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观的知识发展观指出,要密切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生长点,即教师自主成长及获得深刻体验的教育现场。另外,PDS学校模式还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可以有机会与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而且由于实习师范生为教师分担了一部分工作,他们就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2023-10-04
从个人知识观角度探讨教师专业知识的特征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第一,重视教师的个人知识,强调教师是拥有知识的主体;第二,将教师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这里的教师专业知识不再是高空中的某种“理论”,而是能够被教师所真正拥有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的知识。可以说个人知识观是在“实用”的层面上探讨教师专业知识问题。具体而言,从个人知识观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种个体性的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既具有普遍性,更有着鲜明的个体性特征。教师专业知识的个体性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不是一种纯粹理性、自然科学式的知识,而是一种充满着个性特征和个人智慧的个人知识。纯粹的理论知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知识,是外在的、抽象的、绝对的,与实际教学联系不大,不能完全有效地指导纷繁复杂的实践活动,教师在使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个人的个性、经验、价值等因素加以理解、选择和使用,在自己的经验之上、纯粹理论知识之下建构合理的个人知识。教师的这种个体性的知识是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的分水岭,专业型教师的个体性知识一般更加丰富、灵活、合理,所以应该克服传统上排斥教师个体在知识发展中作用的观点,而将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看成是教师个人知识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www.chuimin.cn)
实践性的知识指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感知、辨别和顿悟而产生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知识。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涉及很多因素,具有高度的情境性,教师势必会对各种教学情境产生一些体会和心得。这些体会和心得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行为,成为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即便是教师在学习某种现成的理论时,也不可能单纯依靠“传授”就信服并掌握该理论,必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相联系,否则这种“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单纯的理论知识对充满活力、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教育教学情境来说显然是不充分的,这就需要教师随时进行加工改造,生产在实践中易于应用的知识。可见,教师专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然而以往的知识观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关于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忽视教师知识的实践性,在教师教育中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利用这些理论化的知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的现象。
(三)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种对话性的知识
知识的对话性是指拥有知识的主体可以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以求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传统的教师知识观将知识看作是真理、权威,让不同的教师学习同一种符号体系表达的“公共知识”,认为教师只需要无条件地接受这些知识就可以了,公共知识是不含有教师个人特征的知识,是呆板、空洞而缺乏生机的,与教师鲜活的实际工作环境相去甚远,教师只能临时“记住”它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互相交流的需求和愿望。所以,虽然这种知识是可以言传的,但却是缺乏对话性的。个人知识观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是通过实践形成的个体性的知识,与个人不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包含有大量的个人加工的成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这些知识是真正影响课堂的知识,所以他们需要互相切磋与交流,从而不断发展与提高。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种对话性的知识,通过交流、对话能够变得更加“专业”。
有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的文章
个人知识观的知识发展观指出,要密切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生长点,即教师自主成长及获得深刻体验的教育现场。另外,PDS学校模式还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可以有机会与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而且由于实习师范生为教师分担了一部分工作,他们就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2023-10-04
《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二)对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挑战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还要求英语教师改变学生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
2023-10-04
教师专业发展对参与师范教育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师具有双重含义:一层含义是高校英语教师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另一层含义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高等专门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发展。由于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大影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推动其他各级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2023-10-04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英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受学生欢迎,能够给学生带来人生启迪的博学多识的英语教师。因而,个体实践知识是区分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主要标志。......
2023-10-04
英语教师评价动力是促使英语教师参与和开展评价活动的作用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要适当吸收传统英语教师评价中奖惩机制的积极因素,使奖惩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充分体现了对英语教师劳动的尊重,在占有大量评价信息和双方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从长远利益来看,英语教师获得专业发展与获得奖励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专业发展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2023-10-04
目前英语教师评价实践中有以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为主要依据的评价倾向。(二)英语教师评价的核心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是评价中的“他评”,都是英语教师评价中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即都是利用外部的压力、外部的要求来刺激和规范英语教师的行为。......
2023-10-04
提高英语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首先从提高英语教师的职前培养水平着手,即从提高在校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着手。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师范教育培养和培训适应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新型教师,因此,从事教师教育的高校英语教师除了上好各自承担的专业课程之外,应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解英语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把新课程的内容融入在校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
2023-10-04
发展性英语教师评价旨在促进英语教师在专业上有所改进、提高和发展,通过评价帮助和促进英语教师找出差距、改进工作、提高质量、实现发展。这一评价观认为,英语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英语教师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英语教师协调发展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发展性英语教师评价必须走上系统化、正规化、客观化的轨道才能实现其真正目的。......
2023-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