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假山匠师多由绘师而来,因此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论也就成为指导掇山实践的艺术理论基础,故有“画家以笔墨为丘壑,掇山以土石为皴擦。虚实虽殊,理致则一”之说。这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总则在掇山方面的具体化。假山必须合乎自然山水地貌景观形成和演变的科学规律。......
2023-10-03
山石的选择是假山施工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将不同的山石选用到最合适的位点上,组成最和谐的山石景观。我国山石的资源极其丰富。掇假山要因地制宜,不要沽名钓誉地去追求名石,应该“是石堪堆”。这不仅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同时也有助于发挥不同的地方特色。
1.选石的步骤
山石选择的步骤是:先头部后底部,先表面后里面,先正面后背面,先大处后细部,先特征点后一般区域,先洞口后洞中,先竖立部分后平放部分。
1)首先选择主峰或孤立小山峰的峰顶石、悬崖崖头石、山洞洞口用石,选好后分别做上记号,以备施工时使用。
2)然后选留假山山体向前凸出部位的用石和山前、山旁显著位置上的用石,以及土山山坡上的石景用石等。
3)要将一些重要的结构用石选好,如长而弯曲的洞顶梁用石、拱券式结构所用的券石、峰底承重用石、斜立式小峰用石、洞柱用石等。
4)其他部位的用石则在叠石造山施工中随用随选,用一块选一块。
2.山石尺度选择
1)假山施工开始时,对于主山前面比较显眼位置上的小山峰,需要根据设计高度选用适宜的山石,一般应当尽可能选用大石,以削弱山石拼合峰体时的琐碎感。在山体上的凸出部位或是容易引起视觉注意的部位也最好选用大石,而假山山体中段或山体内部以及山洞洞墙所用的山石则可小一些。
2)大块的山石中,敦实、坚韧、平稳的也可用作山脚的底石,而石形变异大、石面皴纹丰富的山石则应用于山顶作压顶的石头。较小的、形状比较平淡而皴纹较好的山石一般应该用在假山山体中段。
3)山洞的盖顶石、平顶悬崖的压顶石应采用宽而稍薄的山石。层叠式洞柱的用石或石柱垫脚石可选矮墩状山石。竖立式洞柱、竖立式结构的山体表面用石最好选择长条石,尤其是需要在山体表面做竖向沟槽和棱柱线条时,更要选择长条状山石。
3.石形的选择
除了作石景用的单峰石外,并不是每块山石都要具有独立而完整的形态。在选择山石的形状时,挑选的根据应是山石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和石形对山形样貌的影响情况。从假山自下而上的构造来分,可以分为底层、中腰和收顶三部分,这三部分在选择石形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1)假山的底层山石位于基础之上,如果有桩基则在桩基盖顶石之上。这一层山石要求石形顽夯、敦实。选一些块大而形状高低不一的山石,具有粗犷的形态和简括的皴纹,可以适应在山底承重并满足山脚造型的需要。
2)中腰山石在视线以下者,即地面上1.5m高度以内,其单个山石的形状也不必特别好,只要能够用来与其他山石组合造出粗犷的沟槽线条即可。石块体量也不需要很大,一般的中小山石相互搭配使用就可以了。在假山1.5m以上高度的山腰部分,比较能引起人的注意,故要选用形状较好的山石。一般应选形状有些变异、石面有一定皱褶和孔洞的山石。
3)假山的上部和山顶部分、山洞口的上部以及其他比较凸出的部位,应选用形状变异较大、石面皴纹较美、孔洞较多的山石,以加强山景的自然特征。
4.山石皴纹的选择
假山的山石与普通建筑材料所用的石材区别在于是否有可供观赏的天然石面及其皴纹。“石贵有皮”就是说,假山石如果具有天然“石皮”,即有天然石面及天然皴纹,就是可贵的,是做假山的好材料。石面皴纹、皱褶、孔洞比较丰富的山石应当作假山表面用石,而石形规则、石面形状平淡无奇的山石则可选作假山下部、假山内部的用石。
此外,叠石造山要求脉络贯通,而皴纹是体现脉络的主要因素。皴是指较深较大块面的皱褶,而纹则是指细小、窄长的细部凹线。在假山选石中,要求同一座假山的山石皴纹最好要属同一种类。如果采用了折带皴类山石,则以后所选用的其他山石也要是如同折带皴的;选了斧劈皴的假山,一般就不要再选用非斧劈皴的山石。统一采用一种皴纹的山石,假山整体上才能显得协调完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杂乱感,增加整体感。
5.石态的选择
(1)“形”与“态”结合。在山石的形态中,形是外在的形象,态是内在的形象,山石一定的形状总是要表现出一定的精神态势。瘦长形状的山石能够给人有骨力的感觉;矮墩状的山石给人安稳、坚实的印象;石形、皴纹倾斜让人感到运动;石形、皴纹平行垂立则能够让人感到宁静、安详、平和。因此,在选择石形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其态势、精神的表现,以提高假山造景的内在形象表现。
(2)传统品石标准。审丑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赏石文化精髓。叠石造景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等特点,有助于园林意境的形成。石的外在形象如同一个人的外表,而内在的精神气质则如同一个人的心灵。因此,在假山施工选石中尤其强调要“观石之形,识石之态”,要透过山石的外观形象看到其内在的精神、气势和神采。
6.山石颜色的选择
