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日常安全措施

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日常安全措施

【摘要】:所以,在这样的实验室安全现状下,加强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迫在眉睫。但从总体上来看,实验室的安全日常管理主要分为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三个部分。实验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确保水、电等管线设施安全规范。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教育局对高校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多,使得很多高校实验室在软硬件设施和配备上都得到了改善和加强。但是,在新建或者扩建实验室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了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要求而忽略了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建设,致使实验室在使用初期就已经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

在管理方面,从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和高校传达下来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指示,体现出了国家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视逐渐加强,但逐层分配下来后,很多工作还是仅仅流于形式,文件通知多,监管力度却比较薄弱。一些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有所欠缺,责任心不太强。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就难免会出现安全意识淡薄,甚至完全没有安全观念,不按规范操作仪器,随意碰触危险化学药品。殊不知这些都会使他们随时处于危险之中,而学生因此导致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

所以,在这样的实验室安全现状下,加强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迫在眉睫。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日常管理工作做起,从每天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着手,将安全真正落在实处,确保高校实验室的真正安全。

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工作要想落在实处,自然是要结合学校和不同学院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实验室的性质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但从总体上来看,实验室的安全日常管理主要分为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三个部分。

1.安全教育

高校实验室的使用主体是负责实验的老师及进行实验操作的同学,因此,对这个群体展开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开展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和学院应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和消防演习及疏散逃生演练。如:邀请实验室管理人员及优秀院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对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教育讲座;此外,还可以特别邀请公安消防支队的教员为师生进行针对高校特点的火灾防范、处置和逃生相关知识培训。通过演练,让师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熟悉实验室的逃生路线,从而达到遇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自救能力和学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学校管理机构还可与学校相关学生组织一同举办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从学生群体出发,更能引起广大学生对此的关注。

(2)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的在线学习。

学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应设有网上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涵盖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知识,供师生查阅和学习。此外,该系统还应设置安全考试系统,供师生检验自己的安全知识学习效果,便于真正加深大家的安全意识。

(3)编制印发实验室安全手册。

学院应结合本学科及专业的特点,编制印发实验室安全手册,要求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就能提前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流程,掌握所接触的化学药品、实验设备的性质和性能,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明确到人,实现逐级安全管理,确保每间实验室都安排有专门的人员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并由这些人完成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而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主要分为水、电的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卫生管理。

(1)水、电的管理。

实验室的运作过程中离不开水、电这样的基础设施,因此,管好实验室的水、电相当重要。实验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确保水、电等管线设施安全规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学生发生触电等危险情形,教师还应反复强调安全并注意监督。实验室结束实验教学后还应巡视实验室,检查水电是否关好。若所在实验室存在危险设备,易造成爆炸、火灾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应在此基础上多加管理和检查,避免此类设备与水、电等的接触。

(2)实验室设备管理。

很多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实验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实验设备的正确规范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因不当使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仪器设备,应特别安排设备负责人,负责设备的常规定期保养及损坏的维修协调工作,制定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并对需要使用仪器的人员进行仪器操作的培训等。此外,对一些危险指数的设备,更需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使用安全普及,教师应时刻在场监督学生进行正确操作。

(3)卫生管理。

实验室整齐、有序、洁净的环境可以保证整个实验室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负责人应负责实验室的卫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强调卫生问题,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教学结束后学生还应负责实验室的卫生清洁,由老师进行检查,若检查不合格必须重新擦拭、整理。

3.安全检查

高校实验室的各级机构组织都应按照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严格监督制度的实施进行,其中,安全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监督手段。

安全检查的内容要合理规划,流程要精心设计,检查要做到科学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防止走过场,重形式。学校实验室相关管理处及所在学院均需要对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对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安全检查不仅仅要起到督促实验室工作人员重视安全工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帮助实验室发现安全隐患,促进实验室进行整改。此外,实验室负责人还应对所负责的实验室进行每日安全检查,以便于更快速、更方便、更仔细地发现实验室出现的各种细微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整改,排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