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绍忠-浙江大学西迁后代纪念文集

张绍忠-浙江大学西迁后代纪念文集

【摘要】:全面抗战之后,张绍忠担任浙江大学特种教育委员会主席。当年10月26日,浙大隆重召开张绍忠追悼会,竺可桢主祭,丁绪宝读祭文,同学会唱哀歌,同乡钱宝琮报告事略颇详尽,自赴美求学起,直至临终。追悼会后,浙大决定把张绍忠的照片挂在图书馆,以资纪念,表彰他对浙大的功绩。张绍忠的很多资料实物及照片都在浙江嘉兴的张绍忠纪念馆中。张绍忠先生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1896年11月18日 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

1915—1919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专业学习

1919—1920年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助教

1920—1924年 留学美国。1922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1924—1927年 在哈佛大学从事高压物理研究工作,并担任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

1927—1928年 任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1928—1935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后又兼任文理学院副院长

1935—1936年 任南开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

1936—1939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特种教育委员会副主席、主席(1937年起)

1939—1947年 任浙江大学教务长

1947年7月28日 逝世于杭州

张绍忠留美照片

退休后的张克飞

张克飞告诉我,父亲1927年从哈佛大学留学归来,应厦门大学邀请任厦大教授。后蔡元培对他说“你浙江人应该为浙江服务”,邀请他到浙江大学来创建物理系,于是他带了助教朱福炘和技工金学煊来到浙大,成立物理系,任主任兼教授。不久又成立了文理学院,邵裴之任院长,他任副院长。浙大的文理科开始得到发展。

1935年为反对学阀校长郭任远,物理系教职员工集体辞职,他带了一些人赴南开大学,在南开大学任系主任。受“一二·九”运动影响浙大发起了驱郭(任远)运动,竺可桢于1936年4月到浙大任校长后马上请我父亲和其他教授重回浙大。南开大学起先不肯放人,竺可桢致电邱宗岳、杨石先和何廉三位南开好友,曰:“晋材楚用,久假不归,想非兄之所愿。”最终成功,浙大物理系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全面抗战之后,张绍忠担任浙江大学特种教育委员会主席。1939年10月16日,竺可桢又任命他为教务长,为了处理各种繁复的事务,他经常不和家人在一起,任劳任怨,身先士卒,在日寇敌机的狂轰滥炸和瘴雨蛮烟之恶劣环境中,险些把命都丢了。1940年初,浙大迁到遵义,为了尽早找到校址,一次他和几位院领导冒雨去永兴。途经一座小桥,明知过去十分危险,但为了抢时间,他冒险过桥不慎落水,水势湍急,幸亏身穿的一件短呢大衣,把他托起,当冲到一块石头边时,他紧紧抱住石头才幸免一死。

从湄潭的档案资料中我发现他们作为先遣人员,在1940年4月11日的亲笔签名及有关湄潭、永兴考察筹建浙大分部的报告及绘制的草图。(www.chuimin.cn)

有张绍忠签名的有关湄潭、永兴考察筹建浙大分部的报告

浙大西迁途中全家合影

1942年抗战进入了最艰苦时期,当时美国邀请他带全家去美国工作,但他觉得国家正处在危亡时期,他不能走,必须在国内和同胞共同奋斗,他留了下来继续奋斗。

抗战胜利后,回到杭州,之江大学想请他去当校长,但他和浙江大学感情深厚,也没有去。1947年7月28日,他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而去世,终年51岁。

当年10月26日,浙大隆重召开张绍忠追悼会,竺可桢主祭,丁绪宝读祭文,同学会唱哀歌,同乡钱宝琮报告事略颇详尽,自赴美求学起,直至临终。“对于迁校事,荩谋之功尤大,因其任特种委员会主席也。渠去美时,留学费用借于亲友,以后均加倍偿还。对于亲友如嘉兴中学校长计君及邵裴之,均于困难时济巨款,而自奉甚俭。”

浙江大学公告称:“张教务长自(民国)二十六年接掌教务以来,苦心擘划,备极辛勤,得以奠定本校优良学风之基础。”

张绍忠夫人龚宝钺回忆说:“他对老师总是那么恭敬,时常去看望问候,让孩子称他们‘太先生’‘太师母’。朱叔麟先生病重时,他和我一直守护在旁,彻夜不眠,直到朱先生去世。”

追悼会后,浙大决定把张绍忠的照片挂在图书馆,以资纪念,表彰他对浙大的功绩。

他去世后家人将所有藏书捐给了学校。他求学回国当教授多年后,将收入积蓄捐给家乡办了一所完全小学,现已成为镇中心小学,最近以他的名字及笔迹题写了校训石,并举办了隆重的揭幕仪式。故乡为他建立了纪念馆,并把纪念馆前的那一条街道名称定为绍忠路。他的坟墓在杭州万松书院。张绍忠的很多资料实物及照片都在浙江嘉兴的张绍忠纪念馆中。

张绍忠先生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32年8月中国物理学会在北平召开成立大会,张绍忠曾先后担任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常务理事)、会计、《物理学报》编辑委员、物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监事等职。他为中国物理学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对我国物理学事业的拓荒工作、为教育事业忘我的献身精神及他的赤诚爱国之心,永远值得人们怀念和学习。

张绍忠史料陈列

重建后的张绍忠墓坐落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万松书院

结婚后十日,摄于民国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1]蔡恒胜:蔡邦华之子。1943年出生于贵州湄潭,现居加拿大,在IBM公司从事软件研发。
蔡邦华于1928年到浙大农学院任教,1938年再在浙大农学院任教授、农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