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展望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展望

【摘要】: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的普及,我国职业教育与改革发展俱进,走出了一条适应转型期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后简称《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也进入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阶段,已成为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

职业教育体系是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取决于国家教育体系结构,而且与经济结构、就业制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的普及,我国职业教育与改革发展俱进,走出了一条适应转型期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职业教育体系概观

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主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和营销、服务人员等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也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2~3年,主要培养基层的技术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等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也可分为企业内部职工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城市失业人员培训等,培训分为2周以下的短期培训和3个月以上的中期培训,后者往往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联系。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也出现了融合,如对接受一定层次职业培训的人提出一定的职业学校教育的学历要求,对接受一定层次职业学校教育的人提出一定的职业培训技术等级要求等。2004年,全国14454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66万人,在校生140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1074所,招生237万人,在校生597万人;全国培训城乡劳动者6957万人次。(教育部职成司统计,2005)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逐步从一次性的就业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从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转向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重;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从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数量、质量与效益并重;从传统的办学模式转向进一步吸收市场经济优点,更具产业化经营特性的办学模式;从单纯的学校教育转向全社会共同参与、校企和政府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体系框架

二、工业化初期的职业教育浪潮

据统计,1949年,全国只有中等技术学校561所,在校生7.7万人,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2700人,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2%。(199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调整、整顿、充实、改革、完善、提高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展建设了上千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60年代,为加速培养各地各业急需的人才,职业中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1.中苏经济合作为职业教育奠基

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我国坚定地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并得到了前苏联的支持与技术援助。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与前苏联合作建设了156个大型经济技术项目,同时也按苏联模式建立了一大批相配套的培养技术员的中等专业学校和培养工人的技术工人学校。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在改革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了中等专业教育制度和技工教育制度。中央12个业务部门也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工业、财经、医药卫生等相关的职业技术学校。

据统计,1950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和技工学校共有1174所,在校学生23.2万人;到1957年,达1464所,在校学生84.5万人,增长近3倍;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0.4万人,高中阶段职普比为48.3∶51.7。[2]这种职业教育结构主要依据是城市工业实际的人才结构需要,以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中级技术工人为主,大体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但与工业化结合紧密,起点较高,符合职业教育科学规律,在当时条件下,无疑是一次国外经验的成功借鉴。

2.克服困难走出自己的路

1958~1965年,我国先后经历了经济“大跃进”的失误、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友好关系破裂的风风雨雨,职业教育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形成了前期大起大落和后期稳定发展两个阶段。

图2 1949年、1950年、1957年中职学校及在校学生规模

1958年,我国进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9月19日)提出要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出现了城市工厂、农村公社大办学校,学校大办工厂、农场的高潮,职业教育得到了超常规的急速发展。到1958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已达到3113所,在校学生146.9万人。1961年1月后,为应对自然灾害,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教育事业压缩办学规模、裁减学校,精简教职工等,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到1962年底,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锐减到1514所,在校学生减到53.4万人。职业教育第一次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

三年自然灾害后,经济得到恢复。1964年,教育部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逐步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城市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是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3],拟订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同时,在原有中专和技校的基础上,农业职业中学得到了迅速发展。1965年中专、技校、农职业高中在校生达到143.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30.8万人,高中阶段职普比达到52.3∶47.7,中国职业教育迎来了第一次发展浪潮的高峰。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思潮下,错误地批判了职业教育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职业学校大量撤销停办,停止招生,教师队伍失散,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元气大伤,发展跌入低谷。

三、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第二次浪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带动职业教育在恢复中发展,在调整中提高。1977~1995年,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职业教育很快得到恢复,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崭新阶段。

1.调整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重新崛起

十年浩劫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普通高中畸形发展,1976年,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技工学校在校生91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则多达1483.6万人,高中阶段职普比达到6.1∶93.9。(数据来自197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如图3所示。

图3 1965年、1976年职普学校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情况

普通初高中毕业生除升学者外,劳动就业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这种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对国家建设事业、社会安定和青年就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拨乱反正,调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比例,探索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1980年,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提出“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和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就业原则。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就业要先接受职业教育原则的提出,促进了职业教育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的合理组合,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

