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亲身感受浙大西迁办学的环境,寻找形成我父亲这种高尚品质的外在因素,2016年11月12日晚,我和我爱人、大舅夫妇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湄潭,次日一早就到文庙参观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这样我认识了茶城中学校长李远洪,他是一位对浙大怀有深厚感情的湄潭人,当他听说要送浙大一位老校友去永兴,就开车过来了。......
2023-10-0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寇全面侵华。8月13日淞沪战起,日寇杀机毕露,除了正面从东攻击南京外,拟再从上海转西南陷杭州后向北夹击南京,同时卡断国民政府南下赣湘之退路,以达其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之战略目标,自“八一三”后日机不断在杭州方向侦察轰炸,杭州已陷入临战气氛。
7月中旬,国共在庐山和谈,沿海机关学校纷纷采取应变措施,规划西迁内地,以图保存力量长期抗战。
当时时局多变,浙大西迁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一下子迁播桂黔之计划,当时学校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就近迁萧山湘湖;另一种意见是迁西天目山禅源寺。(www.chuimin.cn)
是年8月22日,时任总务长的沈思屿(号鲁珍,安徽合肥人,1900年生,浙大史地学系气象学兼任教授)在学校小型高层会上率先向竺可桢校长提议去天目山禅源寺。沈认为此寺去年(1936)曾办过三四百人的训练班,房舍应无问题,竺校长决定明日(8月23日)校务会上讨论。翌日校务会上争持不下,担心的是西天目山的交通和后勤供应。竺校长遂决定8月26日率校核心成员四人亲赴禅源寺考察。竺校长考察了当地粮价、可供应之总量,并和妙定方丈洽谈租房后,感到后勤供应及房舍应无问题,唯对进寺之交通仍感疑虑。次日校务会上竺校长已决定迁西天目山,但要再调查西天目山进山交通。一直到9月5日学校正式决定1937年入学新生迁西天目山禅源寺,并议决迁播细则,9月13日禅源寺方丈来杭与沈思屿谈租赁庙舍,14日谈妥,9月21日第一批一年级新生始迁入,到26日共计210人(女30人)到达禅源寺,27日上课,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这些参与迁播的新生,健在的应寿跨九旬,浙大前校长杨士林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谢觉民教授等应是当年亲历这次迁播的新生。一年级授课教授如数学的朱叔麟、物理的朱福祈、化学的储润科、体育的舒鸿等均和新生一同到达。
有关重走西迁路:浙江大学西迁后代纪念文集的文章
为亲身感受浙大西迁办学的环境,寻找形成我父亲这种高尚品质的外在因素,2016年11月12日晚,我和我爱人、大舅夫妇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湄潭,次日一早就到文庙参观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这样我认识了茶城中学校长李远洪,他是一位对浙大怀有深厚感情的湄潭人,当他听说要送浙大一位老校友去永兴,就开车过来了。......
2023-10-07
参加完“求是桥”揭幕仪式,寻访团一行前往浙大西迁广场,观览了纪念浙江大学西迁宜州80周年《求是缘》书画展。展品由浙江、宜州两地书画名家和书画爱好者提供。会后,宜州区政府在二楼中餐厅设宴招待全体参加纪念活动的嘉宾。晚上8点,寻访团全体赴宜州桂剧院参加“求是情·故乡行”文艺晚会。两位老人再一次代表浙大西迁后代在台上向宜州人民表示深表感谢。......
2023-10-07
父亲在世时,我们聊过这段“车轮贴桥压浊浪,雨势汹汹跨乌江”的经历,他说记得是坐轮渡过的,但我清楚地记得是从桥上过的,为了这次行文准确,我上网查资料,又求助了湄潭文联主席浙大校史专家张宪忠先生,证实了1946年我们东归是从桥上过的。周西成主政期间修筑的川黔公路是桂黔滇进入重庆的唯一大动脉,交通运量十分巨大,一直到1939年前尚无桥过乌江,靠轮渡接驳。当局鉴于抗战形势,投巨资修筑了这座跨江大桥。......
2023-10-07
2007年6月在首访浙大西迁终站永兴、湄潭后,我即萌生要重访西迁各站及1946年东归复员杭州之路。6月即去江西泰和,么弟志平来昌接我后先去吉安,后转大巴去泰和。2008年6月在杭州见到泰和县博物馆馆长肖用桁先生,经他指点,方知此屋是临清书屋,是萧氏族人子弟的私学,是竺校长当年的办公室。中午一时许回到泰和车站,中餐在店主推荐下,吃了当地名产乌骨鸡,从现杀到炖成汤,半小时多,其味真的鲜美,餐后三时哥俩去了赣州。......
2023-10-07
回迁复员是由学校组织进行的,永兴、湄潭的师生员工家属先要到遵义集中再分批编组,安排日期车次及同车人员,每车是师生混编以利相互照顾。次日坐长途车去遵义,汽车在山间公路转来转去,花了大半天。......
2023-10-07
1937年夏开始全面抗战,我们全家十口人跟随父亲执教的浙大,一段段向西南迁徙,一路上颠沛流离,终于在1940年到达遵义,1941年又转至湄潭、永兴,终于到了大后方,不再听到警报声、敌机轰炸声,我们的生活逐渐趋于安定,小孩子又可以正常上学了,湄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有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感觉,这就有了童年的第二段美好回忆,这平静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格外珍惜且记忆深刻。湄潭之美是自然独特的。......
2023-10-07
虽然父亲到达湄潭走过的路与浙江大学的大多数师生不同,但愿望和目标是基本相同的。父亲的归国行程还要继续。父亲最后得到国内的通知是前往重庆战时生产局报到。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父亲在重庆战时生产局当工程师的工作也随之结束了。父亲很快获得了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的职位,便从重庆辗转来到贵州湄潭,开始了他后半生在浙江大学几十年的教师生涯。......
2023-10-07
我们参观了浙大西迁陈列馆,重温了浙大西迁的过程,特别是在湄潭时期,我小时候常跟父亲到农学院,跟着去捕虫采标本,现在只能在陈列馆里看照片了。原农学院病虫大厦牛郎背现状在文庙前留影和敬东在纪念碑前留影在石碑上找到父亲的名字和敬东找父辈名字找到同事二伯杨曦的名字在李万琼老师家和李万琼老师合影参观完浙大西迁陈列馆之后,我们到浙大广场拍照,找石碑上的父辈名字。......
2023-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