“参与”是指新手应该在认识真实情境的情况下,与专家和自己的团队进行互动,学习他们所做的知识建构。获得社会实践的“合法性”,在实践过程中新手得到认可,获得资格,具有这样的“资格”,将被社会其他成员接受,并“参与”实践,有机会接近专家和社会其他成员。同样,“边缘性”是指学习者在实践中以一种有价值的活动参与社会和缩短与核心成员的距离。它表明了新手参与共同体活动的多元化程度和多样化方式,不同级别的技能,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人生观和不同的价值观进入共同体并朝着中心位置靠拢。

2.实践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是情境认知与学习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要素,它强调交往在学习者参与实践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在莱夫和温格看来,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方式学习,社会实践是知识的载体。社会的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必须同时存在,一个明确的团队,有明显的社会界限。它意味着参与一个活动系统,参与者分享他们对活动系统的理解,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做了什么,了解他们所做的一切意味着什么,什么是社会共同体的意义。所以,一个社会的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很多人一起为同一个工作任务,扩大长度和增加团队规模的任务不是共同体形成的主要因素,关键是要接触社会,通过在社会参与,给学习者一个合法的角色(活动中给予参与者真正意义的身份)或真实的任务。

多数人在提及学徒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师徒关系,但莱夫和温格把学徒的含义进行了扩展,他们认为:在实践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师傅的作用也会产生巨大变化,一个特定的师徒关系不是以学徒制学习的特定功能而存在,学徒制可以存在于生活,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这种学习不是教学的结果,他们把这个学徒称为“非正式的学徒”。正式与非正式是相对的,在“正式学徒制”里学习者有师傅的指导,这种指导是可看得见的,能够明辨的。即师傅通过亲身思考、示范等途径,让学习者观察到师傅的思维过程和做事的方法,像学徒那样逐渐从新手走向能手。然而,在学徒制中,学习机会更多的是由工作实践而不是所谓的师徒关系赋予的。在这种没有说教和正式组织的学徒模式中,学习的发生主要归功于缄默知识,它难以得到清晰的陈述,却又与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通过亲自的实践经验才能获得。

总而言之,在人类专家的研究视野中,学习即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方面,强调个人参与者以个人学习者转移到作为社会实践参与者的重要性,把“参与”当作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知识都是组成文化实践中的关键成分,学习者想要获取知识就必须参与到文化实践中去;另一方面,打破了以往“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传统界限,强调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助学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实践共同体所具备了传统学校班级所不具备的一些鲜明特征和优势,笔者试图将实践共同体引入到“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

(二)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与“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关系

我们发现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非常适用于“导师+项目+团队”这种教育模式。对于进入团队的每个成员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合法的”,因为只有进入团队,才有机会参与项目。团队组成后,大家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形成一定的规则,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每个成员基于自己专长会有不同的任务分工,导师在团队中为其搭建“脚手架”,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与指导。所以,这种情境下的创新创业团队,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实践共同体。在共同体内,每个成员因为共同的目标,需要经常在一定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项目。作为一个新手,通过观察、倾听、模拟示范和协商合作等途径,观察导师或同伴的思维过程和做事方式,从新手到能手。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是从“合法的边缘参与者”逐渐成为“核心参与者”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完成共同体和团队的任务,逐渐成为这些活动的核心成员。并且在该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找知识、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学会了研究、与别人合作,学会了表达与沟通等,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他们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智慧。

需要指出的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团队中的成员在参与项目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递共同体的经验和社会规范,使个体不断地建构实践能力,建构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与关系。反过来,个体又作为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塑造和发展着共同体。通过这种持续、循环的作用,使个体与共同体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四、高职农类专业“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设施农业成为创新创业优势领域,是进行绿色投资的热点。农类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观念、政策、机制、师资、资金、土地等多种因素限制,还未形成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这里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进行研究。

(一)高职农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侧重于生存创业,主要是开展培训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农类专业创新创业并不是要通过实践形成“创新性”成果,而是要让学生树立学农爱农意识,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特殊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专业教育,目的是深化学生专业认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服务“三农”水平。

