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践创新:高职教育导师制教学理念改变

实践创新:高职教育导师制教学理念改变

【摘要】:导师被赋予指导学生的责任,并要求至少在一定时段内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这种一棍子打死的否定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很大

导师制最早是14世纪在英国开始实行的一种教学制度,后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许多国家都开始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正是《教育大辞典》中所定义的导师制,它赋予教师兼具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生活顾问的三重角色,这也是教师原本之角色。但在我国普通高职,班主任因班级规模过大而无暇顾及所有学生,被期待的角色难以实现,从而引发了教师角色冲突,任课教师则因为未被学校制度化地赋予除教授课程以外的指导责任而导致了教师角色分离,这种教师现状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扭曲了教师的形象。导师制将赋予教师具体且明晰的责任,用制度来减缓班主任之角色冲突,鼓励教师实现合理的多重教育职能,还任课教师以教师之本来面貌。

导师制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让老师以导师的身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爱。导师帮助学生解决思维、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学生时时都有可倾诉的对象。这种制度能够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上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师生关系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和谐。让学生形成“有了困难找导师”的理念,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局面。在成才与成人方面给学生提供更灵活更人性化的管理,导师们不仅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习上辅导他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生活上给予耐心的指导。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集体,走向社会,在实践中磨砺他们的意志。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们也及时出击,寻找对策,帮助学生走出心里的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导师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走入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一、“一对一”个别指导

导师制最初产生,就是鉴于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而需要指定教师进行单独的辅导,指导课程选择、学习以及生活。导师被赋予指导学生的责任,并要求至少在一定时段内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这样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情况,从而及时地为学生做出个性化指导,让学生在导师的合理指导下更加健康地成长。

教育研究者发现,“教师只有在与学生亲密而友好的接触中才能对学生出色地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影响”。被赋予班级管理责任的班主任因班级规模日渐扩大,除了进行教学以外的班级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外,难以全面、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及心理状况,更难以对每个学生的情感生活予以更多的关怀和指导。导师制实施将缓解这种矛盾,导师制下的师生建立起了一种长效关系,导师被赋予责任为学生建立个性档案,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等个性特征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自尊心,是一种建立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之上,要求社会和集体承认自己的人格和能力的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为不愿向别人屈服,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等方面。一个具有正当自尊心的人,总是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注意保持个人在集体中的声誉。一般来说自尊心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既然是一种动力,那无疑应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把自尊心引导为自我教育,防止向虚荣心方向发展,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进步的一个前提。

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了。无论学生们如何努力,因为先天的条件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成绩有高低之分。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要适当保护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的自尊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着不同的爱好,教师如果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久而久之,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位置。

有的同学一开始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而是自卑。为了帮助他去除自卑,树立自信,教师于是主动请他担任课代表。这一举动明显取得了成效,他上课变得积极投入,主动参与课堂,得到了同班同学的赞赏。但老师帮助其建立自信最后演变成一种虚荣心,成为其可以炫耀的资本,借着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放任自己。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仍然要注意保护好他的自尊,用不伤害其自尊的方法冷处理,这时候要适当把学生“晾”在一边,减少对该生的关注,让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这种冷处理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待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后,再和其深入沟通,把问题说清楚,是非分明,语气平和,态度可亲。让学生懂得老师并没有放弃,有一双眼睛一直都在关注他的发展,这样,学生心理才能始终坚持和保有信心。

现实中,学生偏科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某门科目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但某些科目则形成巨大反差,表现令人失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是否意味着,学生就没有进步的空间和能力了呢?在平常的学习测验中,学生如果屡次发挥失常,教师就不会认为这是学生的偶尔失误,而会认为是缺乏学习能力的表现。这种认知的偏差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呈现消极的倾向,在这样的反馈中,学生也觉得自己不行,慢慢地真的相信自己是学不好的,也就没有了对该学科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提高的信心。

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是过分的批评难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更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批评学生,要一事一评,不上纲上线。学生犯错误,老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具体批评,不要轻易地把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对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具体,恰如其分。批评轻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重了,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欣然接受。