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蓬勃兴起。1980年,首批地方性的短期职业大学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潮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已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职业教育在正确政策指引下,实现了重新崛起。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级分流,大力发展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下,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方面,要从国家的全局和民族的未来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齐心协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91年《决定》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提出了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我国国情,教育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任务,即实行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的方针,因地制宜发展初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根据国家“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到1995年,全国仅中等职业学校就有17000所,在校生939万人,是1980年的4.2倍,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总数的57.4%;各类培训机构达40多万个,年培训数千万人次,达到职业教育发展第二次浪潮的高峰。在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与建设工作的带动下,1995年重点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58%以上[4],形成了面向第一、二、三产业,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序列,为全面建立发达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教育第三次浪潮

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开始走上依法建设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九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虽然一度从发展的高峰下滑到谷底,但后来又逐步回攀高峰。

1.从计划培养到市场驱动,转型期的低潮

进入1996年,我国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原有计划培养模式的基础不复存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了中专学校毕业生要逐步实现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改革方案,这项改革使计划体制下建立的中专学校与市场体制下建立的职业高中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占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数1/3以上的中专学校失去了对初中毕业生低收费、包分配的吸引力,也减缓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行业部门和国有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受到削弱,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由2000年的1594所减少到2002年的1040所,与此同时,企业举办职业业教育的经费从1997年的32亿元急遽下降到2002年的9.21亿元。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连续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扩大招生,带动普通高中快速发展的同时,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遇到严重困难,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此之迅猛,职业教育准备不足,下滑是难以避免的。199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开始减少,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如表1所示。

表1 1997—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及其与普通高中招生数的比例

2.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再创辉煌

为扭转中等职业教育下滑的趋势,国务院于2002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5]。该决定提出了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会议之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思路更加清晰。职业学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发展再创辉煌。200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14500多所,招生回升为566万人,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的比重有所回升(如图4);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

2003年以来,教育部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财政部实施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实施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农业部等六部委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等工程和计划,进展顺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如图5所示。

图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例变化情况

图5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等启动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工程和计划

仅全国教育系统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就达到3146万人次。中等职业学校积极面向社会、面向下岗职工开展培训,2004年共培训780万人次,超过了学历教育招生人数。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共培养了6000多万毕业生,培训城乡劳动者达14亿人次。

五、职业教育体系与劳动就业制度

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就业制度,并成为“劳动与就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紧密的内在联系,劳动就业制度的重大改革都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除了上文中涉及的市场化就业制度对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的影响外,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推动职业指导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始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改变了毕业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面对双向选择的劳动市场,学校、家长和毕业生都缺乏相应的职业指导。1993年6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成立,基层学校的实际需求迫切要求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给予政策指导。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在初中和高中开设“职业指导课”。《职业教育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001年教育部将职业指导纳入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内容之中。

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提出,职业指导工作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社会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社会准备合格的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此同时,职业生涯设计应运而生,职业生涯设计是指职校学生结合个人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目前,职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通过课堂教学社会调查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形势、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心理测试、咨询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特点,帮助学生选择与自己适合的职业群或职业方向,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择业的能力与求职技巧;同时,还给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和就业帮助。据统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由2000年的85.4%上升到2004年的95.4%,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也由2003年的56%,上升到2005年的62%(《工人日报》,2005年11月17日)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的社会推动力

职业资格制度的基础是科学的职业分类和动态的职业标准,反映了现实的经济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内在特征,反映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市场上流通、使用,重要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劳动准入的重要作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把教育培训活动和经济生产活动联系起来的纽带,也是把教育培训活动和就业联系起来的纽带。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首次提出要在我国实行与学历文凭并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布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和总体部署。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使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进入劳动市场就业的门槛,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社会推动力。同时,也在职业学校引发了双证书制度的推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普遍实行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该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教考分离及其社会化考核途径来保证职业技能质量,以建立起社会认可的统一标准。到2000年,国家规定的90个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均有了相应的资格证书考试制度。为了加强与完善实践技能的考核,一些有条件的职业学校经有关部门批准,还在校内建立了相关专业(工种)的技能鉴定站(中心、所)。至此,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职业技术鉴定网。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乡劳动者中,已有4500万人(次)经过技能鉴定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全国已有鉴定机构7000多个,考评人员近16万人,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行业)、鉴定所(站)三级运作的实施工作网络(见表2)。(《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30日第4版)双证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加强了职业技能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表2 1999~2002年职业技能鉴定综合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六、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根据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原则,中国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争取国际社会不同形式的支持,同时与部分国家及国际组织建立了互惠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如图6所示。