2.组织机构和制度政策不健全

农类专业一贯是冷门专业,政府政策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农产品附加值远不如工业产品。政府对农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多、投入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社会舆论不支持,在农类专业创业政策、风险机制、银行贷款、税收减免、土地租赁等方面远没有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长效机制。

3.农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受社会大环境和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农类专业认同度不高,缺少创新创业意识。非第一专业、被迫调剂而来的农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农业不会成为他们就业的主要选择,因此农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

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农类专业创新创业研究处于劣势,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主要依托辅导员及公共部、学工部(就业处、团委)教师,因缺乏创新创业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使创新创业课成了思想教育或就业指导。同时,缺少专业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不符合其应有之义。

5.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目前,农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讲座培训、就业指导、社团活动、课程选修,仅是教学主渠道之外的一个附属部分,并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缺少必要的专业支撑,教材也缺乏区域和校本特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实际。

(二)农类专业“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

“导师+项目+团队”培养模式是指以专业为依托、项目为载体、学生团队为组织形式,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导师是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教师或科研人员;项目是指源自教师科研课题或学生自立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团队是指由一定数量、基于分工与合作的在校学生组成的项目化团队。其最大亮点是以项目为载体,寓教于研,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向创新创业实践的转化。

1.完善相关制度

制度是保证措施落实到位的有效方法,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大学生创业实践认证办法》《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师导生创创业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等制度,在院系二级配合下,保障了可持续创业教育的实施。为了能更好地探索实践“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院出台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导师+项目+团队”教育模式实施办法》,并且成功启动了项目的申报、审批、立项、实施和结题相关工作,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2.优化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挖掘专业教育固有的创新创业元素。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教学实际修订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推行弹性学分制度,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对此,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探索与实践理论与体验并举的课程体系,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学农爱农”思想教育。设置了社会责任培养课、创新创业培养课、生涯与职业发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课、导师+项目+团队、岗位体验课程等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开展普及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规避学生社会资源匮乏带来的创业劣势和风险,使创业与学业相得益彰。在实际教学中,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立足服务“三农”一线,实践“1+1+1”三段两轮模式,切实做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全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毕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指导中,严格按照实践性、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原则,加强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评优推荐等的管理。着眼农业科研和专业发展热点,鼓励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课题研究,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素质和“三农”服务水平,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3.搭建实践平台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没有把校内资源很好地整合,又没有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参与。为此,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积极争取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选择优秀项目进入经营,如小麦草汁饮料、盆栽果蔬、家庭菜园等,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在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栋创业楼、一条农业特色创业街、一个农业流动总医院,并且这些平台具有“传承性”,大大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

学院与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共同建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利用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七个一”社会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创新创业、科技帮扶、调研实践等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在基地可举办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家庭农场,让城市居民近距离体验田园生活,增强农类专业的社会影响和认可度。

结合“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科技创新项目、生命科学竞赛等,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进行专利申报、发表论文、获取职业资格等,如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家庭菜园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组织学生单人或分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创业计划书》等,并进行陈述,接受师生点评。

4.丰富运行机制

“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包括专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指导。一方面是专业教师“走出去”,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另一方面是行业创新创业一线成员和成功典型“引进来”,进行现身说法。注重发挥科研优势,选取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或专业热点进行立题,团队负责人对创新创业过程进行细化分工,注重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变以专业为单位的小型封闭方式为以任务为纽带,以团队为单元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发展。为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实行科技特派员助理和“实习医生”制度。农业科技特派员对“三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与农村科技特派员沟通交流,跟随“农业流动医院”医生进行科技下乡服务,在给“三农”发展带去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提升了创新创业实效。

(三)“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成效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根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导师+项目+团队”教育模式实施办法》于2009学年批准立项“导师+项目+团队”项目34个,2010年顺利结题30项,共培养了创新创业型人才100余人;2010学年批准立项《“创意田园”家庭水培系统》等“导师+项目+团队”项目70个,有5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有效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科研能力。

