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英语教师评价旨在促进英语教师在专业上有所改进、提高和发展,通过评价帮助和促进英语教师找出差距、改进工作、提高质量、实现发展。这一评价观认为,英语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英语教师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英语教师协调发展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发展性英语教师评价必须走上系统化、正规化、客观化的轨道才能实现其真正目的。......
2023-10-04
反思性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中迅速兴起的一门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和肖恩等人对反思活动的论述。杜威将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认为反思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景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景问题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本质上具有反思性质。肖恩则将反思分为“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两种。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或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上,或发生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一切的思考中。同样反思也可能发生在教学行动过程中,即“在行动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有与情境的反思性对话,在教学时,教师常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反应和知觉,教师必须考虑这些反应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熊川武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一)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创新
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是最早对反思问题作系统论述的,他关于反思型思维及如何培养反思型教师的研究影响深远。在杜威看来,反省思维为求知的最好方式,它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形式的知识,根据其支持理由和倾向得出的进一步结论,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和细致缜密的思考”。反思性思维与那种盲目顺从于传统和权威的常规思维不同:常规行为基本上是由传统、权威和冲动所决定的,而反思性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反思性思维不是沉思默想,而是指思想从经验到人的活动结果再回到原先的尝试的假设和猜测的活动。
杜威关于反思性思维的理论为教学创新提供了理据,反思性教学使教师从单纯冲动和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使教师的行动更加深思熟虑,具有预见性并按照目的去计划行动。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创造力,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遇到困惑和疑问,产生真实的问题,激发研究动机,从而行动起来,收集知识资料和实地观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来验证想法,并积累教学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成为教师个人进行创新教学的基础。当然,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创新教学需要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和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www.chuimin.cn)
(二)肖恩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和反思性教学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是美国学者唐纳德·肖恩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受到两种理论的支配和影响:一种是公共理论,另一种是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公共理论是指脱离产生主体,借助于语言、言语和文本等载体在公共领域得以传播,为某类群体或整个人类所共享的理性认识成果;个人实践理论是指尚未脱离产生主体,贮存于个人头脑中,为个人所享有并在个人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理性认识成果。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是一种隐藏在教师身上的个人有关课堂教学和生活经验的认知,又被称为行动中的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实践知识和教学隐喻等。教师所掌握的公共理论要对教学实践发挥作用,必须经过教师的内化和吸收,与个人已有知识、经历以及教学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经过批判性分析并升华为教师个人实践理论之后,才能服务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事实上,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运用不同的个人实践理论实施着他们的教学。
公共理论转化为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最重要途径是反思性教学。教师是一个反思型实践者,教学实践在形成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肖恩认为,教学实践应包括两种反思行为,一种是“对行动的反思”,即课前与课堂教学的思考、计划和课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另一种是“行动中的反思”,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出乎意料的问题做出反应,并试图解决问题,对教学进行调整。两种反思行为相辅相成,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形成,推动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当反思实践者发现行动的结果和目的存在差距,或者在实施行动计划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时,反思型教师往往会对问题做出即时反应,试图解决问题,并在课后针对问题和问题的处理效果做出思考,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反思型教师往往会在同事之间讨论解决办法,交流心得,对问题的思考和观察也会变得更加系统,甚至会把它作为课题进行长期研究,并把通过反思而形成的研究成果放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不断地对行动计划做出修改,以期能使行动结果和行动目标一致。这样在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行动前、行动后和行动中),教师的反思无处不在,而通过反思形成的个人实践理论反过来可以指导下一轮的教学行动。随着个人实践知识的积累,教师会意识到反思实践使生成的教学理论更加系统化,让它接受实践的检验,反过来可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有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的文章
发展性英语教师评价旨在促进英语教师在专业上有所改进、提高和发展,通过评价帮助和促进英语教师找出差距、改进工作、提高质量、实现发展。这一评价观认为,英语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英语教师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英语教师协调发展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发展性英语教师评价必须走上系统化、正规化、客观化的轨道才能实现其真正目的。......
2023-10-04
教师专业发展对参与师范教育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师具有双重含义:一层含义是高校英语教师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另一层含义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高等专门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发展。由于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大影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推动其他各级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2023-10-04
《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二)对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挑战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还要求英语教师改变学生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
2023-10-04
英语教师评价动力是促使英语教师参与和开展评价活动的作用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要适当吸收传统英语教师评价中奖惩机制的积极因素,使奖惩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充分体现了对英语教师劳动的尊重,在占有大量评价信息和双方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从长远利益来看,英语教师获得专业发展与获得奖励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专业发展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2023-10-04
目前英语教师评价实践中有以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为主要依据的评价倾向。(二)英语教师评价的核心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是评价中的“他评”,都是英语教师评价中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即都是利用外部的压力、外部的要求来刺激和规范英语教师的行为。......
2023-10-04
具体而言,从个人知识观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教师专业知识的个体性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不是一种纯粹理性、自然科学式的知识,而是一种充满着个性特征和个人智慧的个人知识。可见,教师专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种对话性的知识,通过交流、对话能够变得更加“专业”。......
2023-10-04
个人知识观的知识发展观指出,要密切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生长点,即教师自主成长及获得深刻体验的教育现场。另外,PDS学校模式还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可以有机会与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而且由于实习师范生为教师分担了一部分工作,他们就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2023-10-04
提高英语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首先从提高英语教师的职前培养水平着手,即从提高在校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着手。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师范教育培养和培训适应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新型教师,因此,从事教师教育的高校英语教师除了上好各自承担的专业课程之外,应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解英语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把新课程的内容融入在校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
2023-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