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中的最后一陵是思陵,那是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及周皇后、田贵妃的安息之处。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光宗第五子,熹宗死前遗诏让他即位,在位共17年。这年的五月四日,清廷宣布,全国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二十二日,决定以帝礼改葬崇祯及周皇后,并赐陵租1500两着手建陵,将陵墓命名为“思陵”。顺治二年四月十二日,下令葬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于崇祯帝陵旁。至此,思陵的规制已大体完成。......
2023-12-0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同时他还是教育家、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黄宗羲德高学广,著作等身,他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等著作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如果说黄宗羲这样一个大思想家曾经有杀人未遂的经历,您是否会相信呢?但这是白纸黑字记载的历史事实,而且是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1628年,刚刚即位不久的崇祯皇帝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魄力一举扳倒了祸国殃民、作恶多端的魏忠贤,朝廷风气为之一清。远在江南的一个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无比振奋,他终于等到了云开日出的时刻,终于看到了命运的曙光。
这个年轻人就是黄宗羲,当时他只有十八岁。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在两年前含冤惨死的。
黄尊素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升任御史。他疾恶如仇,忠直敢言,多次上书弹劾专权误国的大宦官魏忠贤,恳请明熹宗 “进贤退不肖”,整顿吏治,因此成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肉中刺、眼中钉。魏忠贤深受昏君明熹宗信任,一手遮天,对黄尊素进行了一连串的打击报复,先是削去了黄尊素一年的俸禄,后又将他削职为民,赶回原籍,最后指示手下李实、曹钦成等罗织罪名,把黄尊素打入了深牢大狱。
黄尊素被捕后,受尽了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了一个士大夫的高尚气节。敌人黔驴技穷、丧心病狂之际,黄尊素感觉到看押他的狱卒要对他下毒手,就要来纸笔,写下了一首视死如归、忧国忧民的绝命诗:
正气长留海岳愁,浩然一往复何求。
十年世路无工拙,一片刚肠总祸尤。
麟凤途穷悲此际,燕茑声杂值今秋。
钱塘有浪胥门目,惟取忠魂泣髑髅。
天启六年(1626年)六月初一,黄尊素在狱中被害,年仅四十三岁。
黄尊素有五个儿子,每个都聪慧不凡,才华出众,前三子更是被尊为“浙东三黄”,最厉害的当然就是长子黄宗羲。
黄尊素被害的噩耗传来,十六岁的黄宗羲看着痛不欲生的母亲和尚未成年的弟弟们,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悲痛。但当时大明朝的国家机器控制在魏忠贤和他的阉党手里,作为一介书生,黄宗羲要想报仇雪恨,只能把刻骨的悲和恨埋在心底,艰难地活下去,期待着有朝一日满天乌云终会散去。
两年之后,魏忠贤被崇祯皇帝绳之以法,得到消息的黄宗羲当即怀揣铁锥赶往京城为冤死的父亲申冤告状。
魏忠贤倒台后,当初狐假虎威、不可一世的阉党分子大多沦为牢狱中的囚犯,那些公堂上的被告,其中就包括双手沾满黄尊素鲜血的奸佞之徒。
古时的交通远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发达,当黄宗羲历尽千辛万苦从江南赶到首都北京时,他的第一仇人,阉党头子魏忠贤已经伏法。于是,黄宗羲直接上书崇祯皇帝请求诛杀严惩李实、曹钦程等阉党余孽。
黄宗羲刚到京城时,刑部正在庭审以许显纯、崔应元为首的一帮阉党分子,这两个家伙也是迫害黄遵素的凶手,黄宗羲就到刑部大堂和他们当庭对质。
黄宗羲见了许显纯、崔应元两个仇人,双眼霎时间充满了血丝,心中的愤怒和仇恨像奔腾的江水一样滚滚而出。当许、崔二贼不肯认罪、强词狡辩时,黄宗羲再也控制不住满腔愤恨,掏出藏在衣袖里的锥子,冲到许显纯面前朝对方猛扎,许显纯躲闪不及,浑身上下被扎得像血葫芦一样。主审官喝令不准在公堂上动用武器,黄宗羲便转过身来摁住崔应元的脑袋,狠狠地拔他的胡须,崔应元疼得杀猪般嚎叫不止。主审官知道黄尊素死得冤枉,黄宗羲报仇心切,对公堂上发生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他制止黄宗羲时,崔应元的胡子几乎被拔光了,这下可真对得起“阉党”二字了。
不知什么原因,刑部在审理黄尊素冤狱案时漏掉了一条大恶鱼,这个家伙不是别人,正是黄宗羲心中的第二仇人(第一仇人当然是魏忠贤)李实。
正当李实暗自庆幸自己逃脱了一场生死劫时,传来了黄宗羲把他告上法庭的消息。李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最终决定“大出血 ”,和黄宗羲来个私了,只要黄宗羲答应不和他当堂对质,就送上黄金三千两。
黄宗羲自然不会被仇人的黄金打动,他将计就计,把李实企图花重金让他封口的丑恶行径在刑部大堂公之于众。
原以为“有钱能使磨推鬼”的李实惊得魂飞魄散,目瞪口呆,嘴巴怎么合也合不上了。黄宗羲一边大呼“李实现在还能公然行贿,他的辩解怎么能够相信”,一边飞奔过去,掏出锥子向仇人狠扎猛刺……
黄宗羲为父报仇、痛打奸佞的消息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老百姓们都被他的孝心和勇气感动了,称许他为“姚江黄孝子”。崇祯皇帝听说他的事迹后也深表同情,称赞他为“忠臣孤子”。
虽然黄宗羲为父申冤报仇时只有十八岁,但他身上已经充分表现出了“亚圣”孟子所提倡的大丈夫本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果作为一代大儒的黄尊素身后有知,他也应该为拥有这么优秀的儿子而露出由衷的微笑了。
有关历史的真性情. 元、明、清卷的文章
十三陵中的最后一陵是思陵,那是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及周皇后、田贵妃的安息之处。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光宗第五子,熹宗死前遗诏让他即位,在位共17年。这年的五月四日,清廷宣布,全国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二十二日,决定以帝礼改葬崇祯及周皇后,并赐陵租1500两着手建陵,将陵墓命名为“思陵”。顺治二年四月十二日,下令葬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于崇祯帝陵旁。至此,思陵的规制已大体完成。......