“导师+项目+团队”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自2007年招生以来,专业教师带领50余名学生开展各类项目23项,1个项目被评为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三等奖,1个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个项目被立为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3个项目参加了浙江省生命科学竞赛,培养了2个创业典型、数个就业典范,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该专业教师的相关研究成果被评为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该专业也被确定为浙江省优势专业、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和温州市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通过开展“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实践,成功孵化了甜玉米等数个典型农业创新创业项目。

案例1:

甜玉米开创的甜美事业。专业学生钱晓燕在服务“三农”实践中发现商机,在导师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成立了“时令果蔬销售中心”,与当地农民合作,规模化种植水果玉米,并成功举办了“甜玉米采摘游”,受到全国各大媒体关注,带动了产品销售和基地农户致富。

案例2:

现代农夫的蜜蜂情结。花椰菜是温州优势农产品,全国有40%的种子产自温州,现有栽培面积5万余亩。专业学生姚冬冬,刚进学校就跟随老师从事蜜蜂授粉技术研究,2010年成功申报省新苗人才计划创新项目“蜜蜂授粉在花椰菜雄性不育性制种上的研究”,毕业后利用雄蜂授粉技术种植绿色、生态、高效番茄和草莓,踏上了“现代农夫”之路。

案例3:

小苗木开创大市场。大棚越冬番茄是浙南地区的农业主导和优势产业,有近10万亩的生产面积。专业学生郑国建大一时就跟着老师从事番茄研究,大二时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开展了矮壮素处理对番茄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并成功申报省新苗人才计划创新项目。2013上半年,帮助浙江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苍南建立了15亩的集约化育苗中心,辐射周边3万亩番茄种植基地,成为中心最年轻的技术骨干。

案例4:

阳台里的小菜园。食品安全一直是市民关注的话题,在讲求“亲近自然,绿色生活”的潮流下,菜园进家的革命迅速到来,阳台小菜园已成为一种家庭消费时尚。在导师的指导下,专业学生开展相应技术研究,自行设计家庭蔬菜生长架并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并免费为温州4所小学屋顶绿化提供技术服务。

(四)深入实施“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从顶层设计加大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

夯实校企合作平台,充分整合政府、社会资源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设立专职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工作小组,负责创新创业政策制定、理论研究、服务管理等,树立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绿色政策支持,加强基地共建、基金资助、咨询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合作,如为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减免房租服务、设立风险资金、小额担保贷款、实行奖励制度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同时,吸引企业赞助创新创业活动,投资优秀项目,形成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项目化改造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列为专业必修课,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落实教育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的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逐步从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转变,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材创新、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打造农类优势专业。

“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本质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理念进行项目实践,通过把创新知识、创业能力融入具体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科研能力。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着重训练科学研究方法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3.优化项目的设置和专兼师资配套体系

农类高职院校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专业教学和项目设置要服务当地农业产业结构,项目选题无论源自教师的研究课题,还是学科研究热点,最终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和市场所需。要基于实际问题和客观条件对项目开展可行性论证,包括选题方向和实施路线。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要整合各种资源,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青年创业英才、成功校友来校讲学。结合教学,深入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和创业实践,鼓励教师持“KAB创业讲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培养多师型的教师队伍。

4.完善项目的动态跟踪和绩效考核制度

针对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重立项、轻实施”问题,也为确保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完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审、考核相关制度,开展项目中期或阶段性检查评估,必要时的风险预警,包括项目目标、技术路线、经费使用、初期市场前景和社会综合效益等,从而确保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引进社会评价工作机制,对在校生和毕业生创新创业信息进行跟踪,创建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数据库,把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创业项目质量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反馈指导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学分考评体系,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

5.推动有潜力的项目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创新程度,创新没有创业作为载体和实现形式,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科研的开展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农类专业项目不仅要来自田间,还要用在田间,如何将智力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农类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关键。通过高校与产业环境的协同创新,形成潜力项目的培育、孵化和应用机制,通过“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工商、税务、市场、融资、基地、培训等“一站式“配套服务,开展项目实验、示范和推广,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向应用转化。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农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素质和现代农业技术知识,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把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区域农类特色强院,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优化资源、制定政策、培养特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探索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作为省特色、市重点专业,要进一步开展好“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类实用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