(1)山石颜色的选择应与所造假山区域的景观特色相互联系起来。在同一座假山中,对下部的山石,应选用较深的颜色;而对上部的山石,则适用较浅的颜色。对凹陷部位的山石用较深颜色,对凸出部位的山石则使用较浅颜色。
(2)叠石造山要讲究山石颜色的搭配。不同类的山石固然色泽不一,而同一类的山石也有色泽的差异。原则上要求将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山石尽可能选用在一处,以确保假山在整体的颜色效果上协调统一。
7.石质的选择
(1)不同质感。石的质感包括粗糙、细腻、多皱、平滑等。同样一种山石,其质地往往也有粗有细、有硬有软、有纯有杂、有良有莠。在假山选石中,一定要注意到不同石块之间在质地上的差别,将质地相同或差别不大的山石选用在一处,质地差别大的山石则选用在不同的处所。
(2)相对密度和强度。质地的另一因素是山石的相对密度和强度。如作为梁柱式山洞石梁、石柱和山峰下垫脚石的山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大的密度。对于强度稍差的片状石,就不能选用在这些地方,但可以用作石级或铺地。外观形状及皴纹好的山石,其受力很差,不能用在假山的受力部位。
有关假山、水景、景观小品工程的文章
历代的假山匠师多由绘师而来,因此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论也就成为指导掇山实践的艺术理论基础,故有“画家以笔墨为丘壑,掇山以土石为皴擦。虚实虽殊,理致则一”之说。这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总则在掇山方面的具体化。假山必须合乎自然山水地貌景观形成和演变的科学规律。......
2023-10-03
我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高超艺术境界。园主为了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必然要建造一些体现人工美的园林建筑。假山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于假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和愿望。假山的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见表1-1。表1-1 假山的作用(续)假山和置石的这些功能都是和造景密切结合的。因此,假山是表现我国自然山水园最普遍、最灵活和最具体的一种造景手段。假山在我国园林中的应用如图1-1~图1-13所示。......
2023-10-03
常见的如园门口处的管理规则、开放时间以及请游客勿踏草坪、勿攀折花木的牌子。在节假日,利用公众场合对游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介绍。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促进大众素质的提高颇有裨益。宣传牌的位置应选在游人停留较多之处,如园内各类广场、建筑物前、道路交叉口等地段,还可与挡土墙、围墙、花坛、花台以及其他园林环境相结合。......
2023-10-03
主山位置不宜在山系的正中,而应当偏于一侧,以免山系平面布局呈现对称状态。客山是高度和体量仅次于主山的山体,具有辅助主山构成山景基本结构骨架的重要作用。陪衬山主要应当围绕主山布置,但也可少量围绕着客山布置,可以起到进一步完善假山山系结构的作用。......
2023-10-03
地表径流的排放及驳岸水下部分处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寒冷地区的驳岸基础应设置在冰冻线以下,并考虑水体及驳岸外侧土体结冻后产生的冻胀力对驳岸的影响,需要将采取的管理措施在设计文件中注明。③水体表面结冰后发生冻胀,可以使驳岸向水体外侧胀裂,特别是垂直的驳岸更易发生冻胀。解决的办法是加厚驳岸,以增加抗水平荷载的承载力,或者驳岸设计成斜坡,冻胀时冰面能顺坡上滑。3)采取工程措施加固驳岸应与环境协调。......
2023-10-03
假山的造型主要应解决假山山形轮廓、立面形状态势和山体各局部之间的比例、尺度等关系。设计和堆叠假山,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变,更要会变和善变。堆砌假山的山石形状可以千变万化,但其表面的纹理、线条要平顺统一,石材的种类、颜色、质地要保持一致,假山所反映的地质现象或地貌特征也要一致。尤其是在“仿真型”假山造型中,在确保对山体布局进行全面层次处理的同时,还必须确保游人能够在移步换景中感受到山形的种种层次变化。......
2023-10-03
钢骨架塑山的施工过程见表2-14。表2-14 钢骨架塑山施工过程3.施工注意事项塑石、塑山施工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配制彩色水泥砂浆时,颜色应比设计的颜色稍深一些,待塑成山石后其色度自然会稍稍变淡,接近设计所要求的颜色。......
2023-10-03
水闸基础部分必须保证在承受其上部全部压力后不发生超限度和不均匀的沉陷。除闸底外,正规的水闸自上游至下游还包括铺盖、护坦和海漫3部分。海漫是下游与护坦相连接的透水层。其余水流动能造成对河底的破坏则靠海漫保护。海漫末端宜加宽、加深使水流动能分散。水闸除这些部分外,在水流入闸前应有拦污栅,在下游海漫后应有拦鱼栅。闸门宽度、闸顶高程、闸墙高度、闸底板长度及厚度、闸墩尺寸和闸门等。......
2023-1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