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宽[1]80年前父辈一代跟随竺可桢校长从杭州西迁,直到遵义、湄潭、永兴。我今年8月有机会跟着陈天来教授重访湄潭,回忆了童年的往事,对今日湄潭发展感到宽慰、兴奋。我们从杭州出发飞贵阳,再坐小车上高速直达湄潭,前后仅用8小时。从湄潭到遵义要经过虾子场,停车吃中饭,到遵义已是下午3点多,现在湄潭到遵义,开车只需40分钟。今年回湄潭,看到电力充足,回忆起我们当年在湄潭,晚上点的是灯草桐油灯。......
2023-10-07
余蕙波[1]
浙大西迁已有80多年了,但西迁的精神永远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浙大人及他们的后辈,使我感到骄傲的是我的父母都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母亲曹萱龄,宁波鄞县人,出生于1918年。母亲的外祖父赵士林曾留学日本,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曾资助革命,并组织同盟会宁波支部,讨袁失败后,留上海经商。因身体多病,于1925年在上海去世。随着外祖父的逝世,家道渐渐中落,生活日趋困难。到了1936年母亲从弘道中学毕业时,因家中无钱,准备放弃考大学。正好那一年浙江大学迎来了竺可桢校长,他提出,当年的高考中名列前10%的考生可录取为公费生。考生在报考前首先确定报考学校的意愿,如成绩达到标准即录取,反之就是成绩达到浙大分数线也不能录取。我母亲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考了浙大公费生,谁知一举成功,考上了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
1940年余建彬毕业照
1940年曹萱龄毕业照
父亲余建彬,广东惠来人,出生于1916年。祖父是种田的,父亲小时候放过牛、读过私塾。十二三岁时随大哥到汕头上小学,后又到南京上了高中。1936年考取了河南大学化学系,1937年转学到浙江大学化学系。到杭州报到时却发现浙大第二天要迁往建德,没有地方住宿,他就在西湖边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跟随学校踏上西迁之路。
妈妈经常告诉我西迁的故事,回忆起那抗战逃难的岁月,十分艰辛。特别是从建德到江西吉安这一段,先坐民船到兰溪,希望在金华能坐上浙赣线的火车,但那时杭州已沦陷,战事直指金华,那里已一片混乱,警报声不断,日机也常来轰炸,百姓逃难如潮,人心惶惶,柴米难得,大家只能忍饥挨饿,时值寒冬,也只能冻坐终夜。因为战事,车子很难找到,但大家仍坚定了奋斗的决心,一部分学生就沿铁路“安步当车”,其余的分别攀上煤车、敞篷车、难民车和兵车西行,到玉山再集中,妈妈坐的是没顶的煤车,走走停停也不敢下车找吃的,下雨淋着就高唱抗日歌曲鼓舞士气,爸爸身体好就加入押运行李的行列,多次换车和搬运,责任更重也更辛苦,为确保学校财物的完好,从不敢离开半步,一次在忙乱中竟把自己的行李丢失了。爸爸一直乐观,热心助人,能勇挑重担,很有责任心,也很活跃,不仅参加体育比赛,也参加抗日宣传演出,就这样走入了妈妈的视野,一次她俩一起上台演出宣传抗日的“活报剧”,爸爸当时男扮女装,演活了一个家破人亡的流浪女,感动了全场观众,更得到妈妈的好感,就这样两个背井离乡的穷学生相恋了。
1940年父母毕业了,母亲留校当了物理系助教,在湄潭任教,父亲则在遵义酒精厂工作。两人经常通信来往。他们于1945年7月在遵义酒精厂举行了结婚典礼。两人的证婚人是竺可桢校长和汤元吉先生(遵义酒精厂厂长,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汤元炳之兄。)
竺校长(后排左二)和汤厂长(后排左三)为我父母证婚,两侧为介绍人张胜游夫妇
结婚证(1945年7月29日)
8月份传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抗战宣告胜利结束。在准备东归的日子里父母却犯了难,母亲是学校的人肯定随学校回杭州,而父亲的工作在遵义,两人势必要分开。再加上当时交通非常不方便,从遵义到杭州路上要走半个多月。正在为难之时,原遵义酒精厂厂长汤元吉向父亲发出邀请,问他是否愿意去台湾?原来抗战胜利,在台的日本技术人员全部撤回,汤元吉被派到台湾去接收台湾肥料公司,公司下面有五六个厂,急需技术人员。我父亲是广东人,会闽南话和客家话。最主要的是到台湾走海路两天就可以了。于是1946年我母亲跟随学校大部队回到了杭州,我父亲去了台湾。(www.chuimin.cn)
