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消长:从学术资本转化的视角

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消长:从学术资本转化的视角

【摘要】:从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来看,创业型大学将以推动学术资本转化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与独特使命,从而必定会强化商业文化在大学中的地位与影响,造成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消长。对于讲求实效、崇尚应用的创业型大学来说,将完善甚至扭转评价激励机制,重视学术成果的应用,彰显具有市场前景的应用研究,从而忽视应用成本过高的基础研究。

所谓商业文化,是一种基于买卖关系、追求最大利润的文化。所谓学术文化,是一种基于学术自由、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文化。无论从价值取向,还是从运行轨迹来看,两种文化都是有所区别的。过于弘扬商业文化,必定以功利性的利润空间作为目标导向,消减学术文化的自由与求真;过于弘扬学术文化,必定以非功利性的科学贡献作为目标导向,消减商业文化的经济回报与投入产出之要求。可见,从文化内涵来看,两种文化就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存在冲突与矛盾的一面。

当商业文化作为一种行事准则进入大学之后,外在的商业文化与大学内在的学术文化就构成一对矛盾,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两者的消长,最终影响大学学术文化的发展。从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来看,创业型大学将以推动学术资本转化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与独特使命,从而必定会强化商业文化在大学中的地位与影响,造成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消长。于是,在传统的教学与研究、学术与行政的文化冲突基础上,形成了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行政文化的新的冲突。[7]不过,在高校,行政文化应该服务与服从于学术文化,不属于办学的一种价值取向,不应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可以说,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及利用自身优势服务社会,应该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高校最大的政治。对于创业型大学的行政管理来说,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最大限度实现学术成果转化以及注重提高办学效率的任务要求。这些任务要求,都属于学术文化范畴。可见,从办学的价值诉求来看,我们在考察高校文化冲突时,不需要分析行政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关系,只需从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出发。

从学术资本转化的角度来看,高校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消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学术创业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消长。在传统大学,教师可以专注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但是,在创业型大学,无论高校提供什么样的学术成果转化平台,教师必须消耗较多时间关注市场需求,甚至直接参与成果的试验与应用。显然,在同样的工作强度下,创业型大学教师在科学研究尤其教书育人上的投入相对会减少,与大学的特殊使命与永恒主题——人才培养——在时间上相冲突。(www.chuimin.cn)

其二,忽视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同样具有实践价值与应用前景,只是相对于应用研究来说,转化为市场产品的过程较长、成本较高。对于讲求实效、崇尚应用的创业型大学来说,将完善甚至扭转评价激励机制,重视学术成果的应用,彰显具有市场前景的应用研究,从而忽视应用成本过高的基础研究。

其三,创业型教师与传统型教师的对立。在传统大学,教师的地位与收入差距主要以学术水平作为衡量标准,而且收入差距并不大,大家往往能够心平气和地理解与接受。但是,在创业型大学,教师的地位与收入差距不再以学术水平作为主要依据,而是以学术创业绩效作为重要标尺,并且收入差距相当悬殊。学术创业绩效虽然与学术水平具有相关性,但更主要的是与学科应用取向有关。也就是说,学术能力最强的教师,不一定是学术创业绩效最大的教师;发展程度最高的学科,不一定是学术创业绩效最多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一所创业型大学内部就容易出现高收入创业型教师与低收入传统型教师的文化冲突,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影响到学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