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亨利·埃兹科维茨正是从学术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理解创业型大学的。在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学术成果转化普遍被视为创业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型高校独特的历史使命。此后,不少学者将学术资本主义作为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13]总之,学者们普遍将学术资本运作、学术成果转化视为创业型大学的标签,至于这种历史使命是否会带来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2023-10-05
MIT、斯坦福、华威大学在国际上被誉为创业型大学的典范。在实践中,三所高校无不以注重社会服务、推动成果转化、倡导创新创业作为办学特色。例如,在MIT的成立宪章中,就确立了这样的办学宗旨:协助科技进步,并且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的商业应用。[14]1997年,美国波士顿银行发布的《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的影响》(MIT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展示了MIT创新创业的成绩:MIT校友创办的公司遍布全球,仅1994年来看,若视这些公司为一个国家,其创造的财富在全球可列第24位。被誉为“硅谷心脏”“加州发电站”的斯坦福大学,首创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在成立之后的40年里,产生了约2700件专利,完成近3000项许可,累计获得超过13亿美元的许可收入。[15]2012年,查尔斯·埃斯利(Charles Eesley)与威廉(William F.Miller)教授合作开展的一项大规模校友创新创业教育调查显示,约39900家活跃企业的根源都能追溯到斯坦福大学,如果这些公司组成一个国家,该经济体将成为世界十强。[16]至于华威大学,在岗时间长达20年的首任副校长巴特沃斯,不顾一切阻力推行“亲工商界”的办学路线,使其一诞生就走上一条学术创业的道路。在探寻华威大学的成功秘诀时,学界普遍将之归因于“以经营的理念办大学,即用企业的精神办大学”[17]。
创业型大学理念传入中国后,国内一批高校例如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明确提出过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在这些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实践过程中,同样是以注重社会服务、推动成果转化、倡导创新创业作为新的使命与追求。例如,福州大学在国内较早成立了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合作开发等服务工作的校级管理部门,即科学技术开发部。南京工业大学虽然于2013年将“创业创新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更改为“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高水平大学,但是,该校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管理办法》,规定技术入股70%股权归成果完成人所有。截至2014年年底,南京工业大学控股、参股的学科型公司已达100多家,其中4家已经上市,校内参与学科型公司创立的教师50多位,占全校专任教师的3%。[18]浙江农林大学成立了全国独具特色的创业管理处,在几年时间里,该处推出了《浙江农林大学“十二五”创业发展规划》《浙江农林大学关于鼓励和扶持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简称“创业15条”)《浙江农林大学学术创业业绩评价与计算办法》《浙江农林大学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开展创业的实施办法》《浙江农林大学院校两级创业团队组建及认定方案》《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孵化园管理办法(讨论稿)》等大量文件。[19](www.chuimin.cn)
总之,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活动来看,我们已经把学术成果转化作为创业型大学的身份标识。毫无疑问,不少传统型大学亦在提倡学术成果转化、推动学术创新创业,但是,只有创业型大学,将学术成果转化当作高校的一项历史使命,与人才培养有着同样的地位与价值。在创业型大学,科学研究只是手段,成果转化才是目标。有文从其他视角的研究亦表明,相较于传统型高校,创业型大学以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作为自己的组织特性,以知识应用作为自己的办学文化。[20]显然,身处创业型大学内部的教师,作为创业型大学独特使命的履行者,必然以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实现学术成果转化,也就成为彰显创业型大学教师身份的标志性使命。
有关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的文章
显然,亨利·埃兹科维茨正是从学术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理解创业型大学的。在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学术成果转化普遍被视为创业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型高校独特的历史使命。此后,不少学者将学术资本主义作为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13]总之,学者们普遍将学术资本运作、学术成果转化视为创业型大学的标签,至于这种历史使命是否会带来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2023-10-05
[1]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仍然处在翻译介绍、概念辨析乃至伦理价值之争的初级阶段,远未实现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内涵诠释与理论构建。本文从类型划分视角出发,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学界三种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分类观之后,基于其分类体系研究的合理因素,构建了中国创业型大学实践模式图。......
2023-10-05
[3]确实,他们两人对创业型大学理论均做出了具有开创性价值的重大贡献,可以同时被尊为创业型大学的理论鼻祖。[10]国内学者之所以将创业型大学视为研究型大学的升级版,而否定教学型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的可能性,主要是基于埃兹科维茨最初对于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的理论假设。[12]如果我们将创业型大学仅仅定位于创新型大学,则是对克拉克关于创业型大学内涵的误解。......
2023-10-05
不过,我们也能发现中国学界已有学者从中国案例高校的战略目标定位或者其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出发,研究中国创业型大学的分类问题。当然,这五种模式的划分标准,主要基于学校的战略目标定位或者发展战略重点,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基础,从而无法作为未来更多中国创业型大学的分类依据。......
2023-10-05
学科衍生专业,专业组成学院,激活了学院与学科,也必定会激活专业。这亦表明,在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统一的,最终都是利用学术成果,走向市场,服务社会。激活专业,学科建设是前提与基础,课程建设是其载体与体现。也就是说,创业型大学应该“做实学科,做虚专业”。如果一所创业型大学的专业成为坚如磐石般的实体组织,那么所谓的激活专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活”。......
2023-10-05
从观念角度分析,创业型大学存在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可见,学界对于创业型大学的价值认识主要基于高等教育的规律与功能,基于大学的本质和使命,与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教育政策等关系都不密切,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认同或者价值冲突。本文从观念、行为、主体三个不同层面,系统地梳理学界关于创业型大学带来的价值冲突。......
2023-10-05
创业型大学教师的整体转型,不等于创业型大学教师的同步转型。事实上,同步转型既不科学,也不现实,通过重点推进来带动整体转型,是创业型大学引领教师实现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活动,是一种学术创业,一流的学术成果是其活动开展的前提与基础。[27]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型大学只能有重点地推动学术创业。这应该是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方向,亦是创业型大学教师的理想状态。......
2023-10-05
但是,这些只能归为创业型大学诞生的外在动因,而不属于其诞生的内在根源,不能视为其诞生的历史使命。创业型大学之所以能够显示出蓬勃生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独特的历史使命。总之,从历史使命的角度来分析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属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事实上,从现实基础来看,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正是学术资本转化。然而,MIT却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所成功的创业型大学。......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