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视角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视角

【摘要】:《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二)对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挑战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还要求英语教师改变学生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

英语教学体制的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挑战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行为。英语课程体制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英语教育教学观念。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英语课程都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并注重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种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把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定位。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通过英语教学,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外语的人文性教育功能。英语新课程体现了外语的人文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外语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学习和掌握外语,能够推动思维的发展,使思维内容日益丰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2)学习外语有助于相互理解。21世纪是一个知识剧增的时代。学习外语有利于公民更加全面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并加深对本民族和本国文化与传统的理解。

(3)学习外语有助于学生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外语的机会,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和热情,并通过外语课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除了设置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语言目标外,《课程标准》还设置了一些非语言目标,如情感态度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备条件。

英语新课程体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英语教师在实现英语语言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须重视促进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www.chuimin.cn)

(二)对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挑战

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还要求英语教师改变学生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认为,教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自己积累的知识,学就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学生观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自己的角色,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动者、学生表达思想的倾听者、学生疑难的解惑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在英语学习渠道广泛、资源丰富的今天,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发展已不仅仅依赖学校课堂。在面对教材的新内容时,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所以,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潜力和能力,给他们提供机会以表达观点、提出疑问,这样,教师就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当教师从学生需求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才能够实现。

(三)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挑战

英语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实现此目标,英语课程在具体内容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编写也随之有了大幅度改变。新教材的题材广,涉及中西方社会文化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和各种百科知识。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知识,就无法准确地理解英语课文,更不能深入细致地讲解课文内容,而只能简单地讲解语言,或停留在表层意义的讲解。优秀的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渴求,对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只是希望英语老师能够讲解语言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还希望老师能够使他们开阔思路和视野,增长见识。英语教师和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不能让人比作花瓶——一说起英语来发音漂亮、语言流利,但所讲内容缺乏深度,显露出知识的欠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要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不懈地追求广博的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2)发展课堂教学调控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4)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5)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6)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以上要求多是在教学层面的,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还远远不止这些。目前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论哪一学科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英语教师首先要做到专——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还要做到博——努力学习科普知识和人文知识。只有知识广博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