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山位置不宜在山系的正中,而应当偏于一侧,以免山系平面布局呈现对称状态。客山是高度和体量仅次于主山的山体,具有辅助主山构成山景基本结构骨架的重要作用。陪衬山主要应当围绕主山布置,但也可少量围绕着客山布置,可以起到进一步完善假山山系结构的作用。......
2023-10-03
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释名》)。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水乡山村,道旁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所以许多园林都设亭。但正是由于园林是艺术,因此园中之亭是很讲究艺术形式的。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形式来说也就十分美而多样了。《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各种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只要平面确定,其形式便基本确定了。
1.景亭的作用
园林中,亭是为数最多的建筑物之一,其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观景”和“景观”。“观景”,即满足人们在活动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纵目眺望。“景观”是指亭子一般小而集中、向上,造型独立而完整,往往在园景中是一个亮点,是园林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景亭的类型
(1)传统亭。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袤,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建筑技术传统,致使亭榭构造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北方的造型粗壮、风格雄浑,而南方的体量小巧、形象俊秀。现在最为常见的是北方园林的清式亭榭和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苏式亭榭。
传统亭榭的平面有方形、圆形、长方、六角、八角、三角、梅花、海棠、扇面、圭角、方胜、套方、十字等诸多形式;屋顶亦有单檐、重檐、攒尖、歇山、十字脊、“天方地圆”等样式。其中方形、圆形、长方、六角、八角为最常用的基本平面形式,其余都是在这些基础上经过变形与组合而成的。亭顶除攒尖以外,歇山顶也相当普遍。传统亭如图4-1所示。
(2)现代亭。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结构形式。现代亭也有使用网架结构、板式结构、悬挑结构等,但是使用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板式亭榭、蘑菇亭榭等。相对而言,亭榭因体量不大,其平面大多较为简单,一般以圆形、方形为多,但由于采用了新型结构,也有其他较为复杂的平面,造型也变化多端。现代亭如图4-2所示。
图4-1 传统亭
a)四角亭 b)六角亭 c)八角亭 d)圆形亭 e)重檐屋顶亭 f)卷棚歇山屋顶亭
图4-2 现代亭
3.景亭的布局形式
常见亭子的布局形式有以下3种:
(1)山地设亭。山上建亭通常选择山巅、山脊等视线较开阔的地方。根据观景和构景的需要,山上建亭可起到控制景区范围和协调山势轮廓的作用。
(2)临水建亭。水面是构成丰富多变的风景画面的重要因素,在水边设亭,一为观赏水面景色,二为丰富水景效果。水面设亭,一般尽量贴近水面,突出三面或四面环水的环境。水面设亭在体量上应根据水面大小确定,小水面宜小,作配景宜小;大水面宜大,作主景宜大,甚至可以以亭组出现,以强调景观。水面亭也可设在桥上,与桥身协调构景。
(3)平地建亭。平地建亭,或设于路口,或设于花间、林下,或设于主体建筑的一侧,也可设于主要景区途中作一种标志和点缀,只要亭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就可创造出优美的景色。
不同类型的亭的特点见表4-1。
表4-1 亭的形式和特点
4.景亭的位置选择
景亭选择要考虑:亭是供人游息的,要能遮阳避雨,要便于观赏风景;亭建成后,又成为园林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亭的设计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且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景亭的设计要求
一般亭只是休息、点景用,体量上不论平面、立体都不宜过大过高,而宜小巧玲珑。一般亭子直径3.5~4m,小的3m,大的不宜超过5m。亭的色彩要根据风俗、气候与爱好确定,如南方多用黑褐较暗的色彩,北方多用鲜艳色彩。在建筑物不多的园林中以淡雅色调较好。
6.景亭的构造
景亭一般由亭顶、亭柱和亭身、台基(亭基)三部分组成。景亭的体量宁小勿大,形制也应以细巧为宜,竹、木、石、砖瓦等地方性传统材料均可修建。当今更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兼以轻钢、玻璃钢、铝合金、镜面玻璃、充气塑料等新材料组建而成。
