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是一个需要个体本身长期努力和各种促进个体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在我国,承担培养英语教师的主要机构是师范类大学和学院。这种英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改革,无疑是为了形成一种更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也就是说,英语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与学校的英语教师评价工作伴随始终的。......
2023-10-04
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教师的职业性质有明文规定,即认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另外,由劳动部和人事部主持,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为其中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之列,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由此可见,在我国,教师是法定的专业人员。但是,作为教师个体,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还要从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劳动形态上不断提升自己,达到如下要求:
1.在职业道德要求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发展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精神培养,把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看作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动力。这是因为,只有当教师具备了崇高的专业精神,他们才会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与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学生家庭的希望与幸福联系在一起,才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一生都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2.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www.chuimin.cn)
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科研的一体化,都要求教师具有较为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过去只能教一门学科的教师,也许将来再也无法适应教育的新要求。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知识面宽广。俄罗斯一些学者在20世纪末就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只是培养单一学科的专家,本世纪末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尽管俄罗斯学者的预测并未在中国完全变为现实,但是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绝不是二十年前可以比拟的。日本学者也强调中小学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完整的实际技能和学习能力。美国学者认为,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教师必须具备自我知识、普通知识、教育知识和教师职业知识。美国率先进行的“全球教育”、“环境教育”等都是跨学科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3.在劳动形态要求上,从“教书匠”向“创造者”发展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机械地操作、简单的重复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内容纷繁复杂,教师个人素质迥异,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千篇一律,对教育时机的把握,教育矛盾、冲突的解决,都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同时采取明智的措施,力争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正如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所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日本学者波多野完治也曾说过:“创造型教师是不僵化的教师,是心智灵活、随机应变的教师,而且是不断渴求新知识、向往新事物的教师。”
有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的文章
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是一个需要个体本身长期努力和各种促进个体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在我国,承担培养英语教师的主要机构是师范类大学和学院。这种英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改革,无疑是为了形成一种更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也就是说,英语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与学校的英语教师评价工作伴随始终的。......
2023-10-04
教师专业发展对参与师范教育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师具有双重含义:一层含义是高校英语教师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另一层含义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高等专门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发展。由于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大影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推动其他各级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2023-10-04
《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二)对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挑战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还要求英语教师改变学生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
2023-10-04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质量。人文精神的缺失成为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笔者就某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较明显地反映了当今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问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英语教师的价值导向和事实导向出现了偏差。......
2023-10-04
个人知识观的知识发展观指出,要密切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生长点,即教师自主成长及获得深刻体验的教育现场。另外,PDS学校模式还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可以有机会与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而且由于实习师范生为教师分担了一部分工作,他们就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2023-10-04
具体而言,从个人知识观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教师专业知识的个体性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不是一种纯粹理性、自然科学式的知识,而是一种充满着个性特征和个人智慧的个人知识。可见,教师专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种对话性的知识,通过交流、对话能够变得更加“专业”。......
2023-10-04
根据学科教学知识涵义容易发现,学科教学知识的来源很多。(一)学科教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两条途径。经验经过反思、再实践、扬弃和提炼就会逐步上升为学科教学知识层级了,从而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教研组或教研室组织的观摩教学或公开课活动同样是重要的增进学科教学知识的二专业活动。......
2023-10-04
目前英语教师评价实践中有以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为主要依据的评价倾向。(二)英语教师评价的核心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是评价中的“他评”,都是英语教师评价中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即都是利用外部的压力、外部的要求来刺激和规范英语教师的行为。......
2023-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