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由广西迁往贵州,爸爸所在的史地系图籍典册众多,均由陆路运送,师生竭力配合,经过艰难跋涉,终使教学资料安全运抵遵义。这里,遍布浙大人西迁的足迹,脑海中不断浮现起爸爸妈妈教书、上课生活的模糊身影,虽然时间太过久远,可我们竟在西迁路上再次重逢了!浙大西迁宜山纪念馆里,我(右)和姐姐以平(左)在父亲像前合影......
2023-10-07
吴 梁[1]
1943年父母在湄潭
父亲和母亲在浙江大学同校、同系,他们读书、教书一辈子。父亲吴载德1934年毕业于浙大农学院蚕桑系,1940年回浙大任蚕桑系讲师。母亲郑蘅1939年毕业于浙大农学院蚕桑系,即留校任蚕桑系助教。他们一辈子的工作和学习是如此的相同,使得他们平时所谈的人和事多与浙江大学有关,尤其是抗战时期浙大西迁那段战火硝烟、千难万险的逃难历史,正是他们风华正茂的岁月。他们当年的同事、朋友中谈家桢、苏步青、王淦昌、叶笃正、程开甲等那些浙大校友,后来都成了全国科技教育领域的大家。母亲那时候是一个青春年少的活泼女子,父亲则是英俊有才华的美男,他们应该是湄潭一带的金童玉女了。他们在那个时期不仅从前辈身上学到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作风,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出了不少科研成果,还收获了爱情。可以说这段历史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页。
母亲(左二)和同学在湄江游泳
1943年母亲(中)和同学在湄江饭店四楼阳台
母亲和父亲分别在1990年和2003年过世,在整理他们的遗物时最让人思绪万千,久久凝视的是母亲在那个时期拍的老照片,其中引人注目的有母亲1943年在湄江饭店四楼阳台和同学的合影,有在湄江和同学游泳的合影,有母亲1942年春在湄潭观音洞和尚墓塔边的留影……我不禁猜想照片中的这些地方和建筑如今还在吗?
因此,通过寻访父母在浙大西迁时工作和生活过的旧址来怀念、理解父母一直是我的夙愿。2017年11月11日,我受邀出席了贵州省湄潭县在杭州召开的“浙大西迁二代”座谈会,2018年6月又加入了陈天来、王宽福老师组织的西迁二代赴遵义、湄潭的寻根活动,同年11月受广西宜州区(宜山)邀请参加了纪念浙江大学西迁宜山办学80周年及“重走西迁路”寻访活动。这些活动使我对浙大西迁这段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父辈在浙大西迁的艰难岁月中对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贡献,亲身感受到贵州人民、广西人民与浙大的情谊和对浙大西迁后人的热情接待,同时重走西迁路也是在心灵上与父母的一次遇见。
在七星桥凝望
2018年6月14日,我随浙大西迁二代“百鸟归林”寻根团到达贵州省湄潭县。1940—1946年父亲和母亲随浙大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七年。第一天我们来到“七星桥”景区,在桥上驻足凝望,当年母亲和同学合影的湄江饭店已被一高楼替代,据说父母在湄潭时期就住在七星桥北,即走过桥左转往汽车站方向半路的一间民房,现在房子虽然不在了,但这条路上肯定留下了父母的脚印。桥的不远处是当年浙大的游泳场,母亲和同学在湄江游泳的情景仿佛浮现在眼前,听母亲说,浙大要求女生和男生一样学游泳,否则体育成绩不及格,当时浙大严格执行体育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的规定。有的女生怕下水,体育老师舒鸿就会像赶鸭子似的赶她们下水。想想在妇女连脚都不好意思外露的年代,却要让这些年轻女学生穿着露臂的泳装游泳确实需要有点勇气。
在浙大西迁办学的峥嵘岁月里,尽管条件艰苦,但师生们的生活却紧张严肃又生动活泼,休息时除参加各种传统文体活动外,还经常一起打桥牌。桥牌起源欧洲,是一项促进合作友谊和智慧的娱乐运动,当时很多浙大教授都是在欧美留学时学会了桥牌,是他们首先把桥牌运动带入浙大,因此当时浙大用游泳锻炼身体、用桥牌来训练脑筋算是两项颇为时尚的运动。母亲就是在那时学了一手好桥牌,后来成了浙江老年桥牌队的教练,曾获浙江省第二届“百龄杯”桥牌赛银杯奖,金杯奖被另一位经历浙大西迁办学的教授严文兴所得。
6月15日上午在陈天来老师的带领下,几位小学同学一起专门寻访了离湄潭县城约5公里的“观音洞”景区。79年前(1939年)的6月15日,竺可桢校长一行到湄潭办学经过此地,并在观音洞中用餐,此洞深不见底,洞内极凉,是浙大湄潭办学期间师生郊游的目的地之一。当年浙大农学院定点湄潭时,等待蚕桑系去创业的地方竟是一块废墟,既无一间可供使用的工作室,更谈不上有养蚕室了。犯难的是湄潭的气候,冬天不冷,气温有时高达10℃以上,不宜于蚕种的保存,如果冷藏,既无冰箱又无电源,但天无绝人之路,困难难不倒浙大人,在一次去观音洞郊游时发现,此洞深处温度变化不大,能保持在10℃以下。于是他们把蚕种密封在一只大白铁箱内防潮,悬吊在洞内深处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天,当他们打开白铁箱取回蚕种时,竟然完好无恙!他们就是这样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发扬浙大优良传统,坚持教学和科研并做出了不寻常的贡献。
母亲1942平春在观音洞
