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持续旅游发展所涉及的内容,人们有着不同的归纳和表述。基于这一长远观点,在更为务实的意义上,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直接目标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现保证游客经历质量与维护旅游环境质量这两者的兼顾。这意味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要从该地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
2023-11-21
这一模块相关联的核心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包括为环境保护而奋斗,在本地、全国、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平等共享社会经济利益、安全和满足,以及寻求个人内在平和及与他人和平相处。只有当这种发展是连续的、非依赖性的,不仅惠及当代还能造福子孙后代时,它才能称得上是可持续发展。
这一模块对应的相关价值观是公正地管理资源,即为了惠及当代和造福子孙,需要爱护环境,明智地使用资源,以及平等地分享有限的资源。
学习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理解环境、社会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发现由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
●审视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作为一个资源的守护者,反思自己相关的生活方式。
●走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学习内容:
●环境、社会问题和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可持续的发展和可持续的生活。
●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和补救措施。
●基于环境的行动计划。
程序/学习活动:
认知层面——知晓
1.协调员将下列关键概念介绍给参与者:
●关心和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发展依赖于地球及其自然资源,同时还要有一个和平、公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研究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必要的。现在,世界的需求对环境施加了难以承受的压力,同时环境又反作用于社会内部。因此需建立一个新的平衡,使发展不至于耗尽不可再生的资源。
真正的发展应该带来环境友好、和平的、公正的和可持续质量的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于要学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1987)定义可持续发展为:“发展要满足现在的需求,同时不以损害下一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为代价。”
●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将可持续发展扩大到“三个相互依存和促进的支柱”,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的、相互依存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水资源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地球3/4的表面是由水覆盖着,但我们能够用的水只占其中的1%。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水不是咸海水就是南北极的冰川。今天对水的需求压力比以往严重的多,要珍惜每一滴水,每个人都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2.协调员引导参与者发现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相互交织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协调员在黑板上列出参与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一些可能包括:乱砍滥伐森林、人口膨胀、贫困、健康问题、践踏人权、武装冲突、无计划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等等。
概念层面——理解
3.协调员展开一个讨论,内容是:这些社会、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开发利用人力和自然资源的理由是什么?人们生活不平等和发展不可持续的理论根源是什么?上述可表现为贫困、贪婪、短期行为与未来导向的对比,还有消费主义,等等。
4.协调员和参与者一同采用头脑风暴法,尽可能想出一些解决现有的有关发展问题的办法,以期影响于现实社会和环境。
情感层面——评价
5.协调员援引圣雄甘地的一句名言:“地球对于每个人的需要都是足够的,但对于任何人的贪婪却是不够的。”协调员引导参与者对此的反应。
6.协调员请大家共同思考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你真正关注我们的环境了吗?你把自己看作是环境的守护者了吗?协调员请参与者审视自己与这两个问题相关的生活方式。
7.协调员要求参与者在一张纸上列出目前购买消费的所有东西。协调员可以通过自身的例子进行引导。
8.要求参与者将他们列出的东西进行分类,填入三个栏目(见本模块后的“附表”):
●基本需要(Needs)作为一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
●较高需要(Wants)我们获得舒适生活的重要条件。
●过分需求(Excesses)我们不可管理的奢侈需求。
9.协调员给出下列问题,将参与者分成三人一组,互相交流回答。
(1)我的消费方式反映了自己对环境的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2)如果实现了我较高的需求和过分需求,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3)我对自己目前的消费方式的判断与认识。
(4)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环境守护者,我应如何改变目前的消费生活方式?
10.协调员请一些自愿者分享他们由活动引发的反思。
11.协调员向参与者提出新的挑战,要求他们将思考的范围超越消费模式,进一步反思自己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看看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
活动层面——行动
12.协调员激励参与者讨论能否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环境与资源的守护者。
●拒绝(Refuse):拒绝那些损害环境的、不必要的商品与服务,如对使用塑料袋说不,以防止产生不可再生的废物。通过降低对它的需求,来减少生产。
●减少(Reduce):减少不必要的商品与服务消费,如,减少电力消耗以节省发电需要的资源,降低对电能的消耗,将减少大坝的建设,从而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再利用(Reuse):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对新产品的需求,从而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如回收利用旧瓶子,以防止它们变为更多的非生物废品。
●修理(Repair):修理物品,如修理旧家具,不仅节省开支,也不会损害生态环境。
●循环利用(Recycle):循环利用物品,确保它们通过其他形式再被利用。例如我们使用过的废纸被循环加工为纸板或手工纸,就可以节约不少树木。
13.协调员鼓励参与者根据5R途径提出他们自己的建议。参与者被要求在五个标题下分别记下专门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体现自己是一个环境守护者。
14.协调员收集一些典型的反应并激励参与者走向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需要的材料:
●黑板与粉笔。
●纸和笔。
●“我目前的生活方式”表(见本模块后的“附录”)。
建议读物:略。
附录
我目前的生活方式
[1] Cited in Antony de Mello's The Heart of the Enlightened.
有关职教改革前沿的探索的文章
对于可持续旅游发展所涉及的内容,人们有着不同的归纳和表述。基于这一长远观点,在更为务实的意义上,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直接目标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现保证游客经历质量与维护旅游环境质量这两者的兼顾。这意味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要从该地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
2023-11-21
由此,城乡统筹的思路逐步形成与完善,而此后发布的十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重点体现。“国际方案征集”成为“一城九镇”城市规划与设计组织的重要方式,其城市设计思路也对之后郊区城镇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23-08-29
将2017年确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的决议遵循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将以“精心设计和良好管理的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领域,创造就业并促进贸易往来。文化旅游因其特有的文化内核,在可持续性旅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旅游中的世界遗产,其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本就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长期以来一直在理论探讨并付诸实践的一个问题。......
2023-11-17
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图2.1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2023-08-29
中国能源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为此,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能源战略,应着眼于长远目标实现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按照上述原则和着眼解决能源发展遇到的严峻挑战,在未来20年中国应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2023-11-18
综合审视苏州河、黄浦江的环境整治与功能再构,则可以从中总结出当前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的思路借鉴。其中,随着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日益完善,滨水空间的建设已然成为未来上海城市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发展的重心。表4.12对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冲突应对的具体化策略进行了汇总列举,表4.13则对其间所体现出的对主要相关领域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进行了总结考察。......
2023-08-29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绿色消费观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消费利益是不可取的,从而抵制购买和消费那种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商品。席卷全球的绿色消费从食物消费开始,逐渐渗透至人类生活消费的诸多方面。“绿色消费”已经渐渐成为中国消费的主旋律。......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