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现实状态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存在因素。这显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也促使国际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形态内部,调整生产关系是通过改革完成的。......
2023-10-06
(一)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关的时间段划分
1.修业年限、学年与年级
修业年限规定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期限,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总周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不可缺少的坐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同时规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当前,多数高校都实行了弹性学制,对修业年限的规定一般为在标准学制的基础上提前一年或推迟两年。据此推知,大学生的修业年限可以为3年(提前毕业)、4年或5年(标准修业年限)、6-8年(延长修业年限)。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重较低,本研究以标准修业年限4-5年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总周期。
学年指的是一个教学年度。在修业年限内,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自然年度,大学生的在校时间又被划分为学年。每个学年从秋季始业到次年夏季结束。
年级是跟修业年限和学年相关的另一个时间段标识。在标准修业年限内,把学生学习状况和学年情况分成不同的级别。年级的概念,是高校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学分制实施之前,年级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普遍开始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自主设定学习进度,年级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模糊。例如,如果学生准备提前毕业,当他在第二学年已经修够了原来意义上第三学年的课程时,名义上他是二年级学生,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三年级的级别。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改革,大学生的年级概念将越来越淡化。
2.学期
学期是对教学年度的分期,这一定义更多是从学生角度考虑的。当前,我国高校大多采用2学期或3学期制,少数学校有4学期制。2学期制把1学年分成两段,根据每个学期的开学季节分别称为秋季学期、春季学期。3学期制把1学年份为三段,除了秋季学期、春季学期,还含有一个夏季学期或“小学期”。(www.chuimin.cn)
3.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时间段
大学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也有不尽相同的教学内容。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时间段,只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大致类别进行划分。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课程,由此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时间段可以转化为根据课程类别划分时间段。关于课程类别,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教育课等。不同分类方式中,通识教育课与专业教育课既体现了教学内容,也体现了时间段区分。从当前高校教学实践看,通识教育课大多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专业教育课主要集中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部分专业延伸至第五学年),由此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周期分成通识课教育阶段和专业课教育阶段。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贯穿大学生的修业年限,这一修业年限是大学前阶段的延续。根据教学内容这一周期又可以分为通识课教育阶段和专业课教育阶段。这一周期可以用时间轴表示如图3-2-1。
图3-2-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现实状态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存在因素。这显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也促使国际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形态内部,调整生产关系是通过改革完成的。......
2023-10-06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是任何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的时间空间因素。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因此必然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有助于学生思考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2023-10-06
(一)应对大学生需要和能力的变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主体基础是大学生,他们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效果。当社会实践与理性认知发生不一致时,容易使大学生陷入马克思主义认同危机。尤其是理论自信,要求我们要看到、适应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在一些领域达到领先于世界的程度。......
2023-10-06
作为关系存在,必然存在关系双方。在自我认同中,把自我认同视为具有某种内在性,属于人的深层次的心理结构的看法就是把认同这种主客体的关系状态视为是先验存在的;把自我认同视为生命周期过程中渐成的,则认为认同是后天形成的。......
2023-10-06
大学生的需要,只有同国家社会需要相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意识。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把道德修养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生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改变、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自我革命能够更清晰地呈现给大学生,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更加鲜明。......
2023-10-06
(二)思政课课程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密切相关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5门思政课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和指导性地位。这一特点,决定了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密切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有助于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与具体的思想领域、道德领域和法治领域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
2023-10-06
4门必修课程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稳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后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23-10-06
实际上,判断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状态,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同的实践标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同的实践标志。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是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实践标志。......
2023-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