例如,小C同学以前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严重偏科,之前的数学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否定,认为他的数学已经无可救药了。这种一棍子打死的否定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多次的被否定使得学生也认为自己是不行的,数学成绩没法提高,逐渐地也就自我放弃了。一个人最怕的不是别人的否定,最怕的是自我否定。因而,教育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要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而选取适合学生的方法则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完备,面对较为繁重的学业负担,常有疲惫和无力感,同时,他们又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刺激和吸引。一旦学习放松,注意力转移,就很容易沉迷于例如网游一类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可以说,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如何帮助他们走出不可自拔的困境,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看待学生时,往往关注他最终的学习成果,其实,结果固然重要,但取得结果的过程更重要。如果在过程中做好自己,那么,结果自然不会差。这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多引导学生相信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发展。在学生面临困难,犯错误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例如,由于老师时常干预小X的日常生活,他的注意力就慢慢地转移到学习上了。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他个人的意志和力量干预注意力,不断地强化他要做的事,比如听课、自习等,对他的学习成绩一点点的进步进行鼓励,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关注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功和价值,激发他继续学习的斗志。导师应该与家庭进行联动,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制定目标和措施,既要让有网瘾的学生知道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应该承担的责任,又要使目标恰当,措施切实可行,学生能在实践中得到目标实现的成就感

鼓励而不是一味打击学生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帮助学生用更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来投入学习。每天的体育锻炼,保证了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投入到学习之中。导师与学科教师的合作,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校的第一手信息,适时把握和调整教育目标和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时刻关心自己,这种关注用一种积极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动力更强,逐渐转移不良兴趣取向。

二、“德”“智”“教”“导”融为一体

作为学生,德育同智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体两面,把德育同智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着眼于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以德育为基础,以智育为主线是未来中等教育的总体模式。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除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良好习惯的教育,以及意志、毅力等个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是锻炼才干、体验行为准则、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既不偏离学校教育的核心——育人,也不背弃学校教育的主旨——授业。德育是学生德行的基础,也只有重视德育,学生的学科素质发展才有保障和发展的可能。重视德育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实践。导师和学生建立的指导关系使师生间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导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积极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最终达到德育、智育共同发展的目的。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人甚至说:“读书不如走路。”这些话说到底,无非都是在讲社会实践对于读书、成人的重要性。在当前应试教育被发挥到极致,而素质教育、人生教育日益走入死胡同,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不被重视之时,我校的导师制社会实践无异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树立品德,还是在获得深刻的社会体验,把眼光投射未来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导师制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的特殊教育形式,是我校导师制教育形式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形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走入社会,自主参与到“实践”中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校园之外,在上海之外,在“观察”“考察”“调查”“探究”“服务”“劳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策划、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提供了广阔的视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采用“灌输”式的简单说教的教育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长期如此,学生就变成了被动接受和强制执行的个体,他们作为生命的主观能动性则受到了打压和抑制。情感的沟通和互动是道德“由知到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任何没有情感体验的空洞说教,道德行为难以生存。导师制每年的实践之行提供给了学生主动认识社会,践行道德的机会,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才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才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唤起情感的共鸣和深刻的反思,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有人讲现代社会是“虚拟社会”,充斥在学生身边的是网络、电视、课堂、书本、父母的唠叨、师长的教诲,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是第二手的知识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学生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没有了对现实世界的鲜活感受。导师制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世界之中,把学生置于他实际生存的世界中去认识、去体验、去分析、去批判、去创造,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以体现,学生就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构建起自己的思想世界和认识。(www.chuimin.cn)

道德教育实际上指的是通过外在的教育辅助手段来达到基本做人的德行的养成过程,它强调主体人对外在教化的内在建构。但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主观地认为学生就是一个接受道德的容器、一种“美德袋”,任何德行的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学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的独立个体,单一简单的灌输方式并不能让学生把这些德育的理念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并将其付诸实践。把一些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观念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把它们当作知识点来记忆,并没有对其进行思考和加工,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情感的共鸣和深层次的体验。