图6 中国职业教育与部分国家的交流合作关系简图

1983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项目,揭开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序幕。之后,德国联邦政府、一些州政府及有关基金会纷纷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到1994年,共建成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实体性项目32个,其中德方投入2.6亿马克,中方进行了相应配套。合作项目以职业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为主体,涉及机械、电子、汽车、建筑、轻工、农业等行业,同时也兼顾了职业教育研究、师资培训和语言培训机构。以32个中德职教合作项目为依托,全国200多家学校和企业开展了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的改革实验。中德双方从教育思想、办学体制、教学模式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与实验,这一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宝贵的经验。

1990年11月,为期6年的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开始实施。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提供了6000万加元的项目援助,中方提供了项目配套经费。中方共11个省区市涉及冶金、林业、电力、轻工、卫生、交通、农业、煤炭、水利等行业的29所院校参加了合作。合作项目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引进了以企业为主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方法(DAUCM)和以能力为本位(CBE)的教育思想。项目的实施,对我国职业教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贴近企业、劳动市场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2002年3月,为期5年半的中澳(重庆)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澳方援助1892万澳元,中方配套530万澳元,在重庆的5所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校和2个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开展项目合作。这一合作涉及重庆市的汽车、电子、旅游、电子商务和建筑等5个行业。项目实施中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验,积极探索了职业教育办学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开发了适应行业新需求的课程与教材,增强了重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为在较大范围内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包括管理在内的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我国政府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先后实施了两期世界银行职业教育贷款项目。两期贷款金额共8000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近9000万美元。通过贷款项目加强了12所职业教育师资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了146所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在项目管理中,采取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科学的办学评价指标,在改进教学设施的同时,促进了学校面向市场需求,与行业企业合作,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我国职业教育界积极与众多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界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系列学术交流与项目活动,如国际职业教育项目,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农村职业教育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研讨,职业指导论坛等。1993年,中国政府在北京成功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职业教育研讨会。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交往中,我国不仅是受益国,同时也为国际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98年,我国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来自12个亚非国家的23名职业教育高级官员出席了培训班。之后,我国又于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成功地举办了多次非洲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班,受到非洲国家同行的欢迎,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一、职业教育改革的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出现的变化和进步,经济领域、劳动人事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要求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及其体系、体制和运行机制与之相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局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一是经济结构的变革;二是就业体制的变化;三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经济结构的变革

1.经济类型多样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新需求

经济所有制类型的调整带来了从业人员就业去向的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80年的30∶49∶21演变为2001年的15∶51∶34 (见表3);从业人员结构相应地从1980年的69∶18∶13调整为2001年的50∶22∶28(见表4)。[6]因此,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既能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同时要为跨产业转移的亿万劳动力承担起转移就业和再就业的培训任务。

表3 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表4 全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

2.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原国家经委组织有关专家对天津、湖北、四川等省市进行经济评价的结果显示,1979~1982年间,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产值增加值的贡献率为26.28%。目前比较公认的这一份额为35%左右。[7]

科技快速进步和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不仅提高了对高级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对由职业教育培养的从事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发展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体系,另一方面要加速改善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以回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呼唤。

