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28]。文化自信提出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十八大以来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29]。文化自信的彰显一方面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
2023-10-06
有利条件可以支持和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条件面前,人们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深入挖掘有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条件。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衰落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上升,是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决定性条件。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是生产实践中的物质力量,具有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生产力通过自身的运动实现自我解放和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自我解放,导致在其基础上结成的生产关系也需要不断变革。生产力的自我解放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构成生产方式的运动和发展。这种运动和发展表现为生产方式的产生、上升式发展、衰落并孕育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500余年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不到100年的发展历程。从两种生产方式的时间持续和空间延展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属于新生事物,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其次,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直接条件。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马克思主义道德、马克思主义艺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他们以不同方式,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方面,本质上是全体人民的思想文化。因此,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全体人民思想文化的反映,是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直接条件。(www.chuimin.cn)
最后,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心理条件。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源自于文化自信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上面已经论述,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和哲学等内容,这些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大学生能够坚定文化自信,就可以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形成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稳定的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
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28]。文化自信提出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十八大以来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29]。文化自信的彰显一方面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
2023-10-06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经验,还是学科研究,近年来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过程中,思政课教材自然也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五)其他因素的发展趋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中介因素发展趋势主要讨论同学和社团两项中介因素的发展趋势。从同学作为其他因素看,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同学对大学生影响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2023-10-06
(一)创新点提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周期理论。研究中,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趋势和引导时,由于条件限制,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样本局限于笔者所在高校。[1]吴晶,胡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光明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26]苏志宏,康厚德,廖子夏:《思想道德的创新与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征》,《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3期。......
2023-10-06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现实状态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存在因素。这显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也促使国际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形态内部,调整生产关系是通过改革完成的。......
2023-10-06
基础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认同形成的基础即认同形成的起点。(一)认同主体与认同主体的特性1.认同主体是认同的基础泰勒对认同主体的探讨认同问题进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后,不同学科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柏拉图认为,理性来源于理念世界,是理念进入人的灵魂形成的,这样理性就成了人的内在之物。泰勒进一步认为,笛卡尔在许多方面是地道的奥古斯丁式的:强调反省和我思的重要性。......
2023-10-06
作为认同客体,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意义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性质都有过论述,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国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毛泽东同志全面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对国家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这是早就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一直坚持下来的。对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团结全体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是全社会共同的信仰。......
2023-10-06
国家正式颁布的文件要严谨得多,在用到大学生一词时,会明确规定文件所指的大学生的范围。心理学中,大学生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研究分支,尤其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从这一意义上,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类人群。综合大学生一词的词语定义、日常用法、高等教育人数分布、科学研究中的界定和本专科学生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的差别,本研究中的大学生界定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在校本科学生。......
2023-10-06
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态度分化具有一定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实践逻辑,大学生在实践逻辑中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信仰。第三种态度,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正向偏中性的态度,这种正向态度的初衷有可能是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
2023-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