因为缺乏情感的共鸣,学生对道德的体认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很难受到教育。只有道德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去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和生命体验,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经历情感的波动,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形成独立的道德实践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要把知、情、意、行看作是一个整体,最终看学生在这几个方面是否发生了相一致的变化,才是检验德育是否成功的标志。暑期实践活动正好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学生从原有教条的书本德育中脱离出来,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人生境界的真善美。“德”的教育从来不是靠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相应的环境和经历,一切都只会显得肤浅和苍白。我们也可想而知,这样的育人成效不会高。

德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德育的实效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德育的效果一直困惑着教育工作者,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我们应该明白德育不是说教,不是灌输德育知识,德育更多的是唤起学生内在的体悟,而如何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悸动和良知是当前学校德育亟须解决的难题。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学校通常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教学,但往往这样的课程带有说教的意味,且教学效果不好。在学生看来,这仅仅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自己并不能从中真正获得一种心灵的启迪和道德的洗礼。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如果期望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解决所有的德育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我们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适合他们的德育方案。

例如,小C同学酷爱小说,超出了正常的对小说的喜爱程度,已经影响到日常的学习生活。老师单独的提醒和监督收效甚微,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反思能否用别的德育方式来达到期望的效果。同辈群体在同一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同龄人,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会被放在一起比较,这个时候学生间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学生自尊心强,有着不服输的劲头,既然个人的力量无法约束小C,那么发动集体的力量来督促小C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发挥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地时刻提醒他远离小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小C意识到沉迷小说给他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群体讨论,共享意见,学生往往更易接受同伴提出的善意提醒和想法,他也会更易反思自身的行为。所以,导教不是单纯的说教,是寓德于导和教,在轻松、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下,自然而然地接受大家对他的委婉建议则更加有效。

常常看报纸上说“90后是吃狼奶长大的一代,他们的身上没有感动”,也常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孩子只会搞笑,从来不会去沉思生活背后的东西。”但是,这次导师制社会实践的成效证明,不是我们学生身上没有感动,而是我们的陈旧的教育方式,教条化的德育模式,不仅不能唤醒存在学生身上的良知,反而在消减学生留存于心底的感动。

实践出真知,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对学生来说,学校和课堂是他们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他们所获的知识总的来说还是相对抽象和缺乏深入感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直面社会和具体情境的机会,以前所学课本知识到了检验的时刻了。当面对一个真正的课题调研,许多在书本中不需要思考的问题被一一搬上了台面。这个时候,学生要做的远比他们想象的多,虽然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同学们至少经历了这个过程。只有经历过,才会深深印刻在脑海,这比做一大堆的应用题对学生的启发和成长作用大得多。暑期社会实践还是对团队协作能力的一种考验,整个课题需要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有知识的能力,临场应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整个调研过程,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成果是书本知识远远比不上的,这种经验的深刻性和体悟性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德育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教师在实现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时也提高了与学生互动的质量,帮助学生把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实践中学德育。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仁、义、礼、智等普遍道德准则是由人类善良本性生发出来的。但是,这些良知,这种人性光辉的诱发和唤醒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孔子说:“能近取譬,仁之方也。”当导师制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置于一个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着巨大反差的社会环境之中,看到他们同龄人的生活状态、切身体验他们的生活时,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才能立刻被唤醒。这是坐在教室里听那些空洞的说教或看那些由别人拍摄的视频永远无法做到的。所以,只有在他们走了那里的山路,吃了农家的糙米,看了元阳同学的宿舍,甚至蹲了那里“茅坑”之后,你才能看到他们深切的感动,看到他们灵魂深处的震颤,就会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充满信心。

三、多渠道深化师生交往

现代社会,除了校园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师生交流方式趋向多样化。通过打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师生的交往需求。学生面临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很多时候,他们缺乏相应的倾诉渠道,导师制的开展,导师的出现,让他们内心多了一份感情的依靠和信任。无论是学习或是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如果不想和家人说,也不想和同伴交流,他们可以选择和信任的导师沟通。有时候,面对面让他们觉得难以启齿,那么通过短信的文字交流方式和导师沟通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了一种安全感。只要他们愿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导师沟通,导师也非常愿意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也许,只是倾听对学生而言就足够了。

