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园林中的景观小品布局:假山、水景、景观小品工程

园林中的景观小品布局:假山、水景、景观小品工程

【摘要】:园林中人流集中的主要建筑,如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建筑应靠近园内出入口、主要道路或广场,并不要影响其他游览区的活动。餐厅、茶室、照相等服务设施宜设在交通方便,易于发现,但又不占据园中主要景观的位置。园林厕所应分布均匀,要半隐半现,又要方便出入。园林建筑常常是园林的构图中心,但是往往显得呆板,无生命的动感。

1.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园林景观小品的布局首先要满足功能要求,如使用、交通、用地及景观要求。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园林中人流集中的主要建筑,如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建筑应靠近园内出入口、主要道路或广场,并不要影响其他游览区的活动。餐厅、茶室、照相等服务设施宜设在交通方便,易于发现,但又不占据园中主要景观的位置。展览室、陈列室宜设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亭、廊、榭等点景建筑应设在环境优美、有景可赏,并能控制和装点风景的地方。园林厕所应分布均匀,要半隐半现,又要方便出入。园林管理建筑应布置在园内僻静处,既方便管理又不与游览路线相混合。温室、苗圃、生产管理用地要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

2.满足园林造景的需要

在功能与造景之间,其取舍的原则是当有明显的功能要求的时候,如餐厅、茶室、园务管理、园林厕所等,游览观赏从属于功能。当有明显的观赏要求时,如亭、廊、榭等点景建筑,功能要求从属于游览观赏。功能和观赏二者兼具的时候,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加强庭院、建筑外部的游览观赏性,如茶室、水榭。

园林建筑常常是园林的构图中心,但是往往显得呆板,无生命的动感。应以树木、花草在自然状态下的形态、色彩、四季变化动态来改变呆板、静态、单纯的建筑;以树木多变的树冠线来调整建筑平直的天际线;以植物的搭配层次来满足总体的虚实关系。如古典建筑端庄典雅,应以油松、翠兰松、竹、梅、桂花、玉兰等传统树种相配。

在造景与基址的利用上要巧于构思,不同的基址有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景观。同一基址,建造同样的建筑,构思方法不同,造景效果也不同。山顶凌空眺望,有豪放平远的感觉。水边近水楼台,有漂浮水面的趣味。山间峰回路转,有忽隐忽现、豁然开朗的景色。道路转折形成对景,可吸引和引导游人参观游览。

3.注重建筑室内外的相互渗透、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园林建筑的室内外互相渗透、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不但可以使空间富于变化,活泼自然,而且可以就地取材,减少土石方,节约投资。从古到今,人们对此做了许多尝试,如古代的空廊、水榭、亭子、园林窗景,现代的落地长窗、旋转餐厅等。其基本手法有以下三种:

(1)将自然材料引入室内。如虎皮墙、石柱、木纹纸、山石散置、摆设盆花、盆景、悬垂植物、瓶插鲜花;将室外水面引入室内,在室内设自然式水池,模拟山泉、山池。

(2)空间过渡。将园林空间或者建筑空间延伸到对方的空间,如曲廊、回廊从主体建筑伸出,穿过园林空间连接更多的建筑。

(3)空间融合与渗透。将园林空间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如在室内建造小型的自然景物,古典园林的天井、漏窗、空廊、半廊和回廊,现代园林的落地窗、四面厅、水厅等。