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是一个需要个体本身长期努力和各种促进个体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在我国,承担培养英语教师的主要机构是师范类大学和学院。这种英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改革,无疑是为了形成一种更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也就是说,英语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与学校的英语教师评价工作伴随始终的。......
2023-10-04
当前,许多学校正在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教育的做法,努力建设教师学习文化,帮助教师在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平台上成长。可以说,建设教师学习文化,营造教师学习文化氛围,是一个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非常有价值的学校建设目标。
(一)教师学习的特征
1.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
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专业发展性的行动学习,能很好地把实践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部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又在学习中得到解决。因此,教师的学习就是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教师的行动学习的涵义包括: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行动学习基于的问题往往是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和有待解决的实践性问题,因此,问题的解决往往能够促进学校以及教师的发展。
2.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
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学习就是情境性的认知,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知识与其运用的情境,离开情境的知识学习,只能是记忆一些没有意义的呆滞知识,不能和个人经验与现实社会产生联系,因此不可能产生迁移和实践运用的效果。所以教师的学习也是一种情境性学习。各国师资培训的经验也表明,教师的有效学习不是纯概念的识记和新理论的接收,而是在生动、鲜活的案例背景下的情境学习。
3.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
教师的学习是反思性学习,而不是全纳性填充。从遵循专家提出的理论转向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是教师的工作性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实要求,只有教师自身的研究和反思才能触及教学实践的本身。教师反思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策略,是对教师专业角色的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经验加反思是教师学习的法宝,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合作和交往的过程。教师学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合作学习。在教师合作学习中,教师之间的差异就是教学资源,差异就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有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的新观念最多是从自己的同伴那里学来的。在合作氛围浓厚的学校,90%的教师这样认为,在合作氛围淡薄的学校,教学的思想状态总体上往往停滞不前。”基于群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1)表现型的合作学习:读书汇报会、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示等。(2)指导型的合作学习:校外专家、学科带头人、教研员对教师的指导。(3)研究型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等。(www.chuimin.cn)
(二)教师学习文化的构成
教师学习文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教师对学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由教师个体的终身学习、团队的合作学习和整个学校的组织学习构成。教师学习文化具有包容性,它可以容纳不同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教学模式和行为;教师学习文化同时又具有动态性,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而发展,以构建适应个人与社会和谐并存、共同发展的文化体系;教师学习文化更具有开放性,向社区、家庭、网络开放,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1.个体学习
当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激烈的竞争充斥于学校内外环境时,教师要能够选择适合自身成长发展的路径,积极应对环境的挑战,克服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不断地持续学习与发展。教师的个体学习,是学习文化的基础构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和源泉,教师在个体学习中要逐渐建立起独立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等。
2.团队学习
现实中,仅仅通过教师个体学习是难以形成教师学习文化的,教师学习文化的形成要建立在团队学习的基础上。从教育实践来看,团队学习的方式比个体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当学习成为一种互动的过程,教师个体能借助各种沟通形式分享团队内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团队学习,不是参与者个人智慧的叠加,而是集体智慧的碰撞。这种碰撞会带来参与者原有认识的超越,生成新的观念。
3.组织学习
从学校整体来讲,教师的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只是一个学校内部的学习,学校还需要以系统的思维方式整合存在于学校内部的各种力量使学校保持整体优势。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学习帮助提高了个人及教师小群体素质,但学校文化水准的提升才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只有学校获得比其他学校更快更强的学习能力时,其优势才能保证,才有希望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应变的能力,提升学校自身价值。因此,学校的学习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学习文化的塑造,既是学校组织发展的催化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成果,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学校一旦有自己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文化决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并为其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营造民主、开放、互动、和谐的教师学习文化,是实现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前提。在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中,教师可以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
有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的文章
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是一个需要个体本身长期努力和各种促进个体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在我国,承担培养英语教师的主要机构是师范类大学和学院。这种英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改革,无疑是为了形成一种更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也就是说,英语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与学校的英语教师评价工作伴随始终的。......
2023-10-04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质量。人文精神的缺失成为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笔者就某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较明显地反映了当今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问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英语教师的价值导向和事实导向出现了偏差。......
2023-10-04
教师专业发展对参与师范教育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师具有双重含义:一层含义是高校英语教师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另一层含义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高等专门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发展。由于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大影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推动其他各级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2023-10-04
《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二)对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挑战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还要求英语教师改变学生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
2023-10-04
个人知识观的知识发展观指出,要密切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生长点,即教师自主成长及获得深刻体验的教育现场。另外,PDS学校模式还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可以有机会与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而且由于实习师范生为教师分担了一部分工作,他们就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2023-10-04
根据学科教学知识涵义容易发现,学科教学知识的来源很多。(一)学科教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两条途径。经验经过反思、再实践、扬弃和提炼就会逐步上升为学科教学知识层级了,从而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教研组或教研室组织的观摩教学或公开课活动同样是重要的增进学科教学知识的二专业活动。......
2023-10-04
目前英语教师评价实践中有以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为主要依据的评价倾向。(二)英语教师评价的核心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是评价中的“他评”,都是英语教师评价中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即都是利用外部的压力、外部的要求来刺激和规范英语教师的行为。......
2023-10-04
就以上观点来看,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虽然存在分歧,但也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其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突出表现,在于由关注教学到关注学生的转变,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师范教育应纳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来,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最后,已有的研究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这一事实。实际上,教师专业发展不存在终点。......
2023-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