中国古代就有飞鸽传书和寄信的交往方式,到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已经让我们逐渐遗忘了这种传统的沟通渠道。我们已经很少用信件来和他人沟通,在我们看来这是费时费力的事情,根本没有必要。但在教育中,这种沟通方式远没有过时,相反,它会成为数字时代里的一抹亮色,为师生的交往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案例3-1:

教师手札

——写封信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们班级有一个女生叫H,她很开朗,又多才多艺,在自己的周记中曾经表示过愿意为班级做事情。她这么积极,我当然不可以打击她的积极性,于是我就让她做了课代表。但却出现了问题,因为数学很难,很多人交作业不及时,她不停催也很难收到效果,因而严重地影响了班级学习的进度。我说了她几次,但情况没有改善。最后一次她竟然当众顶撞我说:“他们总说自己没做好,如果你不信,你来收好了。”这使我这个班主任很没面子,于是我当即撤换了课代表,也说了:“既然你不行,那换一个行的好了。”由于当时心里很气,课后就没找她谈话。但是我很快发现,这件事对她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之后她干脆不好好听讲,且总是想方设法地顶撞我。我觉得这种状况需要改变。于是只要她一有问题,我就把她留下来谈话,但谈话时,大多时候都是我在说,她在听。我问,知道错了吧?下次会改吧?她总是点头。可几次三番之后,却不见效果。最后一次,我干脆当着整个办公室教师的面,让她自己说说她到底怎么回事,而她只是一言不发,低着头。这样僵持了很久,都快六点半,她还是不说话,于是我说,你快说啊,我可没耐心了,这是最后一次我和你好好说话的机会了!没想到她却说“你不耐烦,我还不耐烦了呢!”还开始哭了起来。我这才意识到,她是真的伤心了。我该怎么办呢?这时我突然想到,她那么爱写周记,就让她给我写封信吧,肯定比当面交流好多了。于是我就跟她说,你今天先回去,你心里有什么想法都写下来,你不喜欢当面和我说,那就给我写信吧,我也会给你回信,这样也省得你尴尬,好吗?她停止了哭泣,点头表示同意。第二天她果然给我写了一封信,用很漂亮的信纸和信封,信里坦诚了她的想法,认为我撤掉她的数学课代表是否定她的能力。我也给她回了信,承认我当时只是一时之气,并没有真正的否定她的能力。由于这次交流,我们都信任这种方法,于是以后有什么事情她都喜欢给我写信,通过这件事后,她对班级的事情也越来越积极,学习成绩也一路提高,简直变成了我的左膀右臂。

其实,不论任何两方,交流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方式的选择因时间、地点、人物和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就是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男女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方式选择得恰不恰当,直接影响到师生交流的效果。如果方式选择不当,最后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更加恶化。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此案例中的老师在学生担任课代表遇到问题时没有及时和学生有效沟通,使得学生将工作的不顺转化为对老师的怨气,导致学习生活均受到很大影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失去了继续的可能,那不妨选择另外一种对双方都能接受的沟通方式。老师让学生通过写信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就没有了直接面对老师的心理负担。在信里,她可以充分自由地表达,老师也能了解她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老师给学生保留了相对独立的空间,对于老师而言,也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如何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将学生从走偏的道路上拉回。我们试想,如果一开始老师就及时通过合适的沟通渠道耐心、理性和学生共同面对课代表工作中的问题,那么该同学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还顶撞老师,成为一个很难管的学生。说到底,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那就是“成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使学生变得更好,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始终牢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教育中多一份冷静、宽容和智慧,这是教师需要不断修炼的专业技能,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现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求学生写日记,通过日记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这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可实际上有很多教师这样做只是流于形式,因为别人这样做了,我也就这样做。除了语文学科,数学学科也可以通过“数学日记”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们都能将心里话说出来,使老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做好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