(1)亭顶。亭的顶部梁架可用木材制成,也可用钢筋混凝土或金属钢架等。亭顶一般分为平顶和尖顶2类。形状有方形、圆形、多角形、十字形、仿生形和不规则形等。顶盖的材料则可用瓦片、稻草、茅草、木板、树皮、树叶、竹片、柏油纸、石棉瓦、薄钢板、铝合金板、塑胶板等。
(2)亭柱和亭身。亭柱的构造因材料而异。制作亭柱的材料有钢筋混凝土、石料、砖、木材、树干、竹竿等。亭一般无墙壁,故亭柱在支撑顶部荷载及美观要求上都非常重要。亭身大多开敞通透,置身其间有良好的视野,以便于眺望、观赏。柱间下部常设半墙、坐凳或鹅颈椅,供游人坐憩。柱的形式有方柱(长方柱、海棠柱、下方柱等)、圆柱、多角柱、梅花柱、瓜楞柱、包镶柱、多段合柱、拼贴棱柱、花篮悬柱等。柱的色泽各有不同,可在其表面上描绘成或雕刻各种花纹以增加美观。
(3)台基(亭基)。台基多以混凝土为材料,如果地上部分的负荷较重,则需加钢筋、地梁;如果地上部分负荷较轻,如用竹柱、木柱盖以稻草的亭,则只需在亭柱部分掘穴以混凝土作基础即可。
7.景亭施工
景亭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放线→地基与基础施工→屋架(亭身)施工→屋面(亭顶)施工→装修施工→成品保养。
(1)施工准备。根据施工方案配备好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机械及施工工具,按计划购进施工材料。认真分析施工图,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踏勘,做好施工准备。
(2)放线。在施工现场引进高程标准点后,用方格网控制出建筑基面界线,再按照基面界线外边各加1~2mm,放出施工土方开挖线。放线时,注意区别桩的标志,如角桩、台阶起点桩、柱桩等。
(3)地基与基础施工。
1)备料。按要求准备砖石、水泥、细砂、粒料,以配置适当强度的混凝土,以及U形混凝土膨胀剂、加气剂、氯化钙促凝剂、缓凝剂、着色剂等添加剂。
基础用混凝土必须采用42.5级以上的水泥,水胶比不大于0.55;骨料直径不大于40mm,吸水率不大于15%。注意按施工图准备好钢筋。
2)放线。严格根据建筑设计施工图定点放线,外沿各边需加宽,用石灰或黄砂放出起挖线,打好边界桩,并标记清楚。为使施工方便,方形地基角度处要校正;圆形地基应先定出中心点,再用线绳以该点为圆心,建筑投影宽的一半为半径画圆,用石灰标明,即可放出圆形轮廓。
3)开挖。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挖方方法。开挖时,一定要注意基础厚度及加宽要求。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应整平并夯实,再铺上一层碎石作底座。
4)排水。基底开挖有时会遇到排水问题,一般可采用基坑排水,此法简单而经济。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沿基坑边挖成临时性的排水沟,相隔一定距离,在底板范围外侧设置集水井,用人工或机械抽水,使地下水位经常处于土表面以下60cm处。如果地下水位较高,为降低地下水位应采用深井抽水。
(4)屋架(亭身)施工。传统亭榭主要是将预制木构件运到现场进行安装。在加工构件时,每一个构件都要标上相应的记号。到现场安装时,要依据记号位置进行架构。安装的次序为先里后外,先下后上。为了确保建筑构架端正稳固,需要随时测量、校正。
钢筋混凝土亭榭的浇注应仔细核对钢筋的配置、混凝土的强度与配比、梁柱板等构件的图样尺寸,检查模板是否已经同定,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是否允许有浇筑接缝等。
(5)屋面(亭顶)施工。传统亭榭屋顶的构架部分属于大木,在屋面施工之前要仔细阅读技术文件,注意各层铺筑的技术要求及屋脊、宝顶的安装要求,顺序铺设,保证质量。
现代亭榭的屋面施工往往是指亭顶的整体制作,需要详细了解屋面和屋身的结构和联系方法,了解安装或浇筑的技术要求,了解施工的顺序和步骤,准备相应的建筑材料,按照设计要求顺序进行。
(6)装修施工。传统亭榭所说的装修主要指栏杆和挂落,其加工与其他建筑构件一样,并不在施工现场,所以现场的装修工程只是将成型的栏杆、挂落安装就位。
现代亭榭的装修施工除了装修的传统含义外,还包括装饰的内容。例如:仿竹亭的装修是将亭顶屋面进行仿竹处理,屋面进行分垅、抹彩色水泥浆,压光出亮,再分竹节、抹竹芽,将亭顶脊梁做成仿竹杆或仿拼装竹片等;仿树皮亭则在亭顶屋面分段,压抹仿树皮色。
(7)成品保养。施工结束后,还需一段保养期。混凝土亭榭尚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在此期间主要应注意:施工中不得污染已做完的成品,对已完工程应进行保护,若施工时污染,应及时清理干净;拆除架子时,注意不要碰坏亭身和亭顶;其他专业的吊挂件不得吊于已安装好的木骨架上;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避免装饰材料和饰件以及饰面的构件受损和变质;认真贯彻合理的施工顺序,以避免工序原因污染、损坏已完成的部分成品;油漆粉刷时不得将油漆喷滴在已完成的饰面砖上;对刷油漆的亭子,刷前首先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尘土飞扬、影响油漆质量;油漆完成后应派专人负责看管,禁止摸碰。
