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破解高职高专生就业瓶颈,职教改革探索

破解高职高专生就业瓶颈,职教改革探索

【摘要】:职业教育要适应迅速和持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面临巨大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对策主要是:首先,突出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就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其次,把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

记者: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是怎样做到以就业为导向的?

余祖光:《1998—1999世界就业报告》估计,全世界30亿劳动者中,有25%~30%属于不充分就业,失业者达1.4亿。职业教育要适应迅速和持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面临巨大的挑战。

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对策主要是:首先,突出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就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提出:“培养富有成效的灵活的劳动力对迎接21世纪的竞争至关重要。每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以解决下一世纪的就业问题。”

其次,把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提高灵活性,注意培养革新和提高效益需求的技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来安排培训;对已就业者和失业者以及处境不利的人群进行培训和再培训。”1999年欧盟在《中东欧职业教育与培训——关键指标》报告中的三项建议之一提出:“青年高失业率表明,劳动力需求的疲软和技能错位。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实行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和努力使职业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

再次,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需求。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成功典范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和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的教育(CE)以及“定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1] 本文原载于2003年9月10日《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