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手必懂!假山、水景、景观小品工程

高手必懂!假山、水景、景观小品工程

【摘要】:主山位置不宜在山系的正中,而应当偏于一侧,以免山系平面布局呈现对称状态。客山是高度和体量仅次于主山的山体,具有辅助主山构成山景基本结构骨架的重要作用。陪衬山主要应当围绕主山布置,但也可少量围绕着客山布置,可以起到进一步完善假山山系结构的作用。

1.假山布局与周围环境处理

(1)位置的选择与确定。大规模的园林假山既可布置在园林的中部稍偏地带,又可在园林中偏于一侧布置,而小型的假山一般只在园林庭院或园墙一角布置。假山最好能布置在园林湖池溪泉等水体的旁边,使其山影婆娑,水光潋滟,山水景色交相辉映,共同成景。在园林出入口内外、园路的端头、草地的边缘地带等地方,一般也适宜布置假山。

(2)在受城市建筑影响的环境中的假山布置。假山与其环境的关系很密切,受环境影响也很大。在一侧或几侧受城市建筑所影响的环境中,高大的建筑对假山的视觉压制作用十分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一定要采取隔离和遮掩的方法,用浓密的林带为假山区围出一个独立的造景空间来;或者将假山布置在一侧的边缘地带,山上配置茂密的混交风景林,使人们在假山上看不到或很少看到附近的建筑。

(3)庭院中的假山布置。在庭院中布置假山时,庭院建筑对假山的影响无法消除,只有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协调,以减轻建筑对假山的影响。例如:在仿古建筑庭院中的假山,可以通过在山上合适之处设置亭廊的办法来协调;在现代建筑庭院中,也可以通过在假山与建筑、围墙的交接处配植灌木丛的方式来进行过渡,以协调二者关系。

2.明确主次关系与结构布局

(1)突出主山、主峰的主体地位。主山或主峰的位置虽然不一定要布置在假山区的中部地带,但却一定要在假山山系结构核心的位置上。主山位置不宜在山系的正中,而应当偏于一侧,以免山系平面布局呈现对称状态。主山、主峰的高度及体量一般应比第二大的山峰高以及大1/4以上,要充分突出主山、主峰的主体地位,做到主次分明。

(2)客山、陪衬山与主山相伴。除了孤峰式造型的假山以外,一般的园林假山都要有客山、陪衬山与主山相伴。客山是高度和体量仅次于主山的山体,具有辅助主山构成山景基本结构骨架的重要作用。客山一般布置在主山的左、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等几个位置上,一般不能布置在主山的正前方和正后方。陪衬山比主山和客山的体量小了很多,不会对主山、客山构成遮挡关系,反而能够增加山景的前后风景层次,很好地陪衬、烘托主山、客山,故其布置位置十分灵活,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3)协调主山、客山、陪衬山的相互关系。要以主山作为结构核心,充分突出主山。而客山则要根据主山的布局状态来布置,要与主山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假山的基本结构。陪衬山主要应当围绕主山布置,但也可少量围绕着客山布置,可以起到进一步完善假山山系结构的作用。

3.遵循自然法则与形象布局

园林假山虽然有写意型与透漏型等不一定直接反映自然山形的造山类型,但所有假山创作的最终源泉还是自然界的山景资源。即使是透漏型的假山,其形象的原形也还是能够在风蚀砂岩或海蚀礁岸中找到。堆砌这类假山的材料如太湖石、钟乳石,其空洞形状本身也就是自然力造成的。因此,假山布局和假山造型都要遵从对比、运动、变化、聚散的自然景观发展规律,从自然山景中汲取创作的素材营养,并有所取舍、提炼、概括与加工,从而创造出更典型、更富于自然情调的假山景观。

4.整体风景效果及观赏安排

假山的风景效果应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不但要有山峰、山谷、山脚景观,而且还要有悬崖、峭壁、深峡、幽洞、山道、怪石、瀑布、泉涧等多种景观,甚至还要配植一定数量的青松、红枫、地柏、岩菊等观赏植物,进一步烘托假山景观。假山的整体风景效果以及观赏安排要注意四点,具体见表2-6。

2-6 假山的整体风景效果以及观赏安排注意要点

978-7-111-50545-7-Chapter02-30.jpg

5.造景观景与兼顾功能

假山布局一方面是安排山石造景,为园林增添重要的山地景观;另一方面还要在山上安排一些台、亭、廊、轩等设施,提供良好的观景条件,使假山造景和观景两相兼顾。另外,在布局上,还要充分利用假山的组织空间作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实用小品的作用,满足多方面的造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