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影响深远的关键人物

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影响深远的关键人物

【摘要】:王劭廉在北洋大学历史中是一个关键人物。一九〇六年丁家立辞去北洋的总教习,推荐他继任,改称教务提调,一直干到一九一四年。王劭廉作风严肃,办事认真。其中北洋大学的名誉特别好,王劭廉的身价也由此抬高。王劭廉于一九一四年离开北洋大学后,被周学熙看中,放在开滦矿务局当协理,每月薪金三千两白银,还有八百两的房贴和其他福利待遇,成为买办阶级中的了不起的人物。

王劭廉在北洋大学历史中是一个关键人物。北洋大学本来是经丁家立一手创办起来的,因而大权独揽,在人事上广为招聘美国教员,扩大美国影响。王劭廉就任北洋大学总教习后,励精图治,纠正了洋人独断独行的局面,教务上也进行了许多整顿,提高了教学质量。

王劭廉,天津人,在清末民初北方买办阶级里是一个突出角色。他出身于北洋水师学堂,在英国格林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曾任威海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后在天津英国兵营材料厂充当翻译。在吃洋饭的人们当中,他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因此在租界买办中逐渐有了些名声。

一九〇六年丁家立辞去北洋的总教习,推荐他继任,改称教务提调,一直干到一九一四年。一九〇六年至一九〇八年的二年,丁家立还保有北洋大学留美学堂监督的名义,王劭廉这时是一切秉承丁家立的意旨办事。一九〇八至一九一一的三年,北洋大学的督办虽还存在,但依然是不问事的,实际到校的只有监督蔡儒楷,是一个思想陈旧的顽固官僚。这三年里,王劭廉几乎是大权独揽,蔡儒楷的工作不过是在学生毕业文凭上署名盖章而已。入民国后,督办取消,监督换了一个教国文的书生徐德源,一九一三年徐也他去。(www.chuimin.cn)

王劭廉作风严肃,办事认真。他敢于对外国教员不讲情面,这就使中国教员对他存有敬畏的心理。王劭廉不象过去那些官僚的腐败懒惰,他经常到美国教员班上去听课。他以身作则不迟到早退,不随便旷工,因此对北洋大学教员、特别是美国教员,上课迟到早退的旧风气立时纠正过来。他把一个学年的假期,都改为按中国风俗习惯规定,以与中国的风习一致,并缩短了寒暑假期。这些,外国教员都无条件的照办了。最重要的是利用他在外国所熟悉的欧美习惯,抓住外国教员的明显缺点,毫不客气地当面指出,这比过去见洋人只会恭维的道台们就大大不同了。经过几次这样的事例,便给他立起威信,造成声誉。王劭廉不怕洋人的作风,为中国教职员所畏重,同时也给他提供了镇慑学生的资本。从此王劭廉的名字便称颂于天津社会,流传于其他地方的高级教育机构。

清末民初北洋大学堂、北京高等实业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是当时四个有名的工业学校。其中北洋大学的名誉特别好,王劭廉的身价也由此抬高。王劭廉于一九一四年离开北洋大学后,被周学熙看中,放在开滦矿务局当协理,每月薪金三千两白银,还有八百两的房贴和其他福利待遇,成为买办阶级中的了不起的人物。北洋大学在王劭廉之后,几度发生风潮,相连被打下台的校长和脱离北洋大学的高级职员,有不少都被王劭廉拉到开滦矿务局去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