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跨度胶合木网格结构设计的试验结果和分析

大跨度胶合木网格结构设计的试验结果和分析

【摘要】:表4.38拼接节点抗弯试验截面名义压应力试验同设计对比4.6.5.2试验现象由于拼接节点在梁底具有接缝,故此处为薄弱位置。图4.51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截面中部劈裂裂缝图4.52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顶部压溃4.6.5.3试验曲线及分析1)试验曲线绘制节点的弯矩-变形曲线,如图4.53 所示。表4.39拼接节点抗弯试验曲线屈服点坐标由图4.54、表4.39 可以看出,曲线可以分为两组:试件KW1 及KW2 的曲线呈阶梯状,试件KW3、KW4、KW5 的曲线较平滑。

4.6.5.1 承载力

依据简图4.49 及公式(4.1),根据加载设备测得的力及位移,计算得到跨中区段弯矩承载力。上述加载结果及计算得到的弯矩承载力均列于表4.36 中。

图4.49 拼接节点受力简图

弯矩M 计算公式:

表4.36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加载结果及弯矩承载力计算

注:“轴力FN0(FN1)”一栏中,FN0 表示竖向作动器开始加载时对应的轴力初始值;FN1 表示加载过程中竖向作动器加载力达到峰值时的轴力数值。

由于截面内力包含弯矩和轴力两部分,为便于同设计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节点的安全性,统一以截面压应力进行对比;依据式(4.2)、式(4.3),按照全截面计算得到的受压区名义压应力见表4.37。

试件跨中区段的名义压应力σ1 及σ2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W、A——200mm×400mm 的矩形截面对应的截面抵抗矩和面积。

表4.37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名义压应力计算

从表4.37 可以直观看出,在压弯状态下,施加的轴力越大,跨中区段的名义压应力越大,且越接近GL28h 木材本身对应的顺纹抗压强度

设计方给出的最不利内力条件为:最大轴力512kN,对应弯矩33kN · m。据此计算截面名义设计压应力,并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见表4.38。

表4.38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截面名义压应力试验同设计对比

4.6.5.2 试验现象

由于拼接节点在梁底具有接缝,故此处为薄弱位置。在前一阶段试验中,曾对节点进行过纯弯加载和考虑轴向限位的加载工况,试验发现节点由于下部接缝处的张开而发生突然的脆性破坏。

本次试验中,在竖向加载前,先对梁轴向施加一定数值的压力,使节点处预先处于受压状态,从而延缓节点下部接缝的张开;开始竖向加载后,节点截面受到弯矩作用,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受弯压应力将与轴力压应力叠加,而受弯拉应力将与轴力压应力抵消。

因此,不同大小的轴力在不同程度上调节了截面的应力分布,从而使试件的破坏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其中,节点破坏后,整体情况如图4.50 所示。

图4.50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破坏整体情况

对于预加较小轴力的试件KW1 及试件KW2,首先在跨中的搭接处产生一条较明显的劈裂裂缝(图4.51),并伴随较大的声音,承载力有少量下降,但随着继续加载而提高,最终节点在受压区发生明显的压溃(图4.52),表明节点以顺纹受压破坏方式发生失效。(www.chuimin.cn)

对于预加较大轴力的试件KW3~KW5,与试件KW1、KW2 不同,节点处没有出现明显的劈裂,加载过程比较平缓;最终节点受压区发生明显的压溃,从而发生木材的顺纹受压破坏。

图4.51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截面中部劈裂裂缝

图4.52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试件顶部压溃

4.6.5.3 试验曲线及分析

1)试验曲线

绘制节点的弯矩-变形曲线,如图4.53 所示。其中,弯矩通过式(4.1)计算而得,而变形由作动器处传感器测得的位移量表示。

图4.53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弯矩-变形曲线

通过CSIRO 方法确定图4.54 中曲线的屈服点Y1~Y5,其对应坐标见表4.39。其中,CSIRO 方法将屈服点确定为“0.4 倍最大承载力对应位移的1.25 倍所对应的数据点”。

表4.39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曲线屈服点坐标

由图4.54、表4.39 可以看出,曲线可以分为两组:试件KW1 及KW2 的曲线呈阶梯状,试件KW3、KW4、KW5 的曲线较平滑。

试件KW1、KW2 的“阶梯状曲线”表明,在加载过程中,试件多次发生突然的承载力下降,但由于轴向压力的作用,试件没有完全丧失承载力,相比于前一阶段试验(纯弯及考虑轴向限位)的脆性破坏而言,节点的破坏模式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

试件KW3、KW4、KW5 属于典型的延性破坏,在承载力达到峰值之后,随着位移的继续增大,曲线平缓下降,直到位移过大而停止加载。这说明较大的轴向压力的作用,能够提高节点在抗弯时的延性。

2)节点抗弯刚度

试验得到的“竖向加载力-跨中相对挠度”关系曲线,不便于直接得到设计模型中所需的以“kN · m/rad”为单位的半刚性抗弯刚度。在SAP 中建立相同支座条件和材料的杆件模型(仅节点刚度采用假定数值进行尝试),以“跨中相对挠度相等”为原则,通过试算来确定节点的抗弯刚度数值。其中,通过CSIRO 方法确定的曲线屈服点列于表4.40,试件的模型示意图如图4.54 所示。计算得到的节点抗弯刚度见表4.41。

表4.40 拼接节点抗弯试验加载曲线刚度计算采用数据点

图4.54 节点刚度计算模型示意

表4.41 拼接节点抗弯刚度

从表4.41 中能够直观看出,节点的抗弯刚度随着轴力的增加而增大,主要原因在于:节点的构造特点决定了节点在弯矩作用下,下部的接缝位置为薄弱区域。因此构件在节点位置处的变形较大,而轴向压力越大,对接缝位置处的限制作用越明显;节点处的变形越小,节点的弹性段抗弯刚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