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政策措施与改革路径

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政策措施与改革路径

【摘要】: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交流的较多的,还是相关高校在建设创业型大学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不同的高校推出了不同的实践模式,在政策措施上和改革路径上体现出不同的学校特色。他提出,实施敏捷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性和适应性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重要内容。尽管经验交流非常活跃,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才刚刚起步,并且离理想的创业型大学还有相当距离。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交流的较多的,还是相关高校在建设创业大学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不同的高校推出了不同的实践模式,在政策措施上和改革路径上体现出不同的学校特色。在实践探索的高校层次上,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有纯教学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的层次;在学校类型上,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行业性院校,既有公办性大学,也有民办性高校,等等。这些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高校的案例蓝本,体现了创业型大学建设改革内容的丰富性和改革路径的多样性。

例如,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晓东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做法,总结了浙江大学通过知识资本化,包括创新衍生公司、技术和决策咨询、技术转移,大学、企业和政府的协同创新,形成混成组织等三种形式的学术创业来服务社会的核心路径,并提出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有借鉴意义和有利于未来实施的中国特色与发展路径,具体包括五条:第一,学术创业的理念的确立源于内外部需求的共同推动;第二,学术创业的途径选择是政府拉动下的自主选择;第三,协同发展是我国研究型大学现实路径选择的内在逻辑;第四,创业性的演变是基于学科特点的非线性路径;第五,政府主导的大学、企业、政府合作框架是中国模式形成的一个现实背景。

宣勇教授归纳和总结了浙江农林大学两年多以来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本土化探索:将建设创业型大学明确列为学校的定位和愿景,明确了学校的使命在于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同时要在这个领域开展学术创业;制定了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到11个子规划,再到各学院发展规划和各学科发展规划的一整套规划体系,绘就了一幅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精美蓝图;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

绍兴文理学院校长叶飞帆教授从该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实践,探讨了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途径。他提出,实施敏捷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性和适应性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重要内容。采用虚拟组织的方式来构建本科专业,以实体性的学科来支撑非实体性的本科专业,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快速地低成本地进行专业调整,来满足社会对专业的需求。采用大规模定制的方式来改革课程体系,就能够同时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能够多品种多样化,甚至个性化,又能够控制办学成本,产生规模效益,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在成本受控情况下培养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在当今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阶段,改革学术资源的配置模式和学术组织的体系结构也是创业型大学建设加快转型的重要手段。应晶教授认为,应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和顶层设计中融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以推动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一种有迁移价值的能力和态度,进而让学生在瞬息万变之未来具备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技术转化、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要建设形成一些技术型的创业综合体,包括推进创业管理专业方面的建设,设立创业教育学院。另外,打造优质的创业教育环境,包括建立学生技术性项目+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创业导师引导+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复合型主体推动的创业孵化体系,强调二次创业,以校友的成功创业来引领院内学生创业,开拓从创业团队实践到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资源等。

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执行校长陈厥祥教授从该校构建螺旋创业教育新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特色创业型大学的万里样本;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何向荣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创业管理处处长刘志坤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院长朱华兵教授等,各自从本校的创业实践出发,介绍创业政策、办学成绩以及基本经验,为创业型大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研究素材。(www.chuimin.cn)

尽管经验交流非常活跃,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才刚刚起步,并且离理想的创业型大学还有相当距离。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的沃里克大学,亚洲的新加坡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等一大批成功的创业型大学,都表明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任重道远。对于我国高举创业型大学大旗的地方院校来说,或许要分步推进,首先致力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以及应用性成果的研究,然后再在技术转移办公室、大学创业园区甚至直接创办学科性公司的基础上,直接面向市场,推进学术创业。

【注释】

[1]本文原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9期,详见《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1至78页)。

[2]本文与龙春阳、单海雁合作,原载《教育与考试》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