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仍然处在翻译介绍、概念辨析乃至伦理价值之争的初级阶段,远未实现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内涵诠释与理论构建。本文从类型划分视角出发,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学界三种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分类观之后,基于其分类体系研究的合理因素,构建了中国创业型大学实践模式图。......
2023-10-05
摘 要: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实践至今没有取得预期进展,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推进中国的创业型大学建设,需要在观念上实现“三个破除,三个树立”:破除大学从属政府的观念,树立大学属于市场主体的观念;破除学历等于出身的观念,树立基于知识本身而学的观念;破除教师“以论文论英雄”的观念,树立实践检验学术业绩的观念。达此目标,中国不仅能够涌现出成功的创业型大学,而且能够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自20世纪末期美国两位学者伯顿·克拉克(B.Clark)和亨利·埃兹科维茨(H.Etzkowitz)提出“创业型大学”概念之后,我国学者很快将此引入中国,并推动国内一批院校例如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先后走上创业型大学道路。克拉克考察的华威大学以及埃兹科维茨观测的MIT、斯坦福等创业型大学,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高举创业型大学旗帜的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与借鉴西方创业型大学的经验,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却没有预期成效[1],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政府还是高校,无论大学教师还是社会大众,均缺乏大学的市场主体意识。当政府在处理其与大学的关系时仍然坚持“管理”而不是“服务”的观念,要让大学面向市场、服务市场、依靠市场就不可能实现,大学及其教师乃至社会大众的观念也同样无法转变,自然办不出富有活力的个性化大学。可见,观念问题还是第一位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仅从观念上的“三个破除,三个树立”出发来探讨创业型大学的建设路径。这种探讨,对于我们今天的“双一流”尤其应用型大学建设,同样是有益的。
一、破除大学从属政府的观念,树立大学属于市场主体的观念
二、破除学历等于出身的观念,树立基于知识本身而学的观念(www.chuimin.cn)
三、破除教师“以论文论英雄”的观念,树立实践检验学术业绩的观念
【注释】
[1]本文原载《当代教育论坛》2017年第6期,详见《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22至128页)。
有关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的文章
[1]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仍然处在翻译介绍、概念辨析乃至伦理价值之争的初级阶段,远未实现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内涵诠释与理论构建。本文从类型划分视角出发,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学界三种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分类观之后,基于其分类体系研究的合理因素,构建了中国创业型大学实践模式图。......
2023-10-05
但是,若从教师转型视角切入,具体而言,这里是从传统教师坚守学术本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出发来研究,可以清晰地发现,创业型大学并不是一个更高级的层次,而只是一种办学类型。对于创业型大学的态度,学界存在两种极端。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大学教师都要致力于学术成果的应用,并非所有大学都要走创业型大学的道路,从而也表明创业型大学只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2023-10-05
[3]确实,他们两人对创业型大学理论均做出了具有开创性价值的重大贡献,可以同时被尊为创业型大学的理论鼻祖。[10]国内学者之所以将创业型大学视为研究型大学的升级版,而否定教学型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的可能性,主要是基于埃兹科维茨最初对于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的理论假设。[12]如果我们将创业型大学仅仅定位于创新型大学,则是对克拉克关于创业型大学内涵的误解。......
2023-10-05
创业型大学必定培养创业型人才,也必定出现且应该出现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创业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所有毕业生都从事创业活动。可以说,创业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创业型人才,不等于创业工作者,只是表明这些人才具备创业潜质。可见,创业型大学培养创业型人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潜质,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或者说创造能力。......
2023-10-05
创业型大学这个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到21世纪初期,国内有一批高校开始向创业型大学迈进。在世界各国的创业型大学纷纷建立与发展之际,梳理创业型大学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提炼观点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2023-10-05
[9]如图1所示,将创业型大学分成创业Ⅰ型、创业Ⅱ型两大类,体现了学术能力与创业能力的非对称性,表明了创业型大学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创业型大学理论大厦的构建提供了方法视角与理论基础。根本原因在于,学界尚未对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界定与类型划分达成普遍共识。......
2023-10-05
“普A”以推动成果转化为努力方向,尽管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创业奖励政策,但是,收效并不明显。相对于“普A”来说,“职B”在创业型大学的道路选择上更为坚定,收效也相对明显。确实,“职B”要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赢得市场,必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例如,“普A”毕业生的创业率,达到13%以上,并且涌现出一批年利润在百万元以上的创业典范。......
2023-10-05
不过,我们也能发现中国学界已有学者从中国案例高校的战略目标定位或者其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出发,研究中国创业型大学的分类问题。当然,这五种模式的划分标准,主要基于学校的战略目标定位或者发展战略重点,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基础,从而无法作为未来更多中国创业型大学的分类依据。......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