(二)就业体制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革”期间下乡知识青年大批返城,我国潜在的就业压力显现,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做出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决定。1980年,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其后,劳动人事部门开始着手改变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1986年,固定工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使企业逐步建立起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新的招工制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进一步加大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力度。1990年,原劳动部发布《职业介绍暂行规定》,把专门组织劳动力交流的服务机构统一命名为“职业介绍所”,明确了它的性质、任务和管理办法,至1998年末,全国已有各级职业介绍机构35449家。[8]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决定》要求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要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就业结构,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使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调节均逐步作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发布,标志着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进入了依法建设的新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强烈要求职业教育打破计划分配毕业生的“一统天下”,在“国家任务计划”之外开辟多种形式的“调节性招生计划”,打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渠道,逐步使所有毕业生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范围。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适应人才的合理流动,要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与劳动市场要求接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首先,我国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2003年达到91.8%。其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2003年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为3243.40万人,比1995年增长了96%;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43.8%,比199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9]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相对单一的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变。第三,高等教育改革显现突出成效。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10]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基础教育的普及,不仅提高了人口的基本素质,也提高了新增劳动力和大多数劳动者接收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文化起点。高校扩招拉动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扩大。2000年普通高中招生数比1995年增加472.7万,增长了72.7%,[11]形成“普高热”。而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重由1995年的56.8%逐年下降,到2002年已降到42.6%。[12]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再次出现不平衡引起了政府的重视,2002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开始对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从这一年起,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开始回升,职业教育步入稳健发展的阶段。

二、职业教育的改革

(一)办学体制改革

一个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体系,基础在于有一个包容所有权益者,同时能够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办学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要体现政府、企业、公民个人等多方面的利益,也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参与,从而决定了办学主体的多元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并且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采取大家来办的方针,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发展行业、企事业单位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鼓励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的优势和力量”。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改革办学体制”的任务,指出:“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职业教育法》也明确规定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公民个人的职业教育权利和义务。2005年,教育部先后召开了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公办职业学校体制的专题会议,进一步推动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法规、文件,有力地指导着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践。

图7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及投资主体多元化

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果,集中地表现在:一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图7)。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形成政府办学、行业部门办学、企业办学和公民个人办学的多元办学格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办学主体间的合作办学,有校企联办、校校联办、省地联办等。二是投资渠道的多元构成。随着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向多元方向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由国家财政独家包揽教育投入改为由国家财政、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分担教育投入。2000年,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构成中,来自财政预算内经费占43.1%,学生缴纳学费占31.6%,企业办学和上缴教育附加费占7.45%。(教育部财务司《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资料汇编》)三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到2002年全国民办职业学校已达到1070所,招生达到24.19万人,占总数的12.26%。2003年,民办高等职业学校达到166所,占到总数的1.32%。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已达到总数的1/3,成为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标志着政府单一办学体制的突破,培训市场的真正建立,而更可贵的是引进了市场竞争的观念和民营机制。民办职业教育开通了扩大教育资源的多种渠道;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教育消费需求;促进了职业教育市场的竞争,推动了办学体制的改革。

(二)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地方统筹和部门分工管理的要求。对中等专业学校实行的是,在教育部门综合管理下,按系统由各业务部门分级归口举办;技工学校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归劳动部门综合管理,分别由国家行业部门、地方各级劳动部门、厂矿企业举办;职业高中均由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直接举办与管理。中等以下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以地方为主进行管理。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这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的体制,效率不高的弊端逐渐突出。为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体制的变革就加快了步伐。

1.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开始理顺管理体制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向全国推广河北省创办职教中心的成功经验,要求各地集中力量首先办好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其主要做法是采取政府统筹、部门联合、教委协调、一校多功能的办法,打破原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成人教育各自独立、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将一县之内的各类职业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融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学校。这一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切入点的管理体制改革,不仅实现了改革的初衷,更重要的是为政府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创造了成功经验。

2.职业教育地方管理,结束部门办学

1999年,伴随国家机构改革,国务院作出决定,对部委所属高校、中专和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利以及统筹力度”,“除教育部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部门和单位不再直接管理学校”,其所属“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划归地方管理。其中,原属于下属企业或事业单位举办的,可由这些单位继续举办,但其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地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权限均已下放省级政府。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大中专院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是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3.强化政府统筹,权益者参与管理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经济工作和劳动就业密切相关,不但需要调动各个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同样也要给予各个方面参与决策的权力。这样一个各方参与的管理结构,必须由政府进行统一协调,进行统筹管理。《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县级以上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根据青岛、宁波等地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2002年《国务院关于人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提出并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吸收行业企业参加,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调配合、产业界参与的职业教育有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三)办学模式创新和内部管理改革

