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资本化办学取向

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资本化办学取向

【摘要】:西方创业型大学理论虽然存在各种流派,且两位创业型大学理论鼻祖亦没有明确其商业化、营利性大学的身份,但是,学术资本化、办学商业性特征在各种创业型大学理论流派或多或少地闪现。[19]从此,创业型大学便与学术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以致国内学者直接将学术资本主义视为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这表明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不能沿用以学术资本主义作为组织特性的创业型大学理论,需要对西方创业型大学理论进行中国化改造与诠释。

西方创业大学理论虽然存在各种流派,且两位创业型大学理论鼻祖亦没有明确其商业化、营利性大学的身份,但是,学术资本化、办学商业性特征在各种创业型大学理论流派或多或少地闪现。克拉克虽然是从组织变革角度研究创业型大学,但在具体案例高校的表述中,体现创业型大学商业化、市场化办学特征。例如,华威大学诞生初期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亲工商路线的斗争史,当学术创业政策获得全校共识之后,该校“顶部切片和交叉补助”的创收分配方案,[15]还被众多创业型大学移植过来调节校内财富不均。在1997年和1999年,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年报集中于两个专题:“商业化”和“使事物发生的科研”。[11]30智利天主教大学创办的电视台,在1999年仍是该校额外储备收入的主要来源:电视广告33%,医疗服务30%,学费20%,政府资金11%。[11]146-147……这就不难理解,国内有学者研究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观时指出,“一种赚钱的意识和创收政策(A Earned Income Policy)成为进取性大学(Proactive University)适者逢生的生存方式”[16]。埃兹科维茨从大学、政府与产业三螺旋关系论述创业型大学,其出发点是推动成果转化,而不是筹措办学经费,但是,追求经济利益与遵循商业规范,自始至终都是埃兹科维茨先生论述的基调。他指出,与传统的科学规范不同,近来越来越多的学术科学家开始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有价产品,同时大学也在为教师研究成果的市场化制订策略。[12]19国内学者普遍将商业性作为埃兹科维茨创业型大学观的重要特征。例如,有学者认为埃兹科维茨将组建公司的能力、学术要素和商业要素整合的能力,当成传统大学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关键标志。[17]还有学者认为埃兹科维茨主张以商业应用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速现有科研成果商业化。[18]当然,从商业性、市场化特征界定创业型大学的代表人物,是希拉·斯劳特(Slaughter Slaughter)与拉里·莱斯利(Larry L.Leslie)两位美国学者。他们在其合著的《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与创业型大学》一书中提出,“学术资本主义”最能体现利益动机向学术界入侵。[19]从此,创业型大学便与学术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以致国内学者直接将学术资本主义视为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20]然而,中国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迈向创业型大学,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文化上,都难以走上商业化的学术创业之路。例如,中国公办大学没有自定学费的权利,缺乏自主花钱的灵活性与主动性;高等教育仍被社会舆论视为公益事业,忙于赚钱创收被批评为不务正业;等等。这表明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不能沿用以学术资本主义作为组织特性的创业型大学理论,需要对西方创业型大学理论进行中国化改造与诠释。(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