2023-12-04
◇黄宗羲对宇宙奥秘的探索面对神奇的宇宙世界,人类的祖先早就在思考:宇宙最初是如何产生的?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享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的黄宗羲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正是从这一问题入手,从而一步澄清了以程朱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学家在这一问题上所造成的混乱。黄宗羲反对陆王学派把人心作为世界的本原。黄宗羲反对一切把宇宙天地神秘化的思想观点,指出天并不神秘,天也只是一团物质性的气。......
2023-12-04
弟、侄的威胁不复存在,太宗得以顺利地传位于亲子。宋太宗谋略固然不及唐太宗,不过,与兄弟争位、困于传位问题,这两点上两位“太宗”却颇为相似。太宗引惹的北境危机,真宗给出的解决方式,算是差强人意。但在西北方向,同样由太宗种下的祸根,却因真宗的不思进取而养成巨患,终于在仁宗朝爆发。这似乎足以成为否定仁宗朝之为“盛世”、抨击当时“积贫积弱”的理由。......
2023-08-29
中国的平头百姓,有时候连皇帝之尊都敢觊觎。但尽管这样,还是没有挡住那个“织席贩履”的刘备钻进四川做了皇帝。皇帝案没有了,不意味着皇帝梦也消失了。老百姓看看皇帝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状况至少说明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对皇帝有着过分的喜爱。皇帝和奴才之间的感觉转换非常迅速,朝为田舍郎,暮坐天子床,反过来也一样。不过,即使是当年乡下人嘴里的皇帝,也是皇帝,也一样有着生杀予夺的专断权力。......
2024-01-20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界和一般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从同治帝平常的行为习惯上怀疑他有可能染上梅毒。据《清代外史》记载,同治帝选皇后的时候,同生母西太后发生了意见分歧。慈禧千方百计地离间帝后二人的关系,派太监阻止皇帝和皇后相见,又强迫同治亲近慧妃。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同治帝是死于天花而非梅毒。研究者对同治帝的死因各执一词,同治的死因也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解不开的谜。......
2023-12-06
周起元,字仲先,唐周匡物[2]之裔也。起元奉命按秦,中途乞身。起元兵律精严,斥堠倍肃,客兵过界者,慑不敢哗。壬戌春,起元已擢太仆少卿矣,而经营无辍,莅事则五官并用,持身则片钱俱捐。起元一丝一缕,不累民间。织珰李实疏诬郡丞杨姜,起元力持之,补牍者数,而姜得无恙。崇祯龙兴,逆贤授首,李实、童蒙相继谴戍。[1]本文录自崇祯《海澄县志》卷之十“人物志三·国朝名卿传”。[3]驳正:康熙《海澄县志》作“驳之”。......
2023-08-09
像皇帝一样饱读诗书书籍是登山的拐杖,书籍是航海的巨轮,书籍是治愚的良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不是物质富有而是做精神上的富人,要像皇帝一样饱读诗书。清史上记载,康熙皇帝玄烨四岁入上书房读书,待十七八岁时,早晚坚持读书,没有一天休息,即使累到咳血,仍孜孜不倦。历史上记载了康熙皇帝的一天。据记载,皇太子读书,不论寒暑,无一日间断。他当皇帝后,不但读书如故,而且还有10余部共400多卷的著作。......
2024-07-02
后金汗,清朝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四十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颁发八旗临阵赏罚令。百余天中,督军交战数十次,各有伤亡,又亲率主力击败明援军4万,迫明总兵祖大寿于粮尽援绝献城投降,旋纵其归锦州。十年四月,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极一生博览群史,允文允武,长于计谋,优礼汉官,建立八旗蒙、汉诸军,运用新兵器,灵活用兵,不断改变战法,所向多捷,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