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态度分化具有一定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实践逻辑,大学生在实践逻辑中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信仰。第三种态度,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正向偏中性的态度,这种正向态度的初衷有可能是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
2023-10-06
(一)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特殊地位,研究者们在讨论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时都难以绕开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认同与其他几种认同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有学者在论证中把马克思主义认同和其他认同等同起来考虑。
1.关于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文化认同:第一,马克思主义认同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形成,化解文化认同危机。如李白鹤[4]就认为近代以来中国面临文化认同危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建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的中国化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对于增强文化底蕴、化解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文化认同可以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认同。蒋文学、袁彬[5]就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合法性的认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普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离不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现实关照近似、价值融通、社会目标趋同三个要素。由此文化认同能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第三,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认同相同一。邬贵光[6]就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时空中的延伸,体现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而产生的先进文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2.关于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政治认同:第一,马克思主义认同是政治认同的理念基础,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徐家林[7]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理念基础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关系中国当代政治合法性问题。解决好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等于建构了中国当代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范迎春[8]在博士论文中指出意识形态是政治体系获得支持与认同的重要手段,是影响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决定了它是影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第二,把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政治认同相同一。袁铎[9]指出,马克思主义认同实质是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政治认同,并认为当前现实存在的政治认同弱化和马克思主义不同程度的被弱化和贬低具有相关性。
3.关于马克思主义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起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刘峥[10]在博士论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了世界观基础、方法论基础。焦玉玲[1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理论的梳理,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体机制、客体机制和介体机制。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
1.对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哲学认识:谭培文[12]明确撰文认为认同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认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族群身份认同,而是属于认识论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取决于认知客体的真理性、认知主体的真诚性、认知手段的科学性。吴少进、吴家华[13]则认为认同包含认知、同意、信仰、践行等环节,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环节中,批判性引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同意属于态度问题、是价值意识的典型形式,信仰则是一种价值观念。汪勇[14]也指出马克思主义认同已经超出了马克思主义认知层面,提出认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认可信守。但对于超出认知层面的认同属于哪一个层面,作者未给予明确确认。在汪勇[15]后续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讨论中,提出了现实需要是影响认同的重要因素。兰亚明[16]也认为认知不同于认同,认知是认同的基础,认同是认知的升华。张琳[17]的观点同兰亚明有相似之处,认知是认同的前提,解决认同问题首先要解决好认知问题。有部分研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研究的哲学基础,但是问题的提法暗含了哲学前提。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魏庆东[18]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时,明确把信仰视为一种价值观念。
2.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经验:关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经验,吴少进、吴家华[19]回顾了19世纪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过程,总结了19世纪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经验,即艺术性的宣传教育、工人运动实践的验证和批判中的理论斗争。白苏婷[20]以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为研究对象,提出文化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要基础、社会环境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催化剂,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动力。
3.马克思主义认同调查研究:兰亚明[21]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较了解,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了解不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较高,但对复杂国际环境下若干重大是非问题比较迷茫。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及传播的看法呈现多元化、差异化趋势。李忠军和刘静[22]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认同度是85.9%,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认同度为89.4%,84.4%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整体比较乐观。权立枝、朱颖原[23]调查了理工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肯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社会作用,但这种认识停留于感性阶段,缺乏通过实际应用而形成的坚定信仰。唐文艳[24]在进行网络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时,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认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但也存在对共产主义信仰的不认同问题。
4.增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建议与机制: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增进马克思主义认同提出了不同建议,从现有文献看,建议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环节、社会环境建设、网络环境建设、日常生活与文化等方面。教育环节,欧阳康[25]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灌输和认同的交汇点上,在强调灌输的基础上,更要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悟、理解和接受。苏志宏、康厚德和廖子夏[26]认为对话与协商在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具有重要作用。谢年华[27]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应对和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吴少进、吴家华[28]则认为增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要动力是对错误理论进行批判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除了正面宣讲,也要积极应对各种错误理论。在对各种错误思潮或理论的应对中,方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进而增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白苏婷[29]通过对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提出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动力。这与欧阳康提出的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感悟、理解和接受,增强自育能力有相通之处。金晔[30]也提出在马克思主义认同建构时应首先关注建构主体即大学生的利益需求。社会环境方面,谢年华提出了市场经济带来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这些都会削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马克思主义认同创造健康的环境。汪勇、任健[31]提出促进马克思主义认同首要是应对社会的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法治。除了现实社会环境,唐文艳[32]专门研究了网络虚拟环境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提出通过优化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结构,完善教育方法来促进马克思主义认同。日常生活和文化方面,邹小华、牛汉原[33]提出有尊严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前提,为此,应该在公共生活和公民社会中形成良序与良俗。练庆伟[34]、林春玲、吴立明[35]都注意到了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要作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研究
1.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提出思政课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来,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础理论研究一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研究问题。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类型等主题。
(1)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科学准确地界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前提,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思政课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广义的观点,认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但更多地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外。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河南大学孟彩云教授、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等。另一种是狭义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是利用社会实践等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参观、实地考察、实地调研、现场参与、共同研讨等形式。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上海政法学院张森年教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朱振玉教授等[36]。
(2)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征
