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摘要】: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教师的职业性质有明文规定,即认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由此可见,在我国,教师是法定的专业人员。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尽管俄罗斯学者的预测并未在中国完全变为现实,但是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绝不是二十年前可以比拟的。美国率先进行的“全球教育”、“环境教育”等都是跨学科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教师的职业性质有明文规定,即认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另外,由劳动部和人事部主持,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为其中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之列,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由此可见,在我国,教师是法定的专业人员。但是,作为教师个体,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还要从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劳动形态上不断提升自己,达到如下要求:

1.在职业道德要求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发展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精神培养,把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看作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动力。这是因为,只有当教师具备了崇高的专业精神,他们才会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与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学生家庭的希望与幸福联系在一起,才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一生都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2.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www.chuimin.cn)

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科研的一体化,都要求教师具有较为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过去只能教一门学科的教师,也许将来再也无法适应教育的新要求。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知识面宽广。俄罗斯一些学者在20世纪末就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只是培养单一学科的专家,本世纪末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尽管俄罗斯学者的预测并未在中国完全变为现实,但是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绝不是二十年前可以比拟的。日本学者也强调中小学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完整的实际技能和学习能力。美国学者认为,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教师必须具备自我知识、普通知识、教育知识和教师职业知识。美国率先进行的“全球教育”、“环境教育”等都是跨学科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3.在劳动形态要求上,从“教书匠”向“创造者”发展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机械地操作、简单的重复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内容纷繁复杂,教师个人素质迥异,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千篇一律,对教育时机的把握,教育矛盾、冲突的解决,都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同时采取明智的措施,力争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正如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所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日本学者波多野完治也曾说过:“创造型教师是不僵化的教师,是心智灵活、随机应变的教师,而且是不断渴求新知识、向往新事物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