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龙在古代并非皇帝专用。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都是自古至今一直流行在中华大地上的民间风俗,并没有因为涉及龙而遭到皇帝们的禁止。中国古代的禁忌避讳是很多的,五爪龙为一例,皇帝的名字也是一例。正是因为皇帝也认可龙并非皇帝专用,苏轼才逃过了一场生死劫,我们也才有幸得以欣赏到他更多的优美诗文。......
2023-10-04
山东诸城可谓人杰地灵,大画家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大词人李清照的丈夫),书法家、大清官刘墉,著名作家王统照、王愿坚都出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同时,这儿也出现过几个让人不敢恭维的人物,比如北宋大臣赵挺之(李清照的公公),比如本文的主人公——万贵妃。
要说万贵妃的童年,那不是一般的悲惨,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后来的行为。
万贵妃的父亲是一个不幸获罪的小官,为了日后在皇宫里有个依靠,他把还未成年的女儿送进皇宫做了宫女。
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宫女,万姑娘肯定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气,甚至遭了很多罪,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凭借着倔强和坚忍走过了人生中那段最黑暗的日子,直到因为勤快灵巧得到了孙太后的喜欢,成了老太太跟前的红人。
1447年,孙太后的孙子出生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明宪宗朱见深。孙太后非常钟爱她的宝贝孙子,就派自己最信任的万宫女去照料这个普天之下最高贵的小男孩,这就很像《红楼梦》中贾母安排袭人去宝玉房里做大丫鬟,所不同的是,宝玉与袭人年龄相仿,而万宫女足足比朱见深大了十九岁。
小皇子朱见深的老爸不是别人,就是土木堡之变的第一主人公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御驾亲征之前,为了遵循“皇帝在外,太子监国”的祖训,把只有两岁的朱见深立为了太子,这样一来,万宫女的地位自然又升高了一级。不幸的是,明英宗兵败土木堡做了蒙古人的俘虏,“国不能一日无君”,于是他的弟弟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历史上称为明代宗。后来,明英宗虽然被释放回来了,却已经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不得不在别人的监视下讨生活,而朱见深也在土木堡之变五年后被明代宗废去了太子之位。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年幼的朱见深深陷危困时,万宫女表现出了勤快灵巧之外的另一个优点——忠贞,她痴心护主,恪尽职守,时时准备着以自己的身躯去阻挡小王子生命中的凄风苦雨。1457年,夺门之变发生,被软禁了八年的明英宗再次登上皇帝宝座,朱见深随后恢复了太子之位,这一年,太子十岁,万宫女二十九岁。七年后,明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继位,是为明宪宗。
明宪宗登上帝位后,立即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空前绝后的决定——封比他大十九岁的万宫女为贵妃。
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忘年恋已不新鲜,虽然宪宗皇帝和万宫女在苦难中结成的情谊弥足珍贵,但他的这个选择还是让我们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不管怎么说,从那一天起,万宫女升格成了万贵妃。
尽管周太后强烈反对,吴皇后更是拼命抵制,在册封万贵妃这件事上,明宪宗一意孤行,毫不为之所动,而万贵妃的肚子也特别地争气,第二年就给宪宗皇帝生下了一个小皇子。可是,此后却出现了乐极生悲的态势——小皇子在十个月大的时候不幸夭折了,中年得子又失子的万贵妃心如刀割,悲痛欲绝,其情之苦非言语可以表达……
万贵妃的失子之痛固然值得同情,可她随后的做法就应该归入可恨的范畴了。
为了抚慰万贵妃伤痕累累的心,明宪宗给了她更多的关爱眷顾和温柔缱绻。然而,万贵妃却再也怀不上龙种了。更糟的是,她内心的天平开始向邪恶的一边倾斜——她受不了别的妃嫔受孕的消息,她要把皇帝更紧地拴在身边,不让他和别的女人亲密接触。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万贵妃成功地阻止了明宪宗龙种的散播,但她的一时疏忽让自己功亏一篑——贤妃柏氏怀上了皇帝的孩子。这个消息对于万贵妃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她使出浑身解数要除掉柏妃肚子里的胎儿,可还是没有得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女人给宪宗皇帝生下了一个儿子。
