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陷入困顿之际,包括政府、学界在内的中国社会各界从2015年开始,普遍主张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学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突破口,同样在于以政策作为关键点的体制问题。总之,创业型大学中国实践的前景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实效紧密相连。如果中国的应用型大学建设难以顺利推进,那么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将会停滞不前。......
2023-10-05
相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家重点大学建设、90年代中期开启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2012年正式启动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来说,“双一流”既承继了以国家作为主导来开展重点大学建设的固有思维,又体现了这次国家重点大学战略的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学科竞争、优胜劣汰。具体说来,“双一流”建设不只关注一流大学的建设,更关注一流学科的建设。例如,2017年9月,国家三部委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共137所高校入选,其中一流大学42所(A类36所、B类6所)、有一流学科的高校95所。显然,学科建设成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同时,“双一流”建设废除了以前的终身制,实行为期五年的动态调整,加强了竞争与激励机制。创业型大学往往以自身优势学科开展学术创业,面向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以体现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与贡献,这正是现代一流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一流学科的成长逻辑。正如眭依凡教授所言,“双一流”建设前景下的世界一流学科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概念,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知识贡献的研究领域。[17]与此同时,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业型大学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被社会与市场所淘汰,必然有着比传统院校面向象牙塔理想更大的紧迫感,自然会进一步强化学科竞争与优胜劣汰的学科建设模式。(www.chuimin.cn)
有关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的文章
在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陷入困顿之际,包括政府、学界在内的中国社会各界从2015年开始,普遍主张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学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突破口,同样在于以政策作为关键点的体制问题。总之,创业型大学中国实践的前景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实效紧密相连。如果中国的应用型大学建设难以顺利推进,那么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将会停滞不前。......
2023-10-05
不过,我们也能发现中国学界已有学者从中国案例高校的战略目标定位或者其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出发,研究中国创业型大学的分类问题。当然,这五种模式的划分标准,主要基于学校的战略目标定位或者发展战略重点,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基础,从而无法作为未来更多中国创业型大学的分类依据。......
2023-10-05
从而不难发现,在中国既有高职高专院校定位于创业型大学[18],也有研究型大学被视为创业型大学[19],更有一批地方本科院校高举创业型大学旗帜。[20]英国华威大学从一所教学型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的成功之路,就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参照。......
2023-10-05
[1]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仍然处在翻译介绍、概念辨析乃至伦理价值之争的初级阶段,远未实现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内涵诠释与理论构建。本文从类型划分视角出发,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学界三种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分类观之后,基于其分类体系研究的合理因素,构建了中国创业型大学实践模式图。......
2023-10-05
我国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实践已经多年,令人遗憾并值得担忧的是,教师转型问题迄今未受应有重视且未见成效。但是,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某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更改了创业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导致该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与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实践误区不无关系。历经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驻足反思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实践模式,梳理出我国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建设的三大实践误区。......
2023-10-05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24]科学研究则是创业型大学实现两大目标的基本手段。在政府核心资助减少的情况下,创业型大学可以凭借良好的教学服务质量、科学研究声誉从社会上获得办学资源,真正成为面向市场办学的法人实体。可见,推进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不仅没有偏离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轨道,而且在不折不扣地走一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2023-10-05
[3]确实,他们两人对创业型大学理论均做出了具有开创性价值的重大贡献,可以同时被尊为创业型大学的理论鼻祖。[10]国内学者之所以将创业型大学视为研究型大学的升级版,而否定教学型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的可能性,主要是基于埃兹科维茨最初对于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的理论假设。[12]如果我们将创业型大学仅仅定位于创新型大学,则是对克拉克关于创业型大学内涵的误解。......
2023-10-05
创业型大学必定培养创业型人才,也必定出现且应该出现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创业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所有毕业生都从事创业活动。可以说,创业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创业型人才,不等于创业工作者,只是表明这些人才具备创业潜质。可见,创业型大学培养创业型人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潜质,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或者说创造能力。......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