1.产教结合体制的创新

产教结合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它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学校掌握社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使教学内容符合工作实际,紧跟科技发展;使职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使用;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与合作”,“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产教结合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农村职校产教结合和城市职校产教结合两种类型(图8)。农村职校产教结合主要从农业产业人才需求出发,学校在开设农业类专业的同时兼办实习基地、实习农场、校办产业等。城市职校产教结合在形式上主要包括:联合办学,即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校企合作,主要是职业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办企业,即职业学校根据专业培养日标需要兴办各类校办企业,对内是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对外服务于社会。

图8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主要类型

2.深化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改革

(1)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

传统的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验化管理,学校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近年来,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高等职业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均建立起现代职业学校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目标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形成市场驱动、自主经营、有序竞争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2)学分制度的试行

学分制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美国高等院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具有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知识更新和补充、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发展个性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都有职业学校逐步改革传统学年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试行了学分制。1992年安徽长丰县庄墓职业中学率先实行了弹性学制,允许学有成就的学生提前离校回乡服务。1995年南京扬子江职业学校试行了学年学分制。再者,如昆明冶金学校、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湖北冶金矿业高级技工学校以及农业系统的不少学校都对“学分制”进行了摸索实验。江苏、天津等地的职业中学还设置了必修课与选修课。

(四)教育教学改革

199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了面向新世纪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一系列改革措施。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新时期职教改革地方一个突出的主旋律。

1.专业设置的改革

专业对教育内部而言是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它制约着教育教学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对教育外部而言它直接影响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效果。因而,专业设置的改革颇受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和劳动部先后修订、制定了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体现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方法。新的目录起到了指导作用,发挥了服务功能。

1993年初,国家教委公布的中专专业目录中,专业数从1000多种减少到518种。2000年,国务院各部委(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3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录》共13个大类270个专业及其专门化举例。专业简介包括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建议修业年限、专业教学主要内容等项目。主要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统称为专业教学主要内容,以便于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2003年,为适应社会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要求,教育部组织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职业院校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护理专业领域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方案》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将专业教学主要内容划分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中应重点体现的特色和专业基本能力。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思想,突出了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更具科学性和灵活性。

2.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聚焦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冲击下逐步地更新。课程开发发展为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布点实验和评估反馈四个阶段,课程开发主体不再局限于教育内部,而扩展到用人单位;由于普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需求变化调查法和职业能力分析法,使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依据更加客观可靠。

新的课程结构采用“综合课程”形式,解决了各科课程相互分割、重复的问题,同时普遍增设选修课,以扩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由选择和因材施教可能性。新课程突出技能的培养,增加技能实训课程比例,这些课程与理论课程一样,具有完整的课程标准和系统的训练程序。在课程改革中,模块式课程得到广泛采用,有利于学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方向,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

(2)教学过程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现代劳动组织形式和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生产服务过程也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一系列改革。一是紧紧围绕全面素质提高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展开基础文化课领域的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为了便于掌握综合、复杂的内容,培养综合职业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是在实践教学中,模拟教学的应用、企业顶岗实习的开展,普遍使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高,缩短了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3.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

(1)“双元制”的改革实验

“双元制”是指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以企业培训为主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为: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培训过程以双元交替为特征;教学组织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职业规范为标准。参见图9。1983年,随着中德两国职教合作项目的启动,我国开始了借鉴“双元制”的改革实验,并在全国200多家学校、企业中得到推广。“双元制”的教育思想和校企合作形式,在本土化过程中,已扎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沃土之中。

图9 双元制——阶梯核心综合课程模式图

(来自黄克孝职教课程模式的创新PPT)

(2)CBE的借鉴

“能力本位教育”(即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于20世纪70年代风行北美、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CBE引入我国得益于90年代初“中加高中后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实施。主要特征:一是以职业行为能力作为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的依据;二是职业行为能力来自于职业分析;三是以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为基础组成模块式课程;四是使学生在学习前就了解应掌握的能力和应达到的标准;五是强调学生自学和自我评价的个别化学习方式。CBE被机械、电力、铁路、石油、化工和农业等行业广泛吸收作为参照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能力教育体系作出了贡献。

