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夏完淳:向青春致敬的生命》

《夏完淳:向青春致敬的生命》

【摘要】: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夏完淳登陆后没有回家,而是到了位于嘉善的岳父家里。在舟山群岛立足的南明鲁王政权听闻了夏完淳父子反清复明、取义成仁的事迹后,派密使前来表示慰问表彰,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授予夏完淳中书舍人之职。夏完淳将谢表和反清志士名册交给密使,希望密使向鲁王汇报松江抗清事宜,转达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虽然夏完淳入狱时正值十六岁的青春年华,却已抱定了必死之心,但并不因此而颓然绝望,坐以待毙。

三百六十多年前,神州大地上曾经有一位空前绝后的奇男子,他英勇就义时年仅十六岁,但已经是名震江南的抗清将领、文坛领袖、诗国翘楚,他用自己短暂而辉煌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华彩而悲壮的青春之歌,他就是明末清初的少年英侠夏完淳

崇祯四年,即1631年,江南的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孩出生在江南名士夏允彝家中。三十五岁的夏允彝中年得子,欣喜异常,给儿子起名为陈复,乳名端哥,意在希望儿子端端正正做人,正正端端行事,光宗耀祖复兴大明,陈复就是日后的夏完淳。

那时的大明朝真的亟须复兴,因为内有闯王造反,外有清兵压境,正值生死存亡之秋。夏允彝是一个关心国事、充满爱国热情的士大夫,他家中来往的客人也多是与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仁人志士,比如大诗人陈子龙,复社领袖、《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张溥。父辈们的信仰抱负、才华学识都对夏完淳的成长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夏完淳天资颖异,超拔脱俗,从小就表现出了神童的素质,他五岁会读经史,七岁能作诗文,九岁就写成了第一部诗集《代乳集》。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十三岁的夏完淳已经初步具有了报效国家的能力,可就在这一年,大明朝土崩瓦解、寿终正寝了。先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攻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继而清朝挥师入关赶走了农民军,把北京定为首都,并且很快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土地。第二年,清兵大举渡江南下,向不肯臣服于异族统治的江南人民挥起了早已被鲜血染红的屠刀。夏完淳跟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在东海边的松江城举起了猎猎的抗清大旗,誓与清朝敌酋血战到底,决不屈服。但是,清军毕竟在兵力和武器上占有绝对优势,松江义军根本抵挡不住敌人的猛烈进攻,最终松江城破,夏允彝悲伤过度,投水殉国。夏完淳虽然只有十四岁,却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成功脱逃后,加入了吴易领导的太湖义军,担任军事参谋,矢志不渝地坚持着反清复明的青春梦想。

令人遗憾的是,太湖义军不久被势头正盛的清军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夏完淳凭着年轻人的充沛体力和从小练就的水上功夫幸运地避过清军的视线,从湖中的义军大本营游到了岸边。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夏完淳登陆后没有回家,而是到了位于嘉善的岳父家里。面对残破的大明河山,追怀受挫的复国大业,夏完淳不禁心潮翻滚,悲从中来,他满含热泪写下了一篇荡气回肠、震烁古今的长文——《大哀赋》,后世将其与南朝大文豪庾信的《哀江南赋》并称为赋中“双峰”。

《大哀赋》虽名“大哀”,却通篇洋溢着少年英雄夏完淳“待从头,收拾旧河山”,“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抗敌豪情和复国壮志,而他此后的人生轨迹则与这篇宏文的慷慨悲壮之风相吻合。

在舟山群岛立足的南明鲁王政权听闻了夏完淳父子反清复明、取义成仁的事迹后,派密使前来表示慰问表彰,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授予夏完淳中书舍人之职。夏完淳将谢表和反清志士名册交给密使,希望密使向鲁王汇报松江抗清事宜,转达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不巧的是,密使在海边候船时被清军逮捕,很快被押送到了松江提督吴胜兆那里。幸运的是,密使有惊无险,安然过关,因为吴胜兆不是一个一般的清朝官员。

身为汉人的松江提督吴胜兆早就对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清朝贵族颇为不满,收编了部分反清武装,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后,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最终他决定另起炉灶,联合南明鲁王政权开展反清活动。就在这个当口,他的手下抓获了来松江表彰夏完淳的鲁王密使。接下来,吴胜兆和南明鲁王约定双方来个里应外合拿下松江,而后继续西进北上,不料鲁王的军队被台风所阻,没能在约定的日子如期到达,糊涂的吴胜兆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竟然决定照旧起事反清,结果不仅自己兵败身死,还连累了夏完淳。

吴胜兆是在南京被杀的,当时负责此案的是南京总督军务、著名大汉奸洪承畴。洪承畴派人去吴胜兆处抄家,发现了被鲁王密使遗漏在那里的夏完淳的谢表,于是,夏完淳在嘉善被捕,而且即刻解往南京。当时,夏完淳正准备渡海南下到鲁王处东山再起,共图大业,却因为没能早走一步而青春梦断,遗恨终生。

在南京总督府的大堂上,夏完淳见到了他曾经十分仰慕,如今却不屑一顾的洪承畴。

洪承畴摆出一副长者的样子,一见面就对夏完淳展开了劝降:“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夏完淳气宇轩昂地站在大堂上,丝毫不为所动,他假装不知道眼前人就是大汉奸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两旁站立的衙役告诉他堂上就是南京总督洪承畴时,夏完淳冷笑一声,怒斥道:“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面对义正词严、毫无惧色的夏完淳,做贼心虚的洪承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如坐针毡,无言以对,只得草草结束审判,将夏完淳打入大牢。

虽然夏完淳入狱时正值十六岁的青春年华,却已抱定了必死之心,但并不因此而颓然绝望,坐以待毙。他把深牢大狱当成自己的书房,吟诗作赋,谈笑自若,还续写父亲夏允彝的《幸存录》。这个年轻人的乐观坚强深深感染了他周围的狱友,他们相约坚持反清复明之志,虽九死而不悔。

当死刑的判决传至时,夏完淳平静地要来笔墨纸砚,一挥而就写下了另一篇传诵至今的名文——《狱中上母书》,在这封书信的最后,夏完淳写道:“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噩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快意恩仇的青春侠客之风,视死如归的少年英雄之气力透纸背,撼人心魄,令古今读者肃然起敬。

重阳节后的第十天,在秋风萧瑟、落叶飘飞的南京西市,夏完淳昂首挺胸、面容沉静地走上了刑场。面对着刽子手寒光凛凛、鲜血淋淋的屠刀,夏完淳傲然而立,决不屈膝,刽子手被他的凛然正气所震撼,只得闭着双眼按照他的要求从正面行刑……在即将永远告别这个世界和亲人的时刻,夏完淳的耳边肯定会响起被捕时作的那首决心赴死的《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