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该批木材的顺纹抗压弹性模量的参考值。图4.4胶合木顺纹抗压试块图4.5顺纹抗压试验装置图表4.5试验设备及仪器4.2.2.4试验方案试验前,采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试块三边尺寸,并采用电子秤测量试块重量。......
2025-09-30
4.6.5.1 承载力
依据简图4.49 及公式(4.1),根据加载设备测得的力及位移,计算得到跨中区段弯矩承载力。上述加载结果及计算得到的弯矩承载力均列于表4.36 中。

图4.49 拼接节点受力简图
弯矩M 计算公式:

表4.36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加载结果及弯矩承载力计算

注:“轴力FN0(FN1)”一栏中,FN0 表示竖向作动器开始加载时对应的轴力初始值;FN1 表示加载过程中竖向作动器加载力达到峰值时的轴力数值。
由于截面内力包含弯矩和轴力两部分,为便于同设计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节点的安全性,统一以截面压应力进行对比;依据式(4.2)、式(4.3),按照全截面计算得到的受压区名义压应力见表4.37。
试件跨中区段的名义压应力σ1 及σ2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W、A——200mm×400mm 的矩形截面对应的截面抵抗矩和面积。
表4.37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名义压应力计算

从表4.37 可以直观看出,在压弯状态下,施加的轴力越大,跨中区段的名义压应力越大,且越接近GL28h 木材本身对应的顺纹抗压强度。
设计方给出的最不利内力条件为:最大轴力512kN,对应弯矩33kN · m。据此计算截面名义设计压应力,并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见表4.38。
表4.38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截面名义压应力试验同设计对比

4.6.5.2 试验现象
由于拼接节点在梁底具有接缝,故此处为薄弱位置。在前一阶段试验中,曾对节点进行过纯弯加载和考虑轴向限位的加载工况,试验发现节点由于下部接缝处的张开而发生突然的脆性破坏。
本次试验中,在竖向加载前,先对梁轴向施加一定数值的压力,使节点处预先处于受压状态,从而延缓节点下部接缝的张开;开始竖向加载后,节点截面受到弯矩作用,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受弯压应力将与轴力压应力叠加,而受弯拉应力将与轴力压应力抵消。
因此,不同大小的轴力在不同程度上调节了截面的应力分布,从而使试件的破坏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其中,节点破坏后,整体情况如图4.50 所示。

图4.50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破坏整体情况
对于预加较小轴力的试件KW1 及试件KW2,首先在跨中的搭接处产生一条较明显的劈裂裂缝(图4.51),并伴随较大的声音,承载力有少量下降,但随着继续加载而提高,最终节点在受压区发生明显的压溃(图4.52),表明节点以顺纹受压破坏方式发生失效。(https://www.chuimin.cn)
对于预加较大轴力的试件KW3~KW5,与试件KW1、KW2 不同,节点处没有出现明显的劈裂,加载过程比较平缓;最终节点受压区发生明显的压溃,从而发生木材的顺纹受压破坏。

图4.51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截面中部劈裂裂缝

图4.52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顶部压溃
4.6.5.3 试验曲线及分析
1)试验曲线
绘制节点的弯矩-变形曲线,如图4.53 所示。其中,弯矩通过式(4.1)计算而得,而变形由作动器处传感器测得的位移量表示。

图4.53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弯矩-变形曲线
通过CSIRO 方法确定图4.54 中曲线的屈服点Y1~Y5,其对应坐标见表4.39。其中,CSIRO 方法将屈服点确定为“0.4 倍最大承载力对应位移的1.25 倍所对应的数据点”。
表4.39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曲线屈服点坐标

