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与规律认知-《学会做事》书评

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与规律认知-《学会做事》书评

【摘要】:职业教育观念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一是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协会编辑出版了一本面向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名字叫做《学会做事》,内容是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学会做事》提出了以8个核心价值和33个相关价值组成的体系框架,目标是为了接受职业教育者在全球化时代更加和谐地共同学习、工作。

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把它说成是职业教育的文化,也可以叫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观念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一是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律,职业教育是动态变化的,规律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规律也不一样,所以它更本质;价值是文化的核心,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不仅影响它的发展模式,而且也影响到人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否全面、正确。

(一)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职业教育的规律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功能的研究,轮廓已经比较清晰:一是职业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二是职业教育活动,三是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内容重点是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职业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生产服务、劳动组织、就业方式的内在联系;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内在联系。这里着重讨论职业教育与经济体系、劳动就业体系的联系。

与经济的联系。很多研究证明,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句名言,职业教育和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动地揭示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例如,湖南当时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职业教育就有了多种经营的专业。实行农业产业化初期,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这种方式又引发了专门化的种植、养殖专业的发展。

与劳动组织的联系。我们看到的外部现象其实是深刻的内在联系的表现,所以很多国家技术结构的进步直接引发职业能力的变化,从而引发职业教育内容的选择。我们进行能力本位的职业分析,因为它与经济、技术、就业有内在联系。和就业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哪里?我认为表现在劳动组织的改变,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整个变化。例如,由于有小组工作,所以要强调职业教育的沟通、协作能力。再例如,因为有复合岗位的出现,职业教育就有了复合专业。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

如果说职业教育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那么精神文化是核心。精神文化的实质是价值判断,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价值判断,所以才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制度和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体系是什么内涵,应当是决定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答案的基础。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协会编辑出版了一本面向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名字叫做《学会做事》,内容是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学会做事》提出了以8个核心价值和33个相关价值组成的体系框架,目标是为了接受职业教育者在全球化时代更加和谐地共同学习、工作。统率全书的中心价值有两点,一是尊重一切人,包括尊重一切劳动者;二是尊重一切劳动,包括尊重一切普通劳动。我以为,这两个尊重是研究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论基石。

1.关于对人的尊重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对人的尊重,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劳动者的尊重,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职业教育培养人、促进人的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和素质最全面的发展,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的共性。这就涉及到人的主体性认识,完善个人的全面素质。

首先,职业教育要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和发展,包括身体、智力、心理、精神全面健康与发展。在职业教育中既要体现在平衡的生活方式,又要体现文明的工作行为,这是它的一个特征。其次,人是平等的、自由的,要处理好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关系的认识。职业教育是要形成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相互沟通的关系。另外,人对自身的认识有一个道德伦理标准,即个人的品德、社会的公德,发展到职业领域就是职业道德、工作道德,职业道德包括工作道德。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民素质问题,作为社会的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各种意识和各种能力,包括社会责任心等方面。比如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点体现在工作场合、职业岗位上,就是既要讲究竞争,又要讲究合作。最后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与环境的关系要处理好,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成为资源环境的看护者。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劳动者注意环保,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注意对资源、能源的爱护,并且也体现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种子就是要种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心里,这样循环经济才有最大的发展”。

2.关于对劳动的尊重

对劳动的尊重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只有对劳动真正的尊重才会产生对劳动的热爱,从而产生对劳动者的尊重。为什么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总是落不到实处?关键是不能对包括体力劳动在内的一切劳动尊重,不能对包括体力劳动者在内的一切劳动者尊重。这两个尊重形不成,先进的、符合现代工业文明的劳动观、人才观、教育观就树立不起来。尊重劳动体现在对劳动的热爱,对劳动技能、知识的钻研,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体现在对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尊重,劳动者平等分享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资源,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活动。两个尊重还体现在劳动报酬的平等,劳动条件的安全、健康,体现在不同层次劳动者之间平等、互相尊重。

人的发展只有两个空间可以体现,一是生活空间,一是工作空间。在普通教育里,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多的是从人的生活来看人的素质如何发展。而职业教育里不仅有生活空间,还有职业空间、工作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如何发展。比如,关注安全、避免工伤、避免职业病都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比如说爱心与合作,在普通教育里讲道德、伦理,在职业教育里就出现了职业道德。普通教育里讲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分享,职业教育里就出现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另外,在工作场合中的行为,比如创造和创业,在职业教育里创造需要两个东西,一个叫革新,一个叫应变。核心就是把这种创造性思维具体落实到改进生产的产品、优化工作秩序、提高服务质量等方方面面,这叫做构建创新的工作文化。另外,比如说主动性,在职业教育里体现在创业上面,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创业的能力。如果说普通教育强调人要有责任感,职业教育里不仅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也是很重要的责任。再比如,谈到和谐与公正、尊重人的基本权利,那么,我们就要在工作场合中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比如说平等问题,社会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职业教育中就出现了维护平等的工作场合,在工作场所里面的平等。

3.关于全球化意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还要注意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化。全球化工作中,强调全球化的分工合作,全球化意识,多元文化下共同工作。在全球化新环境下,我国如何扩大劳务输出,不仅要加强技能竞争力,还要加强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这方面,对多元文化的了解、理解、宽容、适应起了关键作用。所以,职业教育也要有全球化思维、地方化行动,能够把我们的工作、身边的工作环境和全球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

我发现当今中国还有一个大问题要解决,即在短时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精神文化的工业化赶不上物质工业化的步伐。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这些年,工业化日新月异,新型工业化文化却步履蹒跚。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改善比预期的要快,但人的价值观却很迷茫。为什么?因为物质的工业化可以赶超、跨越,文化的工业化却是一个长期沉淀、积累的过程,难以跨越。职业文化、职业教育文化和职业学校文化首先感受了传统与现代的文明冲突。职业教育的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与其说是对自身的还不如说是对整个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全局的。从两个尊重做起,从职业教育做起,包括对职业教育文化的建设做起,可能成为职业教育一个新的、更大的社会贡献。

[1] 本文原载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