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能力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关系研究

大学生能力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关系研究

【摘要】:(一)大学生需要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大学生在社会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定位,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成才需要和建树需要一直是大学生的优势需要,在大学生需要调查中稳居前四位。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优先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大学生需要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大学生在社会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定位,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社会和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都有相对稳定的预期,这在大学生的需要结构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了体现。自20世纪80年代有关于大学生需要的研究以来,从1988年黄希庭等人的调查,到1998年车艺的研究,再到2010年刘卫红和冉瑞琳的调查,大学生需要结构中的优势需要始终保持相对稳定[1],即求知成才、友情、建树、自尊自立的需要。当然,大学生需要结构的相对稳定,并非没有变化。这种变化,刘卫红和冉瑞琳总结为三个方面[2]:一是进入21世纪后,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开始出现,并逐渐上升成为大学生最强烈的需要;二是大学生公共管理参与需要凸显,既表现在大学生个人的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增强,也表现为大学生参与政党和社团的积极性较高;三是网络成为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第二空间,既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交往和参与公共管理的需要。

大学生需要研究中反映出来的大学生需要发展趋势,并非是大学生出现了新的优势需要,而是原有优势需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内涵发展以及大学生需要与国家需要关系的发展。

第一,就业需要是成才需要和建树需要在21世纪的新发展。成才需要和建树需要一直是大学生的优势需要,在大学生需要调查中稳居前四位。这是由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和自身期望所决定的。但是,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成才需要和建树需要可能有不同表现。20世纪,我国大学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就业方式实行分配制。大学生入学时,基本已经知道了自己毕业之后在社会中的位置。加上当时天之骄子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学生们普遍需要学得真本领、成为栋梁之才进而在社会上成就自己的建树。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选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精英、天之骄子,而是成为社会的普通劳动者,双选制使得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在社会中的位置没有了明确的预知。两方面变化,促成了成才需要和建树需要发展到就业的需要。

第二,大学生参与公共管理需要是大学生自尊自立需要的进一步发展,是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我国法律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从这个角度看,大部分大学生均已属于成年人。作为成年人,不只是心理的成熟,更是自尊自立和主体性发展的成熟。这种自尊自立的需要在20世纪末表现为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和决定权,这是由当时国家包办很多事务所决定的。进入21世纪,这种自尊自立的需要不止于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和决定权,而是开始在公共事务中要求发言权和决定权,所以表现为公共管理参与需要凸显。

第三,大学生积极拓展满足优势需要的手段。优势需要在大学生需要体系中处于优先位置,也是大学生优先努力满足的需要。20世纪,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图书馆等满足自己的优势需要,21世纪,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满足优势需要提供了丰富的手段。网络既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有便捷的沟通交流手段,既有丰富的娱乐方式,也有海量的求职信息,自然而然成了大学生满足优势需要的重要手段。

第四,大学生需要与国家对大学生需要的关系不断发展。20世纪,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分配制的时代,大学生需要和国家对大学生的需要是一致的,二者几乎统一于国家对大学生的需要。高等教育根据国家对大学生的需要设置学科专业,开设课程,大学生几乎没有选择权,只能根据国家所开设的课程进行学习。毕业后,根据国家分配进入社会指定位置,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逐步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双选关系。大学为响应这一系列的变化,给大学生提供了多种成长路径和丰富的选修课程。这时,国家对大学生的需要不再直接决定大学生的需要,只能通过社会需要间接反映在高等教育过程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发展,他们的需要看起来更像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国家需要的直接反映。

(二)大学生能力的发展趋势

1.大学生现有能力:认知能力较高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

大学生现有能力主要形成于高中阶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45.7%,但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相对紧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高中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现状。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优先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种认知能力发展的优先性在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倾向发展中得到体现。根据童辉杰、童定和马姗姗的研究,大学生的一般智力在大一即达到了发展高峰,参见图4-1-1[3]。(www.chuimin.cn)

图4-1-1 大学生一般智力发展趋势图

注:资料来源童辉杰,童定,马姗姗《大学生一般能力倾向的发展特点》

与认知能力发展的高峰相比,大学生源于高中的实践能力却相对欠缺。2005年至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美国的一家社会调查公司、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和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共同开展了针对高中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中生生活态度积极,但是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4]

2.大学生待发展能力:由专业能力到综合能力

大学生待发展能力指大学生通过大学学习发展出的能力。从发展趋势上看,大学生的待发展能力经历了由专业能力为主到综合能力为主的变化,未来国家和社会仍然更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发展变化可以通过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得以窥见[5]。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学习苏联模式,将大学生定位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这在办学上的体现是国家兴建了一批行业内高校,专业领域划分较细较窄,课程上重理轻文。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一些学者,特别是大学校长,意识到了长期计划经济和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经过若干年实践和讨论,国家层面于20世纪末明确提出文化素质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理念开始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最典型的就是源于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进入21世纪,一批研究型大学,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率先实施通识教育,其他各类高校也相继实施通识教育。

由专门技术教育到文化素质教育再到通识教育,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大学生能力发展重视的趋势:首先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视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这种专业技术能力相对狭窄,属于大学生单一方面的能力;其次,为弥补过于狭窄的专业技术能力带来的问题,开始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把单一的专业技术能力发展到文理能力兼顾的层次;最后,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经验,开始实行重视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这一过程的直接趋势就是大学生能力发展从注重专业能力发展到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经缩短至2年-3年,这意味着,大学生未曾完成学习阶段,知识更新就已经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影响其日后成就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生待发展能力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