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转化:研究散论

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转化:研究散论

【摘要】:创业型大学实现全面而又彻底的学术资本转化,知识有价是其理论基础;而且,只有遵循学术产品的市场交换原则,才能更好地彰显创业型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对此,研究创业型大学的学者们,普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摘 要:创业大学的学术资本转化,是基于组织的一种使命与责任,成为大学的一项中心工作,有着区别于其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特征。创业型大学实现全面而又彻底的学术资本转化,知识有价是其理论基础;而且,只有遵循学术产品的市场交换原则,才能更好地彰显创业型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创业型大学推进学术资本转化,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一是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二是针对校外学习者的教学服务;三是针对校内学习者的教学服务。尤其是第三种转化工作,属于学术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亦即实现教学服务产品向个体内在素质的转化,该种转化工作不仅显得疲软,而且最容易被忽略,这正是当前部分大学课堂缺乏活力、创业型大学备受质疑的症结所在。

作为一种高校类别与身份标识,创业型大学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至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高等教育财政紧缩与知识经济曙光初显。一方面,大学面临财源紧缩,依赖政府资助的渠道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本,知识经济曙光的降临为大学实现学术资本的市场化提供了契机。于是,在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创业型大学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诞生。从这里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逻辑之一就是不断推动学术资本的转化,然后从市场上获得相应的物质与信息资本,进而开展新一轮的学术生产与成果转化。对此,研究创业型大学的学者们,普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作为区别于传统型院校的身份标识,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资本转化远远没有被学界予以充分论证与阐释,不少学者甚至将学术资本主义作为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1]。在论证“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即为学术资本转化而不是学术资本主义”[2]之后,本文拟对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资本转化做进一步的阐释。(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