(3)MES的引进

就业技能模块培训(即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简称MES)是世界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总结发达国家技工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中国家研制的一种就业技能培训模式。它是基于能力本位的思想,通过职业分析产生的,并强调个别化和程序化教学。20世纪80年代末由劳动部引入我国,主要在技工学校和岗位培训中进行实验。这一模式的引进,促进了实践技能课程的开发和技能培训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使我国职教界对模块课程的结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的创新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亦称为集群式模块课程,简称为“KH模式”。这一课程模式是在借鉴MES、CBS、“双元制”等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内在规律,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培训课程模式。它以提高受训者素质为目标,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既强调相关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强调特定职业、职位的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如图10所示。

图10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简图

(来源: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 叶曲炜《从就业角度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2004,12)

(五)师资队伍建设

1.改革师资培养体制,形成多渠道培养的格局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独立设置了11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门培养职业学校专业课师资及实习指导教师,这些学校在如何使培养工作更适应于职业教育实际方面作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除办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外,还开辟或加强了如下若干培养途径:依托部分普通高校设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系);普通高校非师范类毕业生经过一定的师范类课程进修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组织部分文化课教师改行进修后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在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基地;从企事业单位调入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外聘兼职教师。

2.建立培训基地网络,加强在职教师培训

1989年,原国家教委首先批准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它们的任务是分工承担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管理干部及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编写培训教材,开展职教研究与信息交流。之后,又陆续批准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成立职教学院。此外,国务院有关部委也依靠所属高校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许多地方还建立了为本地区服务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998~2002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拨款支持了52个重要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培训基地网络的建立为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创造了条件。

(六)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

1.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农村实际,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非常薄弱,农村学校基本上照搬城市模式,缺乏地方特色,大多数不能升入大、中专学校的中小学毕业生,既缺乏回乡务农的思想准备,又缺乏基本的生产技能。农村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不高,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农村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从1985年开始,原国家教委在全国开展了以加强三教统筹和促进农科教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阳原、完县、青龙三个贫困县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实验,明确了建立实验区的意义和任务是: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协调发展,高等教育逐步向农村延伸;促进农业、科技、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综合改革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健康发展。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在全国实施了旨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其吸收运用科学技术能力的“燎原计划”。任务是: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配合农业与科技部门,开展以推广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促进农业的发展。1988~1991年共发放使用贷款2.18亿元,培训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民500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100多项,促进了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的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方式参见图11。

图1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方式

到1994年,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由原国家教委确定的实验县116个,各省确定的实验县540个,“燎原计划”示范乡发展到7056个。1992年6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召开的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对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给予较高评价。

2.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农民收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农业产值在农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土地曾经扮演过的主要收入来源的角色正在减弱,相反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已经高于从事一产的收入,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支柱产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1)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总体原则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25年走出一条服务经济、就业之路,其基本经验就是:要不要,能不能把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繁荣、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职业教育与农业发展互动的总体原则是供求基本不能错位:与农村经济发展阶段不能错位(如图12);与农村经济结构不能错位;与农村劳动力流向不能错位;与群众对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不能错位(如图13)。

图12 经济发展阶段

图13 农村职业教育、经济需求、个人需求的平衡

(2)为农业产业化培养人才

农村职业教育改变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面向农民开展培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实施农业、教育等部门组织的“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农民2300万人,有近1000万人获得相应证书,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典型。

教育部2003年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实施了“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动员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4年教育部门培训农村劳动力3198万人次,其中15~90天的技能性培训1579.8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比2003年增加了2000多万人。据农业部统计,接受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转移后,月收入达到700多元,比在家务农高出400多元,比未接受技能培训的转移人员普遍高出200元左右。

(3)农村职业教育的富民工程

各地教育部门组织职业院校开展教育为农服务的富民工程,在服务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如,江苏省自2001年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以来,2001~2004年,全省教育系统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总共培养和培训了506万农村新增和富余劳动力,其中培训后转移148万人。浙江省自2001年以来,组织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陕西省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网两工程”,“一网”就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农业中专学校为骨干,以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为主阵地,构建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网络体系。“两工程”就是“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一网两工程”实施两年来,全省职成教战线共引进致富项目164个,实用技术培训204.8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85.6万人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发展的展望

20世纪前20年,职业教育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谋划新一轮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目标。

