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八个基本观点

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八个基本观点

【摘要】:目前,主要依靠文凭作为商品,并以赚取学费为主的营利性大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型大学。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与外延,学界见仁见智。从而,笔者认为,所谓创业型大学,就是指那些将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于一体的大学,即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倡导学术创业、推动成果转化的大学。

摘 要:在推动创业大学建设的热潮中,有一些基本观点需要达成共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不是学术资本主义,而是学术资本转化,这是创业型大学的灵魂所在;传统型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不等同于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创业,但属于创业型大学的过渡形态;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三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前面两者都可以转化为创业型大学,后面两者属于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创业型大学并不意味着每位学生都要去创业,并不意味着一所大学每位教师都要直接推动学术成果转化。目前,主要依靠文凭作为商品,并以赚取学费为主的营利性大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型大学。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与外延,学界见仁见智。在众多的概念界定中,有一个定义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创业型大学的外显特征与运行逻辑。这个定义是:所谓创业型大学,是指对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做出积极回应,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从而获取自身发展动能的新型大学。(王钟斌,2012)不过,笔者试图从其使命与贡献的角度来赋予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如果说,教学型大学的基本使命是传承知识,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是创造知识并传承知识,那么,创业型大学的使命则是创造知识、传承知识与应用知识的合一,着眼于积极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从而,笔者认为,所谓创业型大学,就是指那些将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于一体的大学,即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倡导学术创业、推动成果转化的大学。应该说,仅从定义本身还不足以让我们对创业型大学实质有更深更全的了解,在辨别具体某所高校是否属于创业型大学时仍然难以胜任。为了更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何谓创业型大学,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本文再对创业型大学的定义进一步做如下分析:

一、学术成果转化是创业型大学的灵魂;

二、传统型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可谓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的萌芽;

三、社会关注的不应该是大学教师通过学术创业致富,而是学术成果在多大程度上服务了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都可以转化为创业型大学;

五、目前以赚取学费为主的不少营利性大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型大学;(www.chuimin.cn)

六、创业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划分是相对的;

七、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是一种并列而不是递进关系;

八、创业型大学并不意味着每位学生都要去创业,并不意味着一所大学每位教师都要直接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注释】

[1]本文原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9期,详见《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1至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