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激活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三支队伍

激活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三支队伍

【摘要】:从而,要全面“激活”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建设,相当于实现一所传统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激活”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需要一支生产应用性成果的师资队伍。可见,“激活”学科建设,建设创业型大学,形成一支敢于并善于变革的高校领导队伍是先导。

创业大学学科建设贵在“激活”,亦即推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承—知识应用”的学科模式,延长知识生产链条,走出封闭的象牙塔,注重成果的转化,瞄准知识的应用。这种学科建设模式的灵魂,正是学术资本转化,或者说学术创业,这也正是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10]。从而,要全面“激活”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建设,相当于实现一所传统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仅从高校内部队伍建设来说,三支队伍是非常关键的:

“激活”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需要一支专事成果转化的队伍。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并不意味着专任教师们都去直接从事成果转化。作为一个组织转型成功的创业型大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成果转化的职责与义务,让尽可能多的教师们仍然安心从事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对于专任教师来说,他们在直接参与成果转化方面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同时又能从中收获一定的利润,自然是一件兴致盎然的事情。而且,对于许多学者来说,看到自己的学术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出象牙塔,转化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进入了社会实践领域,这比一个政府奖项或者一篇高端论文带来的成就感还要大得多。纵观国际上成功的创业型大学,都会专门成立这样的机构,并有一批业务专精的成果转化队伍。例如,斯坦福大学的技术许可办公室(OTL)、台湾中兴大学的产学智财营运中心等,这些技术转移平台不仅专业工作人员较多,而且建立了良好的机制,能够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利益共存与双赢。对于我国致力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高校来说,能否建成这样的一个中介机构,是该校能否成功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基础与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逐渐建立诸如沃里克大学的沃里克制造集团(WMG)、麻省理工学院致力于为教师个体创业提供咨询服务的风险投资公司等,实现大学主体的直接创业,或者从教师自由创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激活”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需要一支生产应用性成果的师资队伍。建设创业型大学,意味着高校的中心工作要由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发展为教学育人、科学研究与学术创业“三个中心”。但是,无论演变成几个中心,这些工作的完成主体都在大学教师。可以说,一所大学能否转型为创业型大学,也就看该校教师能否实现转型。创业型大学注重学术转化的学科建设模式,自然要求该校教师注重应用性成果的生产。正如有文指出的,“创业型大学的科学研究更强调解决现实问题的取向,强调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1](P4)。然而,在现有的学术生态系统中,无论是国家对大学的评价,还是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均是学术成果导向的,很难将教师的学术生产从以发表为目的转移到以转化为目的。事实上,要实现教师的转型,远远不是一所高校单独能够完全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有志于建设创业型大学的高校,除了在教师引进、职称评聘、业绩奖励等方面有所引导外,还需要组建创业型大学联盟,使之成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从而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无论这个过程多么漫长,实现教师转型仍然是任何一所传统大学成功转型为创业型大学不可逾越的一个环节,甚至可视为一个标志。(www.chuimin.cn)

“激活”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需要一支推动组织变革的高校领导队伍。传统高校的学科建设模式,只需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与层次,关注学科平台的扩建与升级,无须关注学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这对于这些高校的领导们来说,具有现存的模式可以借鉴,也顺应了各方的标准与要求,没有太多的压力与困难。但是,当要“激活”学科建设、注重学术创业之后,传统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发生变化,在设计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时却又阻力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在相对保守的高等教育大环境中争取政策支持并充满自信地高举创业型大学大旗,能否成功地引领长期习惯于象牙塔内生活的教职员工们接受新型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能否像科学研究赋予教学育人新的活力与生命一样,通过新型大学的学术创业将传统大学的两大职能更加彰显出来,等等,这些对于准备迈上创业型大学之路的高校领导来说,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可见,“激活”学科建设,建设创业型大学,形成一支敢于并善于变革的高校领导队伍是先导。这就可以理解,伯顿·克拉克将“强有力的驾驭核心”[12](P4)列为实现大学组织转型五条要素的第一条。在宣勇教授这里,这一要素亦即“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变革型领导团队”[13](P81)

总之,激活学术心脏地带,如同一幅直观而动态的图景,展示了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实质。人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仅从人这个主体来看,要激活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推进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在大学内部,高校领导队伍建设是先导,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专事成果转化队伍建设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