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道路运输管理概述:运输效率指标体系与因素比较法分析

道路运输管理概述:运输效率指标体系与因素比较法分析

【摘要】: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步计算均形成一个效率指标。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方法,即所谓的因素比较法,也叫连环替代法,用于逐项分析汽车的运输生产率。2.顺序确定后,就可采用因素比较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方法是按顺序逐一确定某一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因素比较法可以对各项指标的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结果的差异进行单独的分析,但必须辅之以定性的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找各项指标变动的原因。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正是这许多的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决定了最终的运输产量(如图2-7)。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步计算均形成一个效率指标。

某些场合还要用到实载率,实载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

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方法,即所谓的因素比较法,也叫连环替代法,用于逐项分析汽车的运输生产率。这里影响产量的因素很多,通过逐项核对各因素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各因素的实际变化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寻找问题所在,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克服薄弱环节,确保生产运输效率不断提高。

在分析时,应注意“先数量,后质量,先有先分析,后有后分析,分析过的用报告期,没有分析的用基期”。其具体含义是说:

1.排列时,应先排数量指标,后排质量指标,而且算式往下每进行一步都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中间结果,分析顺序应按排列顺序进行。如打乱该顺序,将会导致逻辑上的混乱和计算结果的差异。

2.顺序确定后,就可采用因素比较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方法是按顺序逐一确定某一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每进行一个因素分析时,将已分析过的因素的实际值和未分析过的因素的计划值设定为同度量因素,既可分析相对影响值,也可计算出实际影响值。

3.针对因素比较结果进行定性研究,以寻找其内在原因。

因素比较法可以对各项指标的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结果的差异进行单独的分析,但必须辅之以定性的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找各项指标变动的原因。

下面举例说明因素比较法的实际应用。

例2-4某车队某月份各项车辆运用指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如表2-1所示。试分析各项效率指标波动对车吨月产量的影响。

表2—1(www.chuimin.cn)

解:各项效率指标因素的波动对汽车运输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分析如下:

图2-7 汽(挂)车运用指标关系图

完成计划情况=5171.0-5534.0=-363(t·km)

因素分析:

总结果为:651+(-1237)+(-565)+789=-363(t·km)

由以上分析可见,各项分项指标实际与计划的出入有正有负,但如仅对结果的车吨月产进行数值上的分析,则可能掩盖了其中某些薄弱环节。另外,对于分项指标的波动原因,还要运用定性分析法寻找,以便总结经验,消除薄弱环节,保证汽车运输生产率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