我在观音洞(www.chuimin.cn)
弟弟在观音洞
我们到达观音洞景区时,令人欣慰的是除了不见庙内菩萨外,其他建筑和环境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历史风貌,并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走过一段长满荒草的小路,来到坐落在山腰乱草丛中的“观音寺和尚墓塔”群,找到76年前(1942年)母亲留影时边上的那座墓塔,抚摸着历经风晒雨淋的塔石,沉思遐想,并在母亲站立拍照的相同位置留影,照片无声,历史有声,我似乎又遇见了母亲。当我把照片传给太平洋彼岸的弟弟吴同时,他回复说:“妈妈在天上知道了一定会高兴得泪飞顿作倾盆雨。”
同年11月18日,重走西迁路寻访团来到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宜山)。1938年8月浙大西迁到这里办学一年零四个月,是求是校训和浙大校歌的诞生地,被誉为浙大的“精神家园”。下午参观文庙和标营等浙大西迁旧址,文庙当年设有办公室、图书馆、女生宿舍和大一宿舍,遗憾的是所有当年建筑全无遗存,现在已改建成浙大西迁纪念广场,母亲有一张老照片,是和五位同学于1939年在宜山浙大医务室拍的,可惜该处旧址已无觅处。
母亲(左一)、舅母顾学民(右二)和同学1939年在宜山医务室
标营距文庙约十分钟路程,是浙大在宜山办学的主要场地,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宿舍和教室都建在这里。我们见到的标营已是满眼荒芜和杂草,当年的宿舍和教室已不见踪影,我带了一张当年标营被炸后的老照片,其具体位置已很难辨认,唯有背依的笔架山和南临的龙江水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当年的标营。
母亲是在宜山毕业的,说起宜山让她难忘的一是经历了日本敌机的轰炸,躲警报成了常事;二是作为高年级学生去听过丰子恺先生的艺术欣赏课。丰子恺先生是中国现代画家,在宜山期间被聘为浙大艺术教师。听母亲说每次上艺术欣赏课教室里都会挤满学生,连边上的过道都会站满人。丰先生上课十分重视整块黑板的布局和板书,从不写了擦,擦了又写,一堂课下来黑板正好写满画满,让学生课后还能细细品味,享受艺术的奇妙。丰先生上下课十分准时,从不拖课,有一次快下课了,揺铃的工友正好从窗前走过,丰先生立刻把揺铃工友揺铃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画在黑板上,当揺铃结束,画也正好画好,下课。整个教室的学生无不赞叹叫绝。大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时代的母亲影响甚大,后来她在学校上课在学生中也是有口碑的,还做过教学观摩。弟弟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学校教书,母亲常对他说:“上课是一门艺术,一定要重视板书和准时上下课。”现在弟弟在美国佐治亚州一所大学教高等数学课,在系里是第一块牌子,听他的课往往是一位难求。今年(2019)弟弟回国,专程去湄潭寻根,并受邀到求是高级中学给尖子班学生做讲座,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重走西迁路上也有意外遇见。10月17日重走西迁路寻访团到达千年古镇——建德市梅城镇,古时又称严州府。1937年11月,浙大西迁在此驻留40余天,这里是浙大西迁路上的第一站。我们参观了当年浙大在梅城的办学点——严州中学,在参观校史展览馆时看到了夫人吴晓林的外公吴茀之先生的介绍,作为该校杰出校友在展览馆设有展室。吴茀之先生1919年毕业于省立严州中学,1922年考入上海美专高科班,毕业后任该校教授,后为中国美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同时展出的杰出校友还有曾任浙大教授的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
小学同学在湄潭竺可桢塑像前,右起熊观现、王天骏、严欣澂
和夫人吴晓林在严州中学与校长、书记合影
另外,在重走西迁路上还先后遇见了四位刀茅巷小学的同学:熊观现、严欣澂、王宇平、王敬东。他们都是浙大西迁二代人,又是我住泰和村、建德村时的邻居、发小。虽然大家都住在杭州,但是毕业57年来从未一起聚过,是浙大西迁这根纽带把小学同学又联系在一起。在重走西迁路上共同缅怀父辈,共叙同窗友情,在湄潭浙大广场办学纪念石碑上,一同寻找父母的姓名,在竺可桢校长塑像前,一起鞠躬、献花,思考什么才是求是精神的根本。这次踏着父辈的足迹重走西迁路活动,十分有意义、十分难忘。
[1]吴梁:吴载德、郑蘅长子。浙江省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工程师。
吴载德1934年毕业于浙大农学院蚕桑系,1940年回浙大蚕桑系,在浙大西迁办学期间任讲师、副教授。
郑蘅1939年毕业于浙大农学院蚕桑系,留校在浙大西迁办学期间任助教。
有关重走西迁路:浙江大学西迁后代纪念文集的文章
浙大由广西迁往贵州,爸爸所在的史地系图籍典册众多,均由陆路运送,师生竭力配合,经过艰难跋涉,终使教学资料安全运抵遵义。这里,遍布浙大人西迁的足迹,脑海中不断浮现起爸爸妈妈教书、上课生活的模糊身影,虽然时间太过久远,可我们竟在西迁路上再次重逢了!浙大西迁宜山纪念馆里,我(右)和姐姐以平(左)在父亲像前合影......
