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跨度胶合木网格(壳)结构试验成果

大跨度胶合木网格(壳)结构试验成果

【摘要】:表4.22试件加载结果注:上述弯矩,暂简单采用“拉力×矢高”计算而得;“轴向变形”记录的是受压侧和受拉侧的平均变形,通过位移计获得。图4.25设计内力(截图)表4.23截面名义应力试验及设计结果注:采用2 侧数据计算应力比。原因:1 侧拉力产生的拉应力与弯矩产生的压应力相互有抵消,认为该侧应力未达到破坏状态;应力均为以全截面计算得到的名义应力。图4.29梁的侧面错动情况图4.30螺钉、螺杆破坏情况

1)承载力

(1)加载结果

破坏形式为延性破坏,在承载力下降到80%的峰值之后停止加载,详见表4.22。

表4.22 试件加载结果

注:上述弯矩,暂简单采用“拉力×矢高”计算而得;“轴向变形”记录的是受压侧和受拉侧的平均变形,通过位移计获得。

(2)同设计截面应力对比

依据的设计节点内力(由设计方提供)如图4.25 所示。其中,节点承受拉力的工况下,拉力为48kN,弯矩为8.9kN·m。据此计算截面应力,并与试验测得的承载力计算而得的截面应力相比较。

试验与设计的对比情况见表4.23。同时,由于试件带有一定弧度,弯矩作用下受压侧为1 侧,受拉侧为2 侧。

图4.25 设计内力(截图)

表4.23 截面名义应力试验及设计结果

注:采用2 侧数据计算应力比。原因:1 侧拉力产生的拉应力与弯矩产生的压应力相互有抵消,认为该侧应力未达到破坏状态;应力均为以全截面计算得到的名义应力。表中的比例极限点是在荷载-变形曲线上利用“5% diameter”法确定的。

2)荷载-变形曲线

3 个试件的轴向拉力-轴向变形的关系曲线F-Δ 曲线如图4.26 所示。

其中,A 点为选取的比例极限点,B 点为极限承载力点。

图4.26 抗拉试件荷载-变形曲线

A 点及B 点的数据见表4.24。

表4.24 各曲线特征点荷载-变形数值表(www.chuimin.cn)

3)破坏现象

(1)梁的顶/底面

梁的顶/底面破坏情况如图4.27 所示。

图4.27 梁顶/底面破坏现象

从图4.27 中可以看出,梁的主要破坏部位在于梁的顶底面,即螺钉打入处。该处产生沿梁顺纹方向的明显裂纹,从而导致螺钉产生滑移,最终承载力进入下降段。

(2)梁的侧面

梁的侧面破坏情况如图4.28 所示。

图4.28 梁的侧面破坏现象

从图4.28 可以看出,在“Z”字形节点的无连接区域(图中所示区域)产生了一些沿着受力方向的裂纹。

梁的侧面有较大的错动,具体情况如图4.29 所示。

(3)螺钉螺杆破坏情况

木材除去,观察内部螺钉及钢筋的变形情况,螺钉、螺杆均有较大变形,但没有剪断,如图4.30 所示。

图4.29 梁的侧面错动情况

图4.30 螺钉、螺杆破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