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实现全面而又彻底的学术资本转化,知识有价是其理论基础;而且,只有遵循学术产品的市场交换原则,才能更好地彰显创业型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对此,研究创业型大学的学者们,普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2023-10-05
摘 要:亨利·埃兹科维茨与伯顿·克拉克是创业型大学理论的两位奠基者,我们不能将他们个别化或阶段性的观点当成创业型大学的全部内涵。创业型大学的存在价值在于其推动知识应用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在确立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时,不宜选择注重商业运作的学术资本主义,而应该选择突出历史使命的学术资本转化。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资本转化,不仅包括学术资本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包括学术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学术资本”“人力资本”均属于不含特殊情感或者价值倾向的中性词,仅仅表明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创业型大学在教学服务领域强调学术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亦即实现教学服务产品向个体内在素质的转化,这是以“学术资本转化”统合创业型大学内外部两个着力点并且确立其作为创业型大学组织特性的一种理论创新。
20世纪末,创业型大学理论一经诞生便被传入中国,并且在21世纪初推动国内一批普通本科院校迈入创业型大学道路。但是,时至今日,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1]形成了中西创业型大学的南橘北枳现象。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2]创业型大学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之所以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南京工业大学于2013年更改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缺少适切性的创业型大学理论。这种理论的缺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未能全面而又准确地把握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尤其未能抓住其精神实质;其二,未能结合中国实际对西方创业型大学理论进行诠释与改造,构建创业型大学理论的中国流派。本文从反向研究的新角度,对中国学界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理论误解进行一次梳理与论证,以期我们对创业型大学内涵有更加准确的领会与正确的理解。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创业型大学中国化研究进程中,至少存在以下关系重大的理论误解。(www.chuimin.cn)
有关创业型大学研究散论的文章
创业型大学实现全面而又彻底的学术资本转化,知识有价是其理论基础;而且,只有遵循学术产品的市场交换原则,才能更好地彰显创业型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对此,研究创业型大学的学者们,普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2023-10-05
学术资本主义从营利动机出发,其精神实质乃是学术创收、商业运作、逐利动机等功利性的利益诉求,容易将创业型大学引向创收型大学。[1]在这些学术观点中,一些学者认为“学术资本主义是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2]。在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改革热潮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正确理解与准确运用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明确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不是学术资本主义,而是学术资本转化。......
2023-10-05
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确定为学术资本转化,既是一种事实判断,也是一种价值判断。于是,只有学界明确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界定为学术资本转化,才能推动创业型大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朝既定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理论预设下,我们必须明确学术资本转化带来的社会价值,以此表明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意义与发展前景。......
2023-10-05
就创业型大学建设来说,在我国推行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谓阻力重重,其中最大的阻力之一也正是这种思想观念问题。如果将教学服务也视为一种学术产品的话,大学的产品就是学术成果,亦即创业型大学理论研究中的学术资本。因此,一所高校迈上创业型大学的道路,致力于学术成果的市场化,这是知识有价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深刻反映与时代体现,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意义深远。简言之,知识有价是实现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2023-10-05
推动传统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目的,最能体现办学主体对于创业型大学的价值追求。但是,中国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正如前文分析指出,着眼点不可能是直接筹措办学经费,而只能是实现学术资本转化,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度。作为一种办学类型的创业型大学,正是为推动学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设,在此核心价值指引下呈现“学以致知”的学术本位文化。......
2023-10-05
相对于传统型高校来说,创业型大学的这三种转化工作更为彻底与全面,成为学校的主旋律。从前面的理论分析来看,创业型大学正是当前有利于推进这三大转化工作的实践平台。总之,学术资本转化既是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也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笔者曾称之为创业型大学的外部着力点[12]。仅凭这一点,使得创业型大学明显区别于其他各类大学。如果不能抓住这一点,也就没有把握创业型大学的灵魂与实质。......
2023-10-05
基于不同的学术逻辑,不同的学术组织,国内外高校的“学术心脏地带”自然不尽一致。在宣教授这里,更多地强调了后者,以便能够更加直接而又牢固地抓住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从学科的视角来寻找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确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从国内高校的现实性与特殊性出发,将学科组织直接界定为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概念内涵上实现了中国的本土化改造。......
2023-10-05
[1]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仍然处在翻译介绍、概念辨析乃至伦理价值之争的初级阶段,远未实现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内涵诠释与理论构建。本文从类型划分视角出发,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学界三种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分类观之后,基于其分类体系研究的合理因素,构建了中国创业型大学实践模式图。......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