2023-10-07
陈健宽[1]80年前父辈一代跟随竺可桢校长从杭州西迁,直到遵义、湄潭、永兴。我今年8月有机会跟着陈天来教授重访湄潭,回忆了童年的往事,对今日湄潭发展感到宽慰、兴奋。我们从杭州出发飞贵阳,再坐小车上高速直达湄潭,前后仅用8小时。从湄潭到遵义要经过虾子场,停车吃中饭,到遵义已是下午3点多,现在湄潭到遵义,开车只需40分钟。今年回湄潭,看到电力充足,回忆起我们当年在湄潭,晚上点的是灯草桐油灯。......
2023-10-07
在宜山,浙大确定了“求是”校训,并请马一浮先生和应尚能先生完成了校歌的创作。从此,校训和校歌就真正成了浙大师生的精神财富。而“求是精神”所代表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就成了浙大师生的共同追求。宜山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浙大师生的忙碌身影,宜山的百姓记住了浙大的“求是”精神。......
2023-10-07
1937年夏开始全面抗战,我们全家十口人跟随父亲执教的浙大,一段段向西南迁徙,一路上颠沛流离,终于在1940年到达遵义,1941年又转至湄潭、永兴,终于到了大后方,不再听到警报声、敌机轰炸声,我们的生活逐渐趋于安定,小孩子又可以正常上学了,湄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有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感觉,这就有了童年的第二段美好回忆,这平静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格外珍惜且记忆深刻。湄潭之美是自然独特的。......
2023-10-07
竺校长及工学院和各系的领导均十分重视实验教育及实验室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加感性知识。本校工学院实验室工场亦援例于该日公开展览,以资庆祝。计工学院实验室、工场都十余部份,均于是日同时开放展览。工学院实验室奠基纪念碑王国松与陈晓光在遵义洗马滩机工实验室前1943年6月6日,工学院实验室也全部开放,盛况不减前一年。事后,学校发动浙大同学会进行募捐,使一部分实验室较快得到了修复。......
2023-10-07
参加完“求是桥”揭幕仪式,寻访团一行前往浙大西迁广场,观览了纪念浙江大学西迁宜州80周年《求是缘》书画展。展品由浙江、宜州两地书画名家和书画爱好者提供。会后,宜州区政府在二楼中餐厅设宴招待全体参加纪念活动的嘉宾。晚上8点,寻访团全体赴宜州桂剧院参加“求是情·故乡行”文艺晚会。两位老人再一次代表浙大西迁后代在台上向宜州人民表示深表感谢。......
2023-10-07
吴江新[1]2018年11月15日,我随浙大西迁后代寻访团一行探访考察了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当年浙大西迁途中曾在此短暂办学。一白鹭洲头探古幽,文军西迁曾此留,书院文脉传千古,儒学心学皆是求。南宋宝祐三年,文天祥进入白鹭洲书院读书,在名师欧阳守道的教导下,成为全院品学兼优的学生。......
2023-10-07
父亲在世时,我们聊过这段“车轮贴桥压浊浪,雨势汹汹跨乌江”的经历,他说记得是坐轮渡过的,但我清楚地记得是从桥上过的,为了这次行文准确,我上网查资料,又求助了湄潭文联主席浙大校史专家张宪忠先生,证实了1946年我们东归是从桥上过的。周西成主政期间修筑的川黔公路是桂黔滇进入重庆的唯一大动脉,交通运量十分巨大,一直到1939年前尚无桥过乌江,靠轮渡接驳。当局鉴于抗战形势,投巨资修筑了这座跨江大桥。......
2023-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