8.实例
(1)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仿古亭。如图4-3所示为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仿古亭,亭顶采用钢丝网代替木模板的做法,不使用起重设备,节约了大量木材和人工,增加了亭顶的强度。
图4-3 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仿古亭
(2)蘑菇亭。蘑菇亭做法的不同之处是:有时要在亭顶底板下做出菌脉,可利用轻钢构架外加水泥抹面仿生做成。最后,涂上鲜艳美丽色彩的丙烯酸酯涂料,如图4-4和图4-5所示。
图4-4 蘑菇亭及其菌脉顶板构造
1—用丙烯酸酯涂料 2—厚15cm的钢板网一层,批灰1∶2水泥浆 3—壳边加强筋 4—辐射筋(含垂勾筋) 5—环筋 6—菌脉桁架 7—弧形通长辐射式垂钩钢筋
图4-5 蘑菇亭的剖面图
(3)欧式亭。欧式亭一般用在欧式风格的景区内,多为钢筋混凝土仿石做法。某欧式亭的结构及做法如图4-6所示。
图4-6 某欧式亭结构
有关假山、水景、景观小品工程的文章
主山位置不宜在山系的正中,而应当偏于一侧,以免山系平面布局呈现对称状态。客山是高度和体量仅次于主山的山体,具有辅助主山构成山景基本结构骨架的重要作用。陪衬山主要应当围绕主山布置,但也可少量围绕着客山布置,可以起到进一步完善假山山系结构的作用。......
2023-10-03
地表径流的排放及驳岸水下部分处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寒冷地区的驳岸基础应设置在冰冻线以下,并考虑水体及驳岸外侧土体结冻后产生的冻胀力对驳岸的影响,需要将采取的管理措施在设计文件中注明。③水体表面结冰后发生冻胀,可以使驳岸向水体外侧胀裂,特别是垂直的驳岸更易发生冻胀。解决的办法是加厚驳岸,以增加抗水平荷载的承载力,或者驳岸设计成斜坡,冻胀时冰面能顺坡上滑。3)采取工程措施加固驳岸应与环境协调。......
2023-10-03
常见的如园门口处的管理规则、开放时间以及请游客勿踏草坪、勿攀折花木的牌子。在节假日,利用公众场合对游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介绍。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促进大众素质的提高颇有裨益。宣传牌的位置应选在游人停留较多之处,如园内各类广场、建筑物前、道路交叉口等地段,还可与挡土墙、围墙、花坛、花台以及其他园林环境相结合。......
2023-10-03
钢骨架塑山的施工过程见表2-14。表2-14 钢骨架塑山施工过程3.施工注意事项塑石、塑山施工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配制彩色水泥砂浆时,颜色应比设计的颜色稍深一些,待塑成山石后其色度自然会稍稍变淡,接近设计所要求的颜色。......
2023-10-03
假山的造型主要应解决假山山形轮廓、立面形状态势和山体各局部之间的比例、尺度等关系。设计和堆叠假山,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变,更要会变和善变。堆砌假山的山石形状可以千变万化,但其表面的纹理、线条要平顺统一,石材的种类、颜色、质地要保持一致,假山所反映的地质现象或地貌特征也要一致。尤其是在“仿真型”假山造型中,在确保对山体布局进行全面层次处理的同时,还必须确保游人能够在移步换景中感受到山形的种种层次变化。......
2023-10-03
水闸基础部分必须保证在承受其上部全部压力后不发生超限度和不均匀的沉陷。除闸底外,正规的水闸自上游至下游还包括铺盖、护坦和海漫3部分。海漫是下游与护坦相连接的透水层。其余水流动能造成对河底的破坏则靠海漫保护。海漫末端宜加宽、加深使水流动能分散。水闸除这些部分外,在水流入闸前应有拦污栅,在下游海漫后应有拦鱼栅。闸门宽度、闸顶高程、闸墙高度、闸底板长度及厚度、闸墩尺寸和闸门等。......
2023-10-03
GRC塑山的生产工艺流程。2)FRP塑山施工技术要点见表2-16。表2-16 FRP塑山施工技术要点表2-17 临时塑石施工工具与材料3)所有泡沫修形后,组合在一起,再次与设计立面图、效果图比较,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023-10-03
我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高超艺术境界。园主为了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必然要建造一些体现人工美的园林建筑。假山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于假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和愿望。假山的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见表1-1。表1-1 假山的作用(续)假山和置石的这些功能都是和造景密切结合的。因此,假山是表现我国自然山水园最普遍、最灵活和最具体的一种造景手段。假山在我国园林中的应用如图1-1~图1-13所示。......
2023-1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