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征,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概括而言,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主体性、目标性、针对性、社会参与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主体性指学生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都要围绕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践活动来提高其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37]。目标性指实践教学要服务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更重要的是政治素质目标。针对性指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要仅仅围绕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来设计和开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选择不同的实践方式方法,做到实践教学具有针对性。社会参与性指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多以社会为课堂,要求在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堂理论教学的目标要求取舍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重点放在社会参与上[38]。多样性指各高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地缘性特征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39]。综合性指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整合、调动多种学科知识、方法和能力,体现思想政治素质与其他方面素质的内化与应用,关注和促进大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40]。
(3)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类型(www.chuimin.cn)
思政课实践教学由于其多样性,其类型划分也呈现多样的划分方式。一方面,可以依据思政课的课程不同划分不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等[41]。另一方面,可以从实践教学发生的空间,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实践教学等[42]。
2.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研究
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研究,既包括整体实施的教学模式研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实施方案研究。
(1)整体实施的教学模式研究。孟宪生和李忠军在主编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发展报告(2014)》中,介绍了五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案例,包括北京科技大学的“三合一”实践教学、河北经贸大学的“六化合一”实践教学、华中农业大学“主题体验、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海南大学“一主三辅”实践教学和湖南大学“校地互动、师生互促”实践教学等[43]。
(2)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研究。除了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整体实施模式,诸多学者,特别是思政课教师也开展了具体思政课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房玫介绍了“学生互讲自评”实践教学形式的实施步骤和优点[44];王洪波总结了“马恩原著读书小组”实践教学的操作程序[45];俞念胜讨论了案例式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46]。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王晓曦等介绍了武汉科技大学“听读写说”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47];江毅探讨了实践教学案例创新设计与运用[48];张小兰介绍了“团队教学模式”“热点聚焦模式”和“四位一体模式”等实践教学模式[49]。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屈陆和彭晓琳总结了基于“两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50];陈君和李壮概括了主题实践教学的原则、操作程序和教学效果[51];吴明永和曾咏辉探索了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原则、实施路径和效果[5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盛林和孙艳美提出了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三个着力点[53];易彪总结了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思路[54];雷骥总结了影视教学法、主题演讲法、诗词朗诵法、翻转课堂法和快问快答法等实践教学方法[55]。
3.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绩,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三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56]。
(1)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绩。“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增强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觉性;第二,提升了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责任担当能力;第三,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第四,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术研究。
(2)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相对于理科、工科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时间较短,加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资源、组织仍处于探索阶段,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实践教学的组织缺乏科学性;第二,实践教学的参与缺乏广泛性;第三,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连续性;第四,实践教学的考核缺乏完善性;第五,实践教学的过程缺乏指导性。
(3)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进行大胆尝试、狠抓落实、加强基地建设和处理好多方关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四)研究评述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无法割舍的联系。这种联系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在各种关系中都居于指导地位,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认同在各种认同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认同有助于增进各类具体形态的认同,各类具体认同的研究也可以为马克思主义认同提供有益借鉴。
2.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哲学基础问题。这一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认知与认同的关系问题;二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关系问题。关于认知与认同的关系,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即认知不等于认同,认同建立在认知基础上。同认知相比,认同涉及态度、信仰等。对于涉及态度、信仰的认同是不是完全属于认识论范畴的问题,有人认为认同属于认识论范畴,有人则没有予以明确表达。把认同归属于认识论,多半是由于教科书中把价值问题归到了认识论范畴。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哲学基础同认识论和价值论都有关系,更多的是价值论。因为认同侧重点在于态度的形成,侧重于主体的选择。
3.关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调查研究。由于把认同问题的哲学基础归结为认识论,当前的调查问题设计多为马克思主义认知问题。在问卷数据处理上,以描述统计为主,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如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较少。
4.马克思主义认同建议或机制。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建议或机制建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能够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但受制于对认同的认识论理解,各类建议和机制对大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考虑仍显薄弱。离开大学生的需要和能力,与价值意识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比较难建立。
5.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身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需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进行深化,努力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特征上达成共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关系的研究。
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态度分化具有一定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实践逻辑,大学生在实践逻辑中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信仰。第三种态度,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正向偏中性的态度,这种正向态度的初衷有可能是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
2023-10-06
作为关系存在,必然存在关系双方。在自我认同中,把自我认同视为具有某种内在性,属于人的深层次的心理结构的看法就是把认同这种主客体的关系状态视为是先验存在的;把自我认同视为生命周期过程中渐成的,则认为认同是后天形成的。......
2023-10-06
通过马依依的调查结果,可以做出大致判断,超过60%的本专科生对马克思主义是赞同态度。通过大范围的调查研究,两位学者得出了4个主要结论,其中两个反映了“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马依依针对“80后”的调查结果相比,对马克思主义明显持赞同态度的大学生比例有下降趋势,由六成左右下降到四成左右。关于“00后”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笔者还没有发现相关调查数据。......
2023-10-06
(一)应对大学生需要和能力的变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主体基础是大学生,他们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效果。当社会实践与理性认知发生不一致时,容易使大学生陷入马克思主义认同危机。尤其是理论自信,要求我们要看到、适应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在一些领域达到领先于世界的程度。......
2023-10-06
要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需要有更能反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的标志。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持有正向态度的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赞同强弱程度的差别,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有比较强烈的赞同态度,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有相对弱一些的赞同态度。价值关系的正向取值代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赞同态度,正向取值又可进一步分为“弱”和“强”两种。......
2023-10-0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就是在这样特殊阶段形成的认同。大学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主要是理性认知型认同。如果,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成功,那么会增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反之,则会消减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2023-10-06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建立大学生自身需要和马克思主义性质之间的关系桥梁。(二)有助于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经受社会实践检验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标准。思政课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观察到他者怎样应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2023-10-06
(二)思政课课程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密切相关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5门思政课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和指导性地位。这一特点,决定了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密切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有助于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与具体的思想领域、道德领域和法治领域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
2023-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