又一次喜得龙子的明宪宗陷入了巨大的幸福,兴奋之余宠幸了令他一时情迷的宫女纪氏。
纪氏是一个来自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贵族少女,有着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尽管明宪宗心里装着万贵妃,还是被秀外慧中的纪氏吸引了,于是就宠幸了这个幸运抑或不幸的女子。纪氏是幸运的,皇帝的一次垂青,而且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就让她珠胎暗结了;纪氏也是不幸的,宪宗一直不知道她怀了龙种,而万贵妃却很快就听到了风声。
纪氏有孕恰好发生在柏妃产子之后,这对于万贵妃来说绝对是旧恨未除又添新恨,于是她气势汹汹地派身边人去给纪氏堕胎。纪氏因为平时与人为善躲过了一劫,被派去堕胎的人回来向万贵妃报告说纪氏小腹隆起是因为长了瘤子,并非有孕在身,万贵妃这才吃下了定心丸,但她妒意犹存,余恨未消,就派人把纪氏赶到了安乐堂。安乐堂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地方,实际上是无权无势又身患重病的太监们等死的地方,万贵妃用心之歹毒由此可见一斑。
纪氏在安乐堂秘密地生下了一个男婴,善良的太监张敏、怀恩和被废的吴皇后与纪氏一起充当起了小皇子的保护神,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小皇子一天天地长大了。开始的时候,万贵妃又听到了一些风吹草动,并且曾经派亲信到安乐堂搜查过几次,但都无果而归,后来就把这事忘到爪哇国去了。一则她相信了纪氏没有生下孩子;二则她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付柏妃母子上,因为朱祐极那个小家伙已经乌鸦变凤凰,今非昔比了。
尽管明宪宗对万贵妃的深厚感情一如既往,没有丝毫减少,他也不得不承认最爱的女人已经年近四十,生儿育女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他把已经两岁的朱祐极立为了太子。可朱祐极这孩子也是个苦命人,做太子还不到一年就命断深宫了,不知是不幸夭折还是更不幸地死于万贵妃之手。万贵妃狂喜不已,宪宗皇帝暗自伤心,柏妃痛定思痛,心如死灰,再也不问凡尘俗事……
万贵妃此时已是四十四岁,但她还是不肯服输,坚信自己能够为皇帝生下皇子,就开始了新一轮的“阻孕”运动。转眼四年过去了,明宪宗即将步入中年(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短,三十岁已属中年),却还是膝下无子,不觉心间生出无限忧虑,以至于一次在张敏给他梳头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老之将至而无子!”张敏不失时机地把纪氏有子且已六岁的消息向宪宗做了汇报,宪宗大喜过望,立即命张敏将小皇子召到面前,赐名朱祐樘。樘者,国家栋梁,中流砥柱也,纪氏也母因子贵被封为淑妃。
如果说柏妃有孕对于万贵妃来说是个晴天霹雳,那么纪妃偷偷产子并养至六岁对其而言简直就是世界末日般的噩耗。万贵妃气得耳鸣心悸,五内俱焚,几乎要疯掉了,终日对着周围的人大叫:“群小诈我!群小诈我!”
万贵妃认定纪妃所为是对她智商的莫大侮辱,随即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小皇子朱祐樘深受宪宗喜爱,很快被立为新太子,而且得到了周太后的特别关爱和保护,万贵妃即使有胆也没有机会下手,就把矛头指向了纪妃和向皇帝透露真相的张敏,不久纪妃暴病而逝,张敏吞金自尽。这时,一个意料之中却又让万贵妃难以接受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彻底绝经了。
面对残酷而无奈的现实,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万贵妃终于冷静下来了,静下来之后她意识到了两个重大问题:第一,她已经到了绝经的更年期,再也不可能受孕生子了;第二,她是爱皇帝的,不能让皇帝因为她的私心绝了后代,以至于江山易主。
从真正进入更年期起,万贵妃再也不阻止宪宗皇帝临幸别的妃嫔了,于是,随后的十一年间,明宪宗噼里啪啦地收获了十一个皇子,而之前的十二年,由于万贵妃的变态控制,宪宗皇帝的妃嫔只生下了三个皇子,一个是万贵妃自己的骨血,一个很可能死于万贵妃的毒手,一个为了逃避万贵妃的迫害偷偷摸摸地生活了六年之久。但各位不要以为万贵妃从此就洗心革面、立地成佛了,她只是改变了一下“游戏”方式而已,在决定不再阻止别的妃嫔受孕生子的那一刻,她已经开始了她的新“事业”——设法让诸皇子和他们的母妃们为了皇位继承权争个头破血流,争个你死我活……
有关历史的真性情. 元、明、清卷的文章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龙在古代并非皇帝专用。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都是自古至今一直流行在中华大地上的民间风俗,并没有因为涉及龙而遭到皇帝们的禁止。中国古代的禁忌避讳是很多的,五爪龙为一例,皇帝的名字也是一例。正是因为皇帝也认可龙并非皇帝专用,苏轼才逃过了一场生死劫,我们也才有幸得以欣赏到他更多的优美诗文。......