一、发展要有新思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质疑,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和谐社会,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的发展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按新的图像设计自身的发展前景。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英明论断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回顾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我们不能停留在对巨大成就的陶醉中,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不足,新的发展不能是过去的简单重复,更不能重复以往的偏差,必须开拓进取,走出新的发展路子。

21世纪教育委员会早在10年前就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今后的职业教育要以人为中心,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谋划如何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如何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服务,从而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成为群众满意的教育类型,就要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竞争的全局出发,完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为改革而培养有发展前途的、能够适应迅速变革和掌握变革的个人”。使职业教育成为群众满意的教育类型,就要从终身教育的高度加以规划,即,“应使其超越纯粹适应就业的范围,而将其列入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条件加以设计的终身教育这一含义更广的概念之中”,“重新考虑并沟通教育的各个阶段”。从而实现从单纯服务经济、促进就业到同时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转变。

在确定今后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要注意解决好几个主要问题:一是不仅要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更要以人为本,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服务;二是不仅要注重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三是不仅要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办学效益,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财政作用,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促进农村、中西部和艰苦行业职教的发展,解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困难;四是不仅要把公办职业教育做大做强,更要努力促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局面;五是不仅要发挥教育、劳动、经济部门各自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更要发挥教育、劳动、经济政策组合的巨大优势,真正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未来15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实现与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提高;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1月7日~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总理出席会议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温总理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总理还指出,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国务委员陈至立说,财政部决定今后每年安排8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每年将资助80万人。

在第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之际,会议和《决定》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其主要精神是:

1.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决定》和会议明确提出了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2.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3.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四大工程”

——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4.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四项改革”

(1)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2)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推进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

(3)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4)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5.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四个计划”

(1)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

(3)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4)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6.明确提出要从六个方面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1)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创新。

(2)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3)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4)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5)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6)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三、发展前景的展望——2020年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制度、体系和机制方面

——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符合终身学习要求、灵活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满足人们多样化学习和择业需求,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质量水平,结构规模满足工业化社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完整的执法保障和健全的评价监督机制;建立并完善满足学生适应就业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和职业资格标准,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2.在事业发展的结构、规模和质量方面

——到2020年,建立起分区域发展、分阶段推进的职业教育发展多种模式,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和区域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少数民族地区、艰苦行业等的从业人员继续学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平台。

——职业培训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基本实现使未升入高一级普通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年培训城镇职工和农村劳动力达到3亿人次,使从业人员的年培训率达到3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服务出口的重要内容。

——到2020年,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保持稳定/质量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充分满足社会需要的新阶段。随着学龄人口变化,继续保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例的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招生规模继续保持在800万以上。

3.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方面

——要努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每个县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地市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要建立一批具有一流水平的、主要由财政支持的、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

——到2020年,要继续依托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扩建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立起总量充足、专兼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基本实现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构建开放的职业教育网络服务体系。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建成校园网;建成并逐步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立国家与区域性职业教育人才信息网;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与书目

1.余祖光. 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论文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2.李蔺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3.杨金土. 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丛书——职业教育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崛起的年代 丰硕的成果——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20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

5.孟广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改革.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年5月.

6.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7.刘鉴农. 劳动就业 职业教育 职业指导. 1997年7月.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9.严雪怡.论职业技术教育.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4月.

10.彭世华. 职业教育发展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11.张家祥、钱景舫. 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和卫生部.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司[2003]5号.

1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期.

16.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4日.

17.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4期.

18.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33期.

[1] 本文是作者2006年9月以联合国教科文专家身份赴朝鲜参加职业教育国家研讨会上作的学术报告。

[2] 孟广平等主编:《当代中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0,21—22, 32。

[3] 1964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江苏省《关于发展半工(耕)半读教育制度的规划草案》的批示。

[4] 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1995.1

[5]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

[6] 白永秀,严汉平:《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实现目标的思路》,经济纵横,2003,(2),2~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第714页。

[8]《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www.molss.gov.cn/tongji/gb/gb1998.htm,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2002-8-20。

[9]《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wxlfxbg/t20020530_20836.htm 。

[10]《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wxlfxbg/t20020530_20836.htm 。

[11]《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wxlfxbg/t20020530_20836.htm 。

[12] 《2002 年教育统计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www.moe.edu.cn/stat/tjgongbao/,200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