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导师制”内涵是:在学生的整个学业学习期间,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是校内导师,另一位是企业导师。......
2023-10-08
一、导师制与感知实践教学
我们施行导师制的目的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更快融入社会。感知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实物、模型、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时,融合应用感知产生与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全面感知。高职学生属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认知能力不足,个体差异较大的一个群体,在感知实践教学活动中,专业实践教学多采用集中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很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长期地、持续性地、系统化地专业指导。在导师正确地、持续性地引导下,极大地激发了高职学生在感知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学生个人的自我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升了感知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
二、在感知实践教学中实施导师制的意义
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引导,因此在感知实践教学中实施导师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与学生的经常性沟通,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学生与导师之间从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发展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导师对于指导的学生出现的学习、生活甚至心理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介入,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便利性。其次,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导师提升了自身的指导水平,增强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实现因材施教,导师会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寻求创新,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导师在感知实践教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导师的创新能力增强,也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第三,增强了学生专业感知的实践能力。由于导师在感知实践教学中的专业性指导,解决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困惑,使学生专业学习的效果更好,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率的提升会激发学生更浓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在感知实践能力训练中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最后,提升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学生在与导师的频繁接触中,受到导师个人品德以及人格魅力的影响,自身的品德修养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进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导师制的实施与成效(www.chuimin.cn)
导师制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实施,我们采用全员参与,全员分配的方式,即所有教师都作为导师参与导师制,所有学生都分配有导师进行指导。以三年为一个实施周期,导师从学生入学之后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帮助,主要从专业角度给予学习方面的引导,重点培养学生感知实践方面的能力。导师制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学生对导师进行选择。新生入学之后,召开大会,介绍导师。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系网站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初步的选择,统计学生的导师选择情况,并进行相应调配,一名教师对应一个年级的3~5名学生。第二步,指导过程。确认导师以及相对应的指导学生之后,导师和学生每周会面一次,其间学生可以通过电话、QQ、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导师进行联系。部分学生将会进入导师的项目组,进行学习与感知实践锻炼。这其中要求学生对每一周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总结,并制定下一周的学习计划,同时要求导师对学生感知实践能力的指导进行记录,以便于持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三步,管理与考核。成立了“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由系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担任小组成员,每学期末量化考核导师工作,分值采用百分制,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参考指标之一。导师量化考核由日常指导、学生评价、教研室评价、感知实践教学指导效果四部分组成。
根据专业特点以及感知实践教学的环境,把学生分为了三个大组,其中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大组,由导师带队参与软件项目的感知实践,同时参加每年的相应软件项目比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大组,由导师带队参与学院的网络技术服务,同时参加每年的高职技能比赛;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作为一个大组,由导师带队参与宣传栏平面设计和网站制作的实践,同时参加每年的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
导师制在高职院校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了十几年,但在高职院校或是本科院校中实施导师制院校占的比例还很低。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导师制的实施不甚理解,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是自由自在的,不应该受到导师那么多的管束;少部分教师认为导师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独立性;同时我们在制度的制定上还缺乏对导师相应的激励制度,导师工作基本靠自觉,影响了导师的积极性。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才能保证导师制在今后顺利地开展。
有关高职教育导师制实践与创新的文章
学生随年龄而动、随社会而动、随环境而动,但主要还是随“导师”作用而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表现为“心育”,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新时期我校“导师”的重要职责。“导师”要尊重、鼓励、欣赏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以自身的激情来唤起学生的激情。(三)由“限制型”走向“发展型”“导师制”管理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要善于拓展学生的潜能。......
2023-10-08
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是一种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它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关注教师的文化、社群、合作和背景等因素。其中合作的教师文化是最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学校在制度和管理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期通过这种革新,帮助导师提高教师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形成教师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切实搞好教师合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推进导师制的实施。......
2023-10-08
“导师制能够解决目前高职中普遍存在的师生分离问题,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由于教师担任学生导师的工作任务也将是教师任务考核的内容之一,因此教师担任导师不会因工作任务大而影响对学生指导的质量。辅导员的工作十分繁杂,他们不但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完成院系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务。......
2023-10-08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及时地掌握企业所需,为教学改革提供一手资料;经过企业实践,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任职,并能迅速的适应工作,这样既节省了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的投入,也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拓宽了有效渠道。......
2023-10-08
与现有高职导师制相比,“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存在三个差异化特征:第一,导师的导向性更加明确。(三)“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成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在农业科学研究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职院校,是浙江省高职农类专业最多、学生最多的院校,现有教师500余人,学生6000余人,能选派优秀教师充当导师,“导师+项目+团队”模式能得以充分实施。推行“导师+项目+团队”模式五年来,成效明显。......
2023-1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