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浙大西迁史:禅源寺举办迁播活动

浙大西迁史:禅源寺举办迁播活动

【摘要】:竺校长遂决定8月26日率校核心成员四人亲赴禅源寺考察。一直到9月5日学校正式决定1937年入学新生迁西天目山禅源寺,并议决迁播细则,9月13日禅源寺方丈来杭与沈思屿谈租赁庙舍,14日谈妥,9月21日第一批一年级新生始迁入,到26日共计210人到达禅源寺,27日上课,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这些参与迁播的新生,健在的应寿跨九旬,浙大前校长杨士林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谢觉民教授等应是当年亲历这次迁播的新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寇全面侵华。8月13日淞沪战起,日寇杀机毕露,除了正面从东攻击南京外,拟再从上海转西南陷杭州后向北夹击南京,同时卡断国民政府南下赣湘之退路,以达其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之战略目标,自“八一三”后日机不断在杭州方向侦察轰炸,杭州已陷入临战气氛。

7月中旬,国共在庐山和谈,沿海机关学校纷纷采取应变措施,规划西迁内地,以图保存力量长期抗战。

当时时局多变,浙大西迁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一下子迁播桂黔之计划,当时学校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就近迁萧山湘湖;另一种意见是迁西天目山禅源寺。(www.chuimin.cn)

是年8月22日,时任总务长的沈思屿(号鲁珍,安徽合肥人,1900年生,浙大史地学系气象学兼任教授)在学校小型高层会上率先向竺可桢校长提议去天目山禅源寺。沈认为此寺去年(1936)曾办过三四百人的训练班,房舍应无问题,竺校长决定明日(8月23日)校务会上讨论。翌日校务会上争持不下,担心的是西天目山的交通和后勤供应。竺校长遂决定8月26日率校核心成员四人亲赴禅源寺考察。竺校长考察了当地粮价、可供应之总量,并和妙定方丈洽谈租房后,感到后勤供应及房舍应无问题,唯对进寺之交通仍感疑虑。次日校务会上竺校长已决定迁西天目山,但要再调查西天目山进山交通。一直到9月5日学校正式决定1937年入学新生迁西天目山禅源寺,并议决迁播细则,9月13日禅源寺方丈来杭与沈思屿谈租赁庙舍,14日谈妥,9月21日第一批一年级新生始迁入,到26日共计210人(女30人)到达禅源寺,27日上课,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这些参与迁播的新生,健在的应寿跨九旬,浙大前校长杨士林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谢觉民教授等应是当年亲历这次迁播的新生。一年级授课教授如数学的朱叔麟、物理的朱福祈、化学的储润科、体育的舒鸿等均和新生一同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