1947年的暑假妈妈就急切地去台湾基隆看我爸爸,度过了难以忘怀的假期,也怀上了我。1948年初母亲向学校请了产假第二次到了台湾。到台湾不几天,就生下了我。妈妈后来告诉我,就在我出生的第二天,爸爸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兴冲冲地对我母亲说:“龄,今天要替咱们的小宝贝报户口,我想了半天才想起了一个名字,我是广东惠来人,你是浙江宁波人,咱就替她取名叫‘惠波’吧,因为是个女孩就在惠字上加个草头,要她大了别忘了咱们的老家你看好不好!”就这样我的名字产生了。爸爸非常爱我,每天下班回来,人还没到家声音就到了就:“波儿、波儿!”有一次母亲开玩笑地对他说:“我要吃醋了,你现在只记得波儿,就不记得我了。”父亲笑嘻嘻地对母亲说:“哪能呢?我不是在叫波儿吗?又不曾叫惠儿,‘波’本身就有你一份啊!”一席话把母亲也说笑了。
1948年蕙波满月后的全家照
暑假快结束了,学校来信催我母亲回杭州。许多朋友都劝我妈妈找个工作留在台湾。我母亲一方面留恋小家庭生活,很想留在父亲身边。可是她又舍不得她的教学工作,舍不得她学习、工作多年的浙江大学,舍不得那里许多感情至深的老师和同学。另一方面也觉得台湾和大陆本来就是一家,虽然远隔大海,但只要二三十小时的航程来去方便得很。于是我母亲婉言谢绝了好友的挽留,准备带着我回杭州,那时我正好5个月。临行前妈妈和爸爸约好第二年暑假再去台湾。他们想象着那时我已经能自己走路还会叫爸爸、妈妈了。离别那天,爸爸抱着我一直把我和母亲送上船,一路上,说不完的话、说不完的以后打算,留恋之情涌溢脸上。突然,汽笛一响,要催送客的人下船了,5个月的我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这哭声震动了我父母亲的心及他们难以抑制的感情,大家顿时泪如泉涌。爸爸哭着下了船,他站在码头上,一边擦眼泪一边有点哽咽地说:“快点来信,明年早点来。”可是,万万没想到那竟是我父母的永别,等我再次见到爸爸的时候,已是40岁的人了,成了家有了孩子,而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1949年海峡两岸战云密布,妈妈带着我和外公、外婆生活,她到处托人打听,无奈两岸断绝了一切联系,妈妈抱定终生不再嫁的决心,把对爸爸的思念深深地埋在了心底,把思念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奋斗在普通物理教学第一线,她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副主任委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也受到了人民的尊敬,领导的关怀,获得了许多荣誉。1957年当选为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1978年又出席了第四次全国妇代会。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年的一天妈妈突然病倒了,检查结果是肺癌晚期,1984年妈妈匆匆地走了,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对爸爸没有怨恨,只有心酸的牵挂。
1988年父亲回来时在杭州机场
1984年妈妈在浙江医院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爸爸的日子更为煎熬,他思念妈妈、思念女儿,原来倒头就能睡的他却患上了失眠痼疾,还想租渔船偷渡海峡,常常陷入绝望境地,他说见不着老婆女儿,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心情和身体也都每况愈下。
1988年,两岸解禁,爸爸终于回来了。他在妈妈的墓前长久凝立,泪流满面,久久不愿离去,使我想到妈妈生前曾对我说过的话:“我和你爸爸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一年多一点,但我们的感情却永远不会改变,不会磨灭。”1990年爸爸和妈妈一样也患肺癌倒下了,我赶去为他送终,他对我说:“你妈妈是我唯一爱过的人。”爸爸期望着去和妈妈在天堂相会,以了却自己一生的遗憾,我带回了爸爸的一部分遗物放入妈妈的墓穴中,他和妈妈生前无缘重逢,就让他们在九泉之下相聚吧。
[1]余蕙波:曹萱龄、余建彬之女。退休前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学院院办工作。
曹萱龄于1936年就读于浙大物理系,1940年毕业留校,在浙大西迁办学期间任助教、讲师。
余建彬于1937年由河南大学转学就读于浙大化学系,1940年毕业在遵义酒精厂工作,1946年去台湾肥料公司。
有关重走西迁路:浙江大学西迁后代纪念文集的文章
陈健宽[1]80年前父辈一代跟随竺可桢校长从杭州西迁,直到遵义、湄潭、永兴。我今年8月有机会跟着陈天来教授重访湄潭,回忆了童年的往事,对今日湄潭发展感到宽慰、兴奋。我们从杭州出发飞贵阳,再坐小车上高速直达湄潭,前后仅用8小时。从湄潭到遵义要经过虾子场,停车吃中饭,到遵义已是下午3点多,现在湄潭到遵义,开车只需40分钟。今年回湄潭,看到电力充足,回忆起我们当年在湄潭,晚上点的是灯草桐油灯。......
