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周期及思政课实践关系研究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周期及思政课实践关系研究

【摘要】:(一)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关的时间段划分1.修业年限、学年与年级修业年限规定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期限,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总周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不可缺少的坐标之一。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重较低,本研究以标准修业年限4-5年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总周期。(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贯穿大学生的修业年限,这一修业年限是大学前阶段的延续。

(一)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关的时间段划分

1.修业年限、学年与年级

修业年限规定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期限,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总周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不可缺少的坐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同时规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当前,多数高校都实行了弹性学制,对修业年限的规定一般为在标准学制的基础上提前一年或推迟两年。据此推知,大学生的修业年限可以为3年(提前毕业)、4年或5年(标准修业年限)、6-8年(延长修业年限)。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重较低,本研究以标准修业年限4-5年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总周期。

学年指的是一个教学年度。在修业年限内,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自然年度,大学生的在校时间又被划分为学年。每个学年从秋季始业到次年夏季结束。

年级是跟修业年限和学年相关的另一个时间段标识。在标准修业年限内,把学生学习状况和学年情况分成不同的级别。年级的概念,是高校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学分制实施之前,年级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普遍开始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自主设定学习进度,年级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模糊。例如,如果学生准备提前毕业,当他在第二学年已经修够了原来意义上第三学年的课程时,名义上他是二年级学生,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三年级的级别。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改革,大学生的年级概念将越来越淡化。

2.学期

学期是对教学年度的分期,这一定义更多是从学生角度考虑的。当前,我国高校大多采用2学期或3学期制,少数学校有4学期制。2学期制把1学年分成两段,根据每个学期的开学季节分别称为秋季学期、春季学期。3学期制把1学年份为三段,除了秋季学期、春季学期,还含有一个夏季学期或“小学期”。(www.chuimin.cn)

3.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时间段

大学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也有不尽相同的教学内容。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时间段,只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大致类别进行划分。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课程,由此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时间段可以转化为根据课程类别划分时间段。关于课程类别,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教育课等。不同分类方式中,通识教育课与专业教育课既体现了教学内容,也体现了时间段区分。从当前高校教学实践看,通识教育课大多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专业教育课主要集中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部分专业延伸至第五学年),由此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周期分成通识课教育阶段和专业课教育阶段。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贯穿大学生的修业年限,这一修业年限是大学前阶段的延续。根据教学内容这一周期又可以分为通识课教育阶段和专业课教育阶段。这一周期可以用时间轴表示如图3-2-1。

图3-2-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