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完善激励机制,开拓职业发展渠道

完善激励机制,开拓职业发展渠道

【摘要】:畅通职称晋升渠道。明确破格晋升条件。设定一定比例的机动名额。精神激励和薪酬激励并行,促进工作积极性。设立实验技术专项奖励。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将开发的实验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闪亮计划”是通过给予实验技术队伍大力扶持和培养,搭建成长平台,使其成为实验室相关领域的才俊,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设置“闪亮之星”岗位,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面向全校公开聘任。

(1)畅通职称晋升渠道。

增设正高级职称岗位。设立研究员(实验技术)岗位,总量纳入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统筹。

修订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条件。重点考察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确要求申请实验技术系列职称的人员必须实际从事实验技术岗位工作,而且职称评定后也须在实验技术岗位从事相关工作达一定的年限;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不同的晋升标准;

设立实验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根据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优化评审条件,实验技术系列单独评审,不与其他工程系列共同评审。

明确破格晋升条件。设定一定比例的机动名额。一方面优秀的青年人才可以突破工作年限要求尽快晋升;另一方面为长期踏实从事实验室工作且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师开通绿色通道,解决由于无法完成科研和论文要求而无缘高级职称的问题。

(2)提高实验技术岗位待遇。

高校要充分肯定实验技术队伍在教学中的地位,实验技术岗位和教学岗位、科研岗位同等重要。因此,在薪酬待遇上,建立与教学科研岗位的老师同岗同酬的薪酬体系,同时引入团队薪酬和岗位薪酬,多干多得,适当拉开差距。并鼓励实验技术岗位教师充分参与到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将高水平的实验技术论文纳入科研奖励范畴,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发表实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论文,以提高其学术水平。精神激励和薪酬激励并行,促进工作积极性。

(3)建设创新团队。

在专职或兼职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中选拔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学术水平以及丰富实验教学经验和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带头人,组建“实验技术创新团队”,通过老中青传帮带,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

由院系高层次人才作为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的引领者,组建“实验教学创新团队”,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科研项目研究,促进教师与实验技术队伍人才的交流合作和良性互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实验技术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争取取得新的实验技术研究成果。

(4)设立专项奖励和项目。

设立实验技术专项奖励。着重对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并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设立实验教学成果奖、实验技术成果奖、实验室优秀团体奖、实验室优秀个人奖、优秀资产管理奖等奖项,肯定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工作成效,使其有荣誉感和责任感。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将开发的实验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

设立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实验室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如实验技术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验仪器设备研制、改造和功能开发(包括应用软件);实验和实验室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科研成果向实验技术和实验教学转化;实验教学研究及实验教学项目开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等。

设立实验室“闪亮计划”。“闪亮计划(实验技术队伍)”是通过给予实验技术队伍大力扶持和培养,搭建成长平台,使其成为实验室相关领域的才俊,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闪亮计划(实验技术队伍)”实行岗位管理。设置“闪亮之星”岗位,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面向全校公开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