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另一方面,创业型大学远未在传统型大学的基础上理顺与协调各种平台之间的关系。创业型大学加快教师从传统型向创业型转向的服务平台建设,并不局限于技术转让办公室、科技园区等常规性的平台建设,还需要从学术生产等基础性平台出发,让教师实现科研转向,最后顺利架设学术生产与成果转化的桥梁。对于创业型大学来说,科学研究是手段,成果转化才是目的。......
2023-10-05
摘 要:在传统型大学,以学术业绩作为指针,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在创业型大学,若以经济指标作为指针,则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经济指标比学术指标具有更强烈、更直观的功利性。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要从社会贡献度的角度引导教师转型。当前,至少可以在这样三点上努力:在评价机制上矫正恶性膨胀的逐利动机;淡化数字业绩的宣传,突出社会贡献的介绍;从长远利益上对待大学的学术创业,让利于师。这种努力,对接了创业型大学诞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更加让人们坚信:创业型大学这个名字或许会变,但这种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21世纪以来,随着创业型大学理论[1]的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了一批创业型大学。近来,还有学者提出,创业型大学可以解决我国应用型大学面临的诸多问题,[2]要让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出困境,应该探索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3]尤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社会呼声更加高涨。推进传统型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关键在于实现教师的转型。[4]要实现传统型教师向创业型教师的转型,我们都会关注到教师创业观念的确立、教师评价机制的完善以及师生创业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却往往忽略了我们到底要培养教师什么样的学术创业观。若同样以数字业绩作为指针引领教师的学术创业,那么这只能将创业型大学引入商业化大学、企业化大学之路。显然,这不符合创业型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组织”[5]的基本属性,更不能体现创业型大学诞生的历史使命。当前,要让更多的传统型院校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必须将社会贡献度作为教师转型的重要指针。所谓社会贡献度,在此是指大学教师履行基本职责时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作用、价值与贡献。例如,在人才培养上,贡献度强调教师对学生实际的帮助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影响了学生,而不再单纯以各种工作统合而成的课时数作为衡量标准;在科学研究上,贡献度强调教师的科研成果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实际贡献,而不再是以论文、课题、获奖、专利等学术业绩统合而成的科研分作为评价尺度。总之,贡献度是一种着眼于人与社会本身得以发展的实用型评价观,是一种倡导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取幸福的社会文化观。文化是慢慢形成的,以此来引领教师,并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浮躁的大学学术文化,但是,无论怎样,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否则,那种对数字业绩的过度追求会将我们引入恶性竞争的窘境。在此,试从指引教师发展的现状、强调贡献度的理由以及落实贡献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获得关于创业型大学的新认识。
一、指引教师发展的现状;
二、强调贡献度的理由;
三、落实贡献度的策略;(www.chuimin.cn)
四、重塑创业型大学的形象。
【注释】
[1]本文原载《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第4期,详见《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5至220页)。
有关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的文章
[3]另一方面,创业型大学远未在传统型大学的基础上理顺与协调各种平台之间的关系。创业型大学加快教师从传统型向创业型转向的服务平台建设,并不局限于技术转让办公室、科技园区等常规性的平台建设,还需要从学术生产等基础性平台出发,让教师实现科研转向,最后顺利架设学术生产与成果转化的桥梁。对于创业型大学来说,科学研究是手段,成果转化才是目的。......
2023-10-05
作为身在创业型大学中的一名推动者、见证者与研究者,本人已经感受到阻力重重。例如,本人曾在某所创业型大学多个二级学院进行调研,听取教师们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困惑与希望。传统型大学转型为创业型大学,最后依靠的力量还是专任教师。由此观之,当前国内对于创业型大学的推动,主要还体现在宣传策动、组织架构、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等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教师转型、科研转向、学术创业、学校转型甚至创业文化形成的目的。......
2023-10-05
如前所述,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不难理解,可谓一种表象形态的常识,难就难在明确现象背后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的高度依存性。因此,本文主要从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的高度依存性出发,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系统与深入的分析,以便在理论上确立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的同一性。......
2023-10-05
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困难,固然有评价机制、平台建设、整体文化等外在的客观因素,但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寻找推进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的钥匙,首先要从教师自身这个内因着手。本文试结合对多所创业型大学调研得出的代表性观点,具体分析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困难的主观因素。......
2023-10-05
“普A”以推动成果转化为努力方向,尽管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创业奖励政策,但是,收效并不明显。相对于“普A”来说,“职B”在创业型大学的道路选择上更为坚定,收效也相对明显。确实,“职B”要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赢得市场,必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例如,“普A”毕业生的创业率,达到13%以上,并且涌现出一批年利润在百万元以上的创业典范。......
2023-10-05
国内那些高举创业型大学大旗的高校,并没有从传统型真正转向创业型,最根本的原因正是教师尚未从传统型转向创业型。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之所以如此艰难,固然有职业价值认同、学术创新能力、个人负荷超重等教师个体自身的主观因素,但是,这些主观因素有不少正缘于客观因素。......
2023-10-05
因此,推动教师从传统型向创业型转变,创业型大学要从人才培养效果与成果转化业绩两个方向开展双轨评价。[2]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建设的愿景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从高校自身角度而言,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建立实现教师转型的有效评价机制。国内那些高举创业型大学旗帜若干年的高校,教师在价值追求与岗位职责上仍然与以前一个样。......
2023-10-05
然而,我国高举创业型大学旗帜的若干所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师招聘这个环节上与传统型院校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连选择具有创业价值认同教师的意识都没有。为了说明创业型大学选聘具有创业价值认同教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分析。然而,这些正是创业型大学在选聘教师时必须特别关注的问题。......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