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大都具有独立自主面向社会办学的广阔空间与制度保障,而中国大学在诸多方面严重依赖政府,尚未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正如克拉克所言,“公立大学要成为创业型大学,首先要受到国家轻轻的点触,在运行的优势方面,意味着增加而不是减少信任[11]232”。英国虽然是一个保守与传统的国家,但华威大学依然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13]麻省理工学院在走上创业型大学之前,有过激烈讨论。......
2023-10-05
西方创业型大学理论虽然存在各种流派,且两位创业型大学理论鼻祖亦没有明确其商业化、营利性大学的身份,但是,学术资本化、办学商业性特征在各种创业型大学理论流派或多或少地闪现。克拉克虽然是从组织变革角度研究创业型大学,但在具体案例高校的表述中,体现创业型大学商业化、市场化办学特征。例如,华威大学诞生初期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亲工商路线的斗争史,当学术创业政策获得全校共识之后,该校“顶部切片和交叉补助”的创收分配方案,[15]还被众多创业型大学移植过来调节校内财富不均。在1997年和1999年,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年报集中于两个专题:“商业化”和“使事物发生的科研”。[11]30智利天主教大学创办的电视台,在1999年仍是该校额外储备收入的主要来源:电视广告33%,医疗服务30%,学费20%,政府资金11%。[11]146-147……这就不难理解,国内有学者研究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观时指出,“一种赚钱的意识和创收政策(A Earned Income Policy)成为进取性大学(Proactive University)适者逢生的生存方式”[16]。埃兹科维茨从大学、政府与产业三螺旋关系论述创业型大学,其出发点是推动成果转化,而不是筹措办学经费,但是,追求经济利益与遵循商业规范,自始至终都是埃兹科维茨先生论述的基调。他指出,与传统的科学规范不同,近来越来越多的学术科学家开始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有价产品,同时大学也在为教师研究成果的市场化制订策略。[12]19国内学者普遍将商业性作为埃兹科维茨创业型大学观的重要特征。例如,有学者认为埃兹科维茨将组建公司的能力、学术要素和商业要素整合的能力,当成传统大学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关键标志。[17]还有学者认为埃兹科维茨主张以商业应用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速现有科研成果商业化。[18]当然,从商业性、市场化特征界定创业型大学的代表人物,是希拉·斯劳特(Slaughter Slaughter)与拉里·莱斯利(Larry L.Leslie)两位美国学者。他们在其合著的《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与创业型大学》一书中提出,“学术资本主义”最能体现利益动机向学术界入侵。[19]从此,创业型大学便与学术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以致国内学者直接将学术资本主义视为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20]然而,中国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迈向创业型大学,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文化上,都难以走上商业化的学术创业之路。例如,中国公办大学没有自定学费的权利,缺乏自主花钱的灵活性与主动性;高等教育仍被社会舆论视为公益事业,忙于赚钱创收被批评为不务正业;等等。这表明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不能沿用以学术资本主义作为组织特性的创业型大学理论,需要对西方创业型大学理论进行中国化改造与诠释。(www.chuimin.cn)
有关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的文章
西方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大都具有独立自主面向社会办学的广阔空间与制度保障,而中国大学在诸多方面严重依赖政府,尚未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正如克拉克所言,“公立大学要成为创业型大学,首先要受到国家轻轻的点触,在运行的优势方面,意味着增加而不是减少信任[11]232”。英国虽然是一个保守与传统的国家,但华威大学依然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13]麻省理工学院在走上创业型大学之前,有过激烈讨论。......
2023-10-05
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确定为学术资本转化,既是一种事实判断,也是一种价值判断。于是,只有学界明确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界定为学术资本转化,才能推动创业型大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朝既定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理论预设下,我们必须明确学术资本转化带来的社会价值,以此表明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意义与发展前景。......
2023-10-05
事实上,学界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是有过界定与讨论的。一种观点认为,创业型大学注重商业运作,相当于企业化大学,学术资本主义可谓其组织特性。[13]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了创业型大学追求经济效益的利益诉求,为体现其与传统型大学的显著区别,不少学者直接将学术资本主义视为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当然,国内不少学者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归于学术资本主义确有学理依据。......
2023-10-05
近几年,学界普遍使用学术创业说明学术的资本化、商业化现象。创业型大学以学术创业作为身份标识,就是要创造一切可能,“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31],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然而,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不以直接筹措经费作为建设动因,而是要从“学术创业”的丰富内涵出发,走一条间接筹措办学经费的发展之路。......
2023-10-05
就创业型大学建设来说,在我国推行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谓阻力重重,其中最大的阻力之一也正是这种思想观念问题。如果将教学服务也视为一种学术产品的话,大学的产品就是学术成果,亦即创业型大学理论研究中的学术资本。因此,一所高校迈上创业型大学的道路,致力于学术成果的市场化,这是知识有价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深刻反映与时代体现,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意义深远。简言之,知识有价是实现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2023-10-05
不过,学界在研究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转化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很少看到作为创业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作为与贡献。例如,创业型大学强调学术资本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不意味着要由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三,知识有价是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转化的理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服务领域必定会让学生承担全部教育成本。......
2023-10-05
相对于传统型高校来说,创业型大学的这三种转化工作更为彻底与全面,成为学校的主旋律。从前面的理论分析来看,创业型大学正是当前有利于推进这三大转化工作的实践平台。总之,学术资本转化既是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也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笔者曾称之为创业型大学的外部着力点[12]。仅凭这一点,使得创业型大学明显区别于其他各类大学。如果不能抓住这一点,也就没有把握创业型大学的灵魂与实质。......
2023-10-05
20世纪末,创业型大学理论一经诞生便被传入中国,并且在21世纪初推动国内一批普通本科院校迈入创业型大学道路。但是,时至今日,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1]形成了中西创业型大学的南橘北枳现象。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创业型大学中国化研究进程中,至少存在以下关系重大的理论误解。......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