2023-10-04
令宋钦宗没有想到的是,敌国皇帝的变动竟然让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机。但是宋高宗担心作为前皇帝的钦宗和他争夺帝位,根本不考虑迎接哥哥回国的事情,食言的韦贤妃晚年竟然真的因为眼疾瞎了一只眼睛。完颜亮是个残忍暴虐、杀人如麻的皇帝,不仅穷兵黩武,频繁攻打南宋,还动辄杀戮朝廷大臣,戕害金国宗室,甚至害死了对他不满的皇太后。......
2023-10-04
乾隆皇帝的第一痛要从他做父亲那一年说起,那时候他的身份是宝亲王。实际上,在失去五皇子之前,乾隆皇帝已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子之痛。1753年,乾隆皇帝又失去了两岁的十皇子。也是在1760年,只有三岁的十四皇子永璐又夭折了,这是《还珠格格》中令妃的原型皇贵妃魏佳氏为乾隆皇帝生下的第一个儿子。1776年,乾隆皇帝和那拉皇后唯一的儿子,十二皇子永璂离世,年仅二十四岁。......
2023-10-04
有意思的是,若用“蝴蝶效应”这一理论解读历史,也是有其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找找导致明朝灭亡的那只蝴蝶。那么,到底是哪个官员给崇祯皇帝提了这个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绝命建议呢?显而易见,这桩风流公案就是那只导致明朝灭亡的蝴蝶,我们的寻找至此已经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但是,历史不能假设,一桩风流事最终断送了大明朝。......
2023-10-04
在南宋初期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是分为战、和两派的,岳飞是主战派的代表,秦桧是主和派的头头儿,因此,对于南宋朝廷来说,战还是和是个大问题。殊不知,对于战争的另一方,军事上占有优势的金政权来说,战还是和也是个大问题,是个难以统一意见的大问题,而且和南宋一样,金国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也一直在进行着明枪暗箭、你死我活的斗争。与此同时,金国上层也分成了两个互相对立的派系。......
2023-10-04
董其昌的才华不是一般的高,他在中国书法史、美术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董其昌的德行不是一般的差,他的恶行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农民运动。实事求是地说,董其昌并非一直是个坏蛋,他早年也曾是一个善良谦恭之人。大火足足烧了一夜,董其昌府第内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金银财宝、古玩字画都付之一炬,损失殆尽。因为开始时火势不烈,董其昌一家才侥幸逃得了活命。......
2023-10-04
曹锡远原是明末之际沈阳的一个官员,1621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攻占沈阳,曹锡远不幸被俘,沦为了满洲贵族的奴隶。牛录是八旗军的一个编制单位,三百人为一牛录,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营。曹振彦的长子即曹尔玉,乃原配妻子欧阳氏所生;次子名曹尔正,乃次妻袁氏所生,尔玉、尔正兄弟正是《红楼梦》中贾演和贾源的人物原型。需要说明的是,在《红楼梦》里,宁国府为长,荣国府为幼。......
2023-10-04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百花园中,《红楼梦》是长篇白话小说的最高峰,《聊斋志异》是短篇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如果笔者说《红楼梦》中有一个和《聊斋志异》有着密切关系的故事,朋友们会不会觉得奇怪呢?无独有偶,比《红楼梦》早半个世纪的《聊斋志异》的诸多故事里有一个石呆子故事的孪生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石清虚》。了解了蒲松龄笔下《石清虚》的故事情节,各位是不是可以确定曹雪芹在写《红楼梦》之前肯定读过《聊斋志异》?......
2023-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