2023-10-07
吴江新[1]2018年11月15日,我随浙大西迁后代寻访团一行探访考察了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当年浙大西迁途中曾在此短暂办学。一白鹭洲头探古幽,文军西迁曾此留,书院文脉传千古,儒学心学皆是求。南宋宝祐三年,文天祥进入白鹭洲书院读书,在名师欧阳守道的教导下,成为全院品学兼优的学生。......
2023-10-07
在父亲和大伯的回忆中都有一碗难忘的脆臊绿豆粉。到了才发现满街都是绿豆粉,只是没有脆臊,好生奇怪。二问为什么现在街面上少有“脆臊”?发现他四十三年后重吃这碗粉的地点在永兴,而且还找到了年轻时去过的那家老店,见当年烧面的女孩还在,已经是67岁的老妇人了,同一个人相隔四十三年又为他烧了那碗脆臊绿豆粉,仿佛是“脆臊奇遇记”!......
2023-10-07
租住老城捞沙巷。遵义那晚不包餐,导游小王推荐我们到“捞沙巷小吃一条街”,说那里是年轻人喜欢的地方,此言不虚。只见捞沙巷张灯结彩熙熙攘攘,名目繁多大同小异的各地食品,以烧烤、油炸为主,当地的特色却很少,空空行过。但捞沙巷对于我却是别有深意的:祖父一家初到贵州时曾在此住过半年,他哪里想得到,八十年后这里会变成人声鼎沸的著名小吃街,而我会在这里遥想他们的生活,想象父亲13岁的少年时光。......
2023-10-07
竺校长及工学院和各系的领导均十分重视实验教育及实验室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加感性知识。本校工学院实验室工场亦援例于该日公开展览,以资庆祝。计工学院实验室、工场都十余部份,均于是日同时开放展览。工学院实验室奠基纪念碑王国松与陈晓光在遵义洗马滩机工实验室前1943年6月6日,工学院实验室也全部开放,盛况不减前一年。事后,学校发动浙大同学会进行募捐,使一部分实验室较快得到了修复。......
2023-10-07
阳光下的西来庵,明艳、静谧,大门紧锁,是一座庙的样子。听老人家聊聊西来庵:这个“庵”字,在这里是草房的意思,不是庵堂。后来,西来庵是风云乡的衙门,就是乡政府;又成为党继成家的私塾,就是学堂;然后是东南小学。就西来庵的历史而言,这只是刹那瞬间,我所记录的也就是这一瞬。西来庵依山傍水,视野开阔,风光秀美,如果能开放成为遗址公园,那将是属于湄潭的文化遗珍。......
2023-10-07
我父亲在湄潭工作七年,我又出生在湄潭,所以在湄潭文庙展示的浙大西迁史中看到父亲的照片、手迹,以及浙大广场纪念碑上父亲的名字时,我内心的感慨难以用文字表达。而我可以利用在湄潭大酒店“工作”的机会,陪同高龄的西迁二代到湄潭看看。我住在浙大华家池校区,校区内就有一批西迁二代。钱大姐到湄潭后,常规寻访的地点都走了一遍,黄正义副主任还请她到陈列馆做了讲座。陈大姐当年在浙大附小读书,她的心愿是寻访小学遗址。......
2023-10-07
虽然父亲到达湄潭走过的路与浙江大学的大多数师生不同,但愿望和目标是基本相同的。父亲的归国行程还要继续。父亲最后得到国内的通知是前往重庆战时生产局报到。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父亲在重庆战时生产局当工程师的工作也随之结束了。父亲很快获得了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的职位,便从重庆辗转来到贵州湄潭,开始了他后半生在浙江大学几十年的教师生涯。......
2023-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