由图4.54、表4.39 可以看出,曲线可以分为两组:试件KW1 及KW2 的曲线呈阶梯状,试件KW3、KW4、KW5 的曲线较平滑。
试件KW1、KW2 的“阶梯状曲线”表明,在加载过程中,试件多次发生突然的承载力下降,但由于轴向压力的作用,试件没有完全丧失承载力,相比于前一阶段试验(纯弯及考虑轴向限位)的脆性破坏而言,节点的破坏模式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
试件KW3、KW4、KW5 属于典型的延性破坏,在承载力达到峰值之后,随着位移的继续增大,曲线平缓下降,直到位移过大而停止加载。这说明较大的轴向压力的作用,能够提高节点在抗弯时的延性。
2)节点抗弯刚度
试验得到的“竖向加载力-跨中相对挠度”关系曲线,不便于直接得到设计模型中所需的以“kN · m/rad”为单位的半刚性抗弯刚度。在SAP 中建立相同支座条件和材料的杆件模型(仅节点刚度采用假定数值进行尝试),以“跨中相对挠度相等”为原则,通过试算来确定节点的抗弯刚度数值。其中,通过CSIRO 方法确定的曲线屈服点列于表4.40,试件的模型示意图如图4.54 所示。计算得到的节点抗弯刚度见表4.41。
表4.40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加载曲线刚度计算采用数据点


图4.54 节点刚度计算模型示意
表4.41 拼接节点抗弯刚度

从表4.41 中能够直观看出,节点的抗弯刚度随着轴力的增加而增大,主要原因在于:节点的构造特点决定了节点在弯矩作用下,下部的接缝位置为薄弱区域。因此构件在节点位置处的变形较大,而轴向压力越大,对接缝位置处的限制作用越明显;节点处的变形越小,节点的弹性段抗弯刚度越大。
相关文章
给出该批木材的顺纹抗压弹性模量的参考值。图4.4胶合木顺纹抗压试块图4.5顺纹抗压试验装置图表4.5试验设备及仪器4.2.2.4试验方案试验前,采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试块三边尺寸,并采用电子秤测量试块重量。......
2025-09-30
表4.22试件加载结果注:上述弯矩,暂简单采用“拉力×矢高”计算而得;“轴向变形”记录的是受压侧和受拉侧的平均变形,通过位移计获得。图4.25设计内力(截图)表4.23截面名义应力试验及设计结果注:采用2 侧数据计算应力比。原因:1 侧拉力产生的拉应力与弯矩产生的压应力相互有抵消,认为该侧应力未达到破坏状态;应力均为以全截面计算得到的名义应力。图4.29梁的侧面错动情况图4.30螺钉、螺杆破坏情况......
2025-09-30
图1.3典型木网架结构2)木网壳结构木网壳结构是将杆件沿着某个曲面有规律地布置而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其受力特点与薄壳结构类似,是以“薄膜”作用为主要受力特征的,即大部分荷载由网壳杆件的轴向力承受。国内有学者也将其称为“可延展预应力网格结构”。其抗震性能很好,2001 年发生的6.8 级地震没有对其主要结构造成损伤。......
2025-09-30
图4.7胶合木横纹受压试块4.2.3.2试验目的通过对30 个胶合木试件进行横纹抗压试验至破坏:试验前测量试块体积及重量,给出该批胶合木的密度。给出该批木材的横纹抗压弹性模量的参考值。表4.8试验设备及仪器4.2.3.4试验方案试验前,采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试块三边尺寸,并采用电子秤测量试块重量。......
2025-09-30
由于连接木结构、双向拉索的节点和张拉安装方法存在技术难题,因此,开发一种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可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图3.20拉索拉杆安装图逐点固定过索部件,将上层拉索固定到位。......
2025-09-30
温室不采用拉索,而是采用钢-木刚性结构体系,展览温室上部结构采用钢-木组合网壳结构体系。图2.5温室结构三维示意图图2.6北侧墙体构造图1)结构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模型,如图2.7 所示。图2.8上、下杆件之间设置刚性杆及连接假定建立三维结构力学模型,进行温室上部结构整体力学分析及截面设计验算。从表2.10 可以看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较小,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表2.12材料用量统计......
2025-09-30
图4.1胶合木顺纹抗拉试件4.2.1.2试验目的通过对28 个胶合木试件进行顺纹轴向拉伸试验至破坏:给出该批木材顺纹轴向拉伸的破坏模式。......
2025-09-30
为了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沿着木梁方向下部设置双向拉索。拉索根据曲面形态找形来形成索网面,通过拉杆连接索网节点和木网壳形成温室结构体系,如图2.4 所示。下部拉索找形的合理性和预应力的大小控制是决定结构体系成立及受力是否满足的关键因素。......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