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马依依的调查结果,可以做出大致判断,超过60%的本专科生对马克思主义是赞同态度。通过大范围的调查研究,两位学者得出了4个主要结论,其中两个反映了“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马依依针对“80后”的调查结果相比,对马克思主义明显持赞同态度的大学生比例有下降趋势,由六成左右下降到四成左右。关于“00后”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笔者还没有发现相关调查数据。......
2023-10-06
(一)大学前阶段:无明显态度阶段
我国大学前阶段的教育,应试特征仍然特别明显。学生对各科目的学习,虽然有兴趣成分在里面,更多的仍然是应试的功利性成分。例如,浙江省的高考较早实行了“3+3”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自主选择科目。“3+3”模式实行过程中,调查发现一些学生“会放弃感兴趣的科目而选择更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39]。这表明大学前阶段的课程学习,仍然是以应试为目的,明显的态度倾向并未形成。
具体到大学前阶段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可以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得以窥见。仍以实行高考改革的浙江省为例,实行高考改革后,传统的文科综合三门科目政治、历史、地理,选考政治的考生占考生总人数的百分比最低[40],这可以看出大学前阶段,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方向性并不明显。
(二)通识课教育阶段:赞同为主的态度与态度分化
通识课教育阶段,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经历了由零散认知到系统认知的飞跃。然而,认知的飞跃,认知程度的加深并不一定必然带来态度的定向和态度由不坚定到坚定的转变,即对事实的认知并不会必然导出某种价值选择,这早已被休谟所证明。从目前观察看,大学生在通识课教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从以赞同为主的态度到态度分化的过程。
1.第一学年:赞同为主的态度
第一学年,大学生经历着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感受。以课程学习为例,学校会引导大家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程,做好专业规划,课程学习过程也不像高中的题海战术,思想政治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不用特别下力气去背诵。这种新鲜感,实质就是一种自主性的增长感,主体性的不断发展感。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学习的自主感明显增强,对学习内容容易形成赞同的态度。
2.第二学年:态度分化
第二学年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认知过程。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认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
第一种态度:部分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深深折服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结合第一学年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会深感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透彻性。这部分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会经历从有兴趣到积极情绪情感到稳定意志,进而转化到坚定信念、信仰。(www.chuimin.cn)
第二种态度:部分大学生会由于课程难度或其他原因,虽然不会像上一部分同学那样形成坚定的信念、信仰,但是,经过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他们也会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正向态度。
第三种态度:少部分大学生在第二学年会感到马克思主义比较抽象,课程内容学起来较为吃力,然而,他们也清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特殊地位,本着政治正确的原则,他们会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正向偏中性的态度。
第四种态度:极少部分大学生在系统认知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敌对势力的误导或受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消极的负向态度。
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种态度,是对第二学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态度分化的粗略划分。如果采用常用的李克特五级赋分法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分成5个层级:5—理想信念、4—非常赞同、3—中立、2—不赞同、1—非常不赞同。那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种态度分别赋予的分值应该是5-、4、3+、2+。至于是否存在非常不赞同态度的大学生,我认为可能存在。不过相较于大学生总体来说,即使存在这样的大学生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三)专业课教育阶段:态度定向与态度转变
1.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一旦形成,会相对稳定的保持,除非遇到认知失调或其他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41]。专业课教育阶段,多数专业的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接触机会减少,几乎不会产生认知失调的状况,由此,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基本定向。
虽然在专业课教育阶段,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基本定向,但并非没有态度转变的发生。尤其是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2]以来,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在各高校迅速开展,这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向好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
大学生在专业课教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转变包含三种情况:一是上文提到a、b两种态度程度上进一步加深,即更多的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二是c种态度程度上加深,转向明显的赞同态度;三是d种态度发生质的转变,态度方向发生反转,转而赞同马克思主义。
通过马依依的调查结果,可以做出大致判断,超过60%的本专科生对马克思主义是赞同态度。通过大范围的调查研究,两位学者得出了4个主要结论,其中两个反映了“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马依依针对“80后”的调查结果相比,对马克思主义明显持赞同态度的大学生比例有下降趋势,由六成左右下降到四成左右。关于“00后”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笔者还没有发现相关调查数据。......
2023-10-06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现实状态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存在因素。这显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也促使国际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形态内部,调整生产关系是通过改革完成的。......
2023-10-06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是任何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的时间空间因素。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因此必然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有助于学生思考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2023-10-06
(一)应对大学生需要和能力的变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主体基础是大学生,他们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效果。当社会实践与理性认知发生不一致时,容易使大学生陷入马克思主义认同危机。尤其是理论自信,要求我们要看到、适应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在一些领域达到领先于世界的程度。......
2023-10-06
大学生的需要,只有同国家社会需要相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意识。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把道德修养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生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改变、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自我革命能够更清晰地呈现给大学生,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更加鲜明。......
2023-10-06
以上是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中介因素的一些特殊性。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可或缺的中介因素,自然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中介因素。有些事情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困惑,甚至引起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2023-10-0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就是在这样特殊阶段形成的认同。大学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主要是理性认知型认同。如果,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成功,那么会增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反之,则会消减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2023-10-06
作为关系存在,必然存在关系双方。在自我认同中,把自我认同视为具有某种内在性,属于人的深层次的心理结构的看法就是把认同这种主客体的关系状态视为是先验存在的;把自我认同视为生命周期过程中渐成的,则认为认同是后天形成的。......
2023-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