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指南

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指南

【摘要】:在创业型大学,若以经济指标作为指针,则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21世纪以来,随着创业型大学理论[1]的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了一批创业型大学。当前,要让更多的传统型院校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必须将社会贡献度作为教师转型的重要指针。

摘 要:在传统型大学,以学术业绩作为指针,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在创业型大学,若以经济指标作为指针,则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经济指标比学术指标具有更强烈、更直观的功利性。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要从社会贡献度的角度引导教师转型。当前,至少可以在这样三点上努力:在评价机制上矫正恶性膨胀的逐利动机;淡化数字业绩的宣传,突出社会贡献的介绍;从长远利益上对待大学的学术创业,让利于师。这种努力,对接了创业型大学诞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更加让人们坚信:创业型大学这个名字或许会变,但这种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21世纪以来,随着创业型大学理论[1]的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了一批创业型大学。近来,还有学者提出,创业型大学可以解决我国应用型大学面临的诸多问题,[2]要让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出困境,应该探索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3]尤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社会呼声更加高涨。推进传统型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关键在于实现教师的转型。[4]要实现传统型教师向创业型教师的转型,我们都会关注到教师创业观念的确立、教师评价机制的完善以及师生创业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却往往忽略了我们到底要培养教师什么样的学术创业观。若同样以数字业绩作为指针引领教师的学术创业,那么这只能将创业型大学引入商业化大学、企业化大学之路。显然,这不符合创业型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组织”[5]的基本属性,更不能体现创业型大学诞生的历史使命。当前,要让更多的传统型院校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必须将社会贡献度作为教师转型的重要指针。所谓社会贡献度,在此是指大学教师履行基本职责时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作用、价值与贡献。例如,在人才培养上,贡献度强调教师对学生实际的帮助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影响了学生,而不再单纯以各种工作统合而成的课时数作为衡量标准;在科学研究上,贡献度强调教师的科研成果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实际贡献,而不再是以论文、课题、获奖、专利等学术业绩统合而成的科研分作为评价尺度。总之,贡献度是一种着眼于人与社会本身得以发展的实用型评价观,是一种倡导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取幸福的社会文化观。文化是慢慢形成的,以此来引领教师,并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浮躁的大学学术文化,但是,无论怎样,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否则,那种对数字业绩的过度追求会将我们引入恶性竞争的窘境。在此,试从指引教师发展的现状、强调贡献度的理由以及落实贡献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获得关于创业型大学的新认识。

一、指引教师发展的现状;

二、强调贡献度的理由;

三、落实贡献度的策略;(www.chuimin.cn)

四、重塑创业型大学的形象。

【注释】

[1]本文原载《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第4期,详见《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5至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