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教改革探索:就业教育的成果

职教改革探索:就业教育的成果

【摘要】:余祖光: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发展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为三农服务、为就业再就业服务等。

——优势——

对市场的反应非常敏感、快捷

主持人:现在本科生,甚至硕士生都出现了就业困难的情况,而且有很大一部分能找到工作的也是专业不对口。在这种形势下,职业教育以什么作为它的卖点,来吸引学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呢?

余祖光:当前我国劳动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般说来,就业形势主要由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但目前出现的大学生、硕士生就业难并不完全是总量过剩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目前虽然有些行业、职业处于劳动力饱和状态,但仍有很多新兴行业、职业人才紧缺,这说明在就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职业教育也受到了就业形势紧张的一些影响,但近年来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乐观。这主要是由于职业教育较之其他教育与市场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和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更为吻合。职业岗位需要具有何种知识技能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且职业教育对市场的反应既敏感又快捷,这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

主持人:我们知道,经过培训的劳动力素质比没接受培训的要高,可是一般小企业为降低成本,也许会直接聘用后者。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会对职业教育造成一种潜在的威胁吗?

余祖光:有这种现象,但并不是代表全部情况,也不是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不会造成很大威胁。我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曾对广州东莞、佛山的80余家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过调查,其中企业对工人学历及培训要求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100%的企业在招收技术工人时都会优先选择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即使招收非技术工人,也要求其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说明,现代企业在人员的聘用上已日趋成熟,不会以降低企业工作效率的代价来节约成本。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

——问题——

肩负的责任与得到的支持不对等

主持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也就是说,人最终都要就业。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为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国家办职业学校以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今后所走的路又在何方?

余祖光: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发展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为三农服务、为就业再就业服务等。我们的国情也决定着“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一项积极的、稳定的、长远的劳动市场政策”,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得到重视。

但问题是一些地方,没有把发展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推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真正结合起来;群众对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仍然不够强烈,深层原因是教育成本的个人分担比例过高,需要通过公共政策,特别是公共财政进行引导;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还不够好,投入不足,许多政策不落实,造成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条件有很大反差。总的讲,职业教育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要与得到的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支持相对等。

另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劳动组织,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职业学校开始开设一些复合型的专业,以适应社会上新型劳动组织中出现的复合岗位,但还不够,还需进一步努力。在今后二十年的发展机遇期,教育部已经将职业教育列为教育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多方参与,共同努力,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1]本文原载于2005年8月5日《科技日报》专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