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业型大学学科中的学术心脏地带-《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

创业型大学学科中的学术心脏地带-《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

【摘要】:基于不同的学术逻辑,不同的学术组织,国内外高校的“学术心脏地带”自然不尽一致。在宣教授这里,更多地强调了后者,以便能够更加直接而又牢固地抓住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从学科的视角来寻找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确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从国内高校的现实性与特殊性出发,将学科组织直接界定为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概念内涵上实现了中国的本土化改造。

欧美国家大学系统中,学术活动更多地面向行业,学术分类遵循行业取向,从而学科尤其是专业的概念是模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学习苏联的模式,专业越分越细,学术取向的学科体系也得以固化下来。基于不同的学术逻辑,不同的学术组织,国内外高校的“学术心脏地带”自然不尽一致。例如,在克拉克那里,“学术心脏地带”并没有明确的“学科”指向,而是指基层的学系、学院等学术组织。正如克拉克在阐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这一要素时指出的,“要抓住改革,一个系接一个系,一个学院接一个学院,建立新的关系,更加强有力地扩展到校外,并且发展第三渠道收入。……学术心脏地带是传统的学术价值观扎根最牢固的地方”[1](P6)。然而,在国内不少学者这里,明确地指出“学科组织是大学的细胞,是大学学术系统的心脏地带”[2](P6)。这里的学科组织,既有克拉克所谓的学系、学院等学术组织,更有在这些学术组织之外按照中国高校学术分类而形成的其他学科化组织,诸如一些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在宣教授这里,更多地强调了后者,以便能够更加直接而又牢固地抓住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

从学科的视角来寻找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确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从其合理性来看,学科是学术的分类,一所大学中的学系、学院以及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其实都是基于学科的,体现了一定的学科类别,可谓高校中的基层学科组织,从而将组织化的学科确定为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并不与作为该词首倡者克拉克的观点相悖。事实上,我国学者在翻译克拉克的某些著作时,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将某些概念译成“学科”,至于其原因,或许正是克拉克论述的这些问题正像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科”。例如,克拉克曾经这样解读大学组织:“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这种一门门的知识称作‘学科’,而组织正是围绕这些学科确立起来的。”[3]在这里,克拉克正是按照我们习惯使用的所谓“学科”视角来寻找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

从其必要性来看,当前中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投入,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举措。在有些高校,人财物等许多资源主要不是按学系、学院等学术组织进行配置的,而是按照学科来配置的。在不少高校,学科建设办公室掌握的办学经费,远远高于教务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许多学科带头人拥有的办学资源以及学术权力,远远胜于二级学院院长、学系系主任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成为一条相对独立的轨道。从而,从国内高校的现实性与特殊性出发,将学科组织直接界定为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概念内涵上实现了中国的本土化改造。只不过,这些学科组织或者说推动学科的组织化,是否只局限于研究中心、实验室而不包括学系、学院等学术组织,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是针对创业型大学学科组织化的办学理念差异,需要在其他论文中再行论述。(www.chuimin.cn)

总之,学科是学术组织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成为我国高校最亮丽的风景线,寻找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要从学科出